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盖世武功 (第5/6页)
担子,也追了上去。 就在二人刚刚跨过那个水潭,突见那只猴子,尖叫一声,冲出崖xue,疾快无比的投入任冲怀里。 玉柱子一惊,却见两只斑额猛虎,随后自崖xue冲出。 “黑豹子”任冲竟然毫不考虑的,抖手把钢叉抛向玉柱子,人却疾快的攀上一棵老松树的枝叉上,双手环抱双膝,望着树下的玉柱子,显然,他是要看玉柱子如何应付了。 丢下肩上的担子,玉柱子钢叉在手,人却缓步移向潭边,只因为他折腾一夜,实在应该倒下来,好好睡上一觉,如今竟然会遇上这码子事,还真令玉柱子又惊又恨。 面前这两只虎,细看起来,却正是一公一母,所谓:“二八月耶蛋热”这种季节,正是交配的时候,老虎找窝,原本不足为奇,可是偏又找上任冲与玉柱子的崖xue,眼看人虎争窝,有得一场拼斗的了。 老松树上“黑豹子”任冲悠闲的看着树下面。 小猴子却不停的眨着那双火眼金睛,屁股一翘一翘,就是不敢跳下来。 两只老虎,似有一种无法形容的默契,只是缓缓的在玉柱子身前两三丈远处,交替着游走,偶尔张开血盆大口,冲着玉柱子“吼”一声。 双方似乎是在僵持着,而玉柱子,似乎早已养成独特的个性,所以他并不指望黑大叔会下来帮他,同时他也想过,如果自己也像黑大叔一样,疾快的爬到老松树上,说不准黑大叔会一脚把他踢到树下面。 再看看两只虎,玉柱子也在揣摩,如果自己追杀任何一头,另一头必然会扑过来,而造成自己腹背受敌,因为,在交配期问,雌雄双虎,那可是在度蜜月,真的是如胶似漆,只要一过了这个时期,那就又成了“一山难容二虎”的局面。 眼看这两头大虫,看架式,都是经过战阵的老手,它们也似在寻求最佳时机。 如果玉柱子不是体力耗尽,他可能早已不耐.而挥叉杀去,但他却固守在潭边,心平气和的注视着两只虎的动向,也因此,让玉柱子有了喘息的机会。 秋阳自玉柱子的身后照过来,斜斜的身影,延伸在他的面前,就在他稍作喘息的时候,突然一团花影,疾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空而降,当头罩向玉柱子。 玉柱子大喝一声,上身急转,两手揣着钢叉,却以叉杆暴挥,奋力拨打飞扑来的那团花影,同时人已偏离潭边,纵向另一头正欲扑近的猛虎。 他人尚未站定,就听“扑通”一声,那头被他拨打的猛虎.已落入潭中。 要知玉柱子早有打算,如果他以钢叉直接叉向第一头扑到的猛虎,就无法对付第二头,是以必须先将一头,拨入潭中,也好专心对付另一头虎。 也正如他所打算的,当那头落入潭中的老虎,拼命往潭边爬的时候,第二头老虎已两爪如刀,抓向他的面门。 玉柱子叉出如飞,精芒打闪,已自下而上,准确无比的叉中飞击而下的老虎前胸,只见他“嘿”然有声,挥动双臂,把那只老虎挑向潭中。 就在这时候,潭中那头老虎,已爬上岸米,就见它一抖身上水渍,虎吼一声,又扑向玉柱子。 突听老松树上的“黑豹子”任冲叫道:“要想虎皮卖个好价钱,就别在老虎身上乱叉。” 玉柱子本来一叉正对准老虎的咽喉,一听黑大叔这么一吆喝,也不知把钢叉向老虎什么地方,眼看猛虎已前爪抓到自己肩头,不由一栗,立即挥动钢叉叉杆,横里一送,人已由虎爪下脱困而出,只是肩头有些火辣辣的难受,他知道已被抓了一爪。 玉柱子真的有些不了解,黑大叔何以会有此一说.难道一张虎皮,比他玉柱子的命还值钱? 于是,他有些恨,恨!就要有所发泄,玉柱子当然要把这股恨发泄在那头老虎身上。 就见他大吼一声,舞动手中钢叉,叉尖连连在猛虎眼前打闪,逼的那头猛虎,右左摇摆不定,就在这时候,玉柱子一个提纵,那只丈八钢叉叉杆尾端,有如银龙摆尾般,击向猛虎的额头,就听“叭”的一声,结结实实的击中那头猛虎的头上,玉柱子两手有些麻木,显然他是用力极猛。 那虎被打,似是野性已被激发起来,竟奋不顾身的一个反扑,张口咬向玉柱子的面门。 玉柱子早有准备,一推手中叉杆,疾快无比的捣了过去,正好捣向那猛虎的口中,直贯进虎的咽喉。 那虎受创,双爪急抓叉杆,虎头猛力左右摇摆,但玉柱子力贯双臂,奋力猛顶,直把那猛虎顶得屁股坐地,全身猛摆,玉柱子那还容它有喘息的机会,只见他使尽全身力气,抵住猛虎口中的叉杆,直到那猛虎退到一块大石边,再也无法后退避让。 有了岩石的阻挡与玉柱子的竭力挤叉,那猛虎在一阵极喘与痛苦的挣扎之后,终于萎顿的倒下去。 玉柱子经这么一阵折腾.突然像虚脱了一般,一跤跌坐在那头怒瞪双目的死虎前面,他连握钢叉的力量也没有,就那么喘着大气,张口结舌,面色苍白而又失神的耸动双肩,这时候,就算是一名稚童,他也无法出手搏斗。 “黑豹子”任冲纵身落下老松树,就见那只猴子,早已跳到玉柱子身前,不停的欢跳吱叫。 把冲在潭边的那只死虎拖到岸上“黑豹子”任冲走到玉柱子身前,好像有意称赞他一句,说:“论机智,你已可列入当今武林二流之中,至于武功…” 玉柱子一仰头,望着黑大叔,他似是要知道自己的武功,究竟在这茫茫江湖中,能列入几流,或是个什么份量。 然而黑大叔却欲言又止,却换了一种说法,道:“学武之人,就像一种学问,那是无境止的,不过,有一种说法,可以窥知武功的修为,那就是武功愈高的人,他的心中,必充满了‘仁’与‘忍’二字,如何才能体会出这两个字的精神,也只有你的武功高到某一意境的时候,自然就会体认出来。” 这种极为抽象的说法,听在玉柱子的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