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血雨腥风 (第4/6页)
迫他自己,必须在这短暂的一刻,对他的生命负责,对他的天职负责,而那个天职,就是他心中的良心。 杂乱的思维,并未因彩虹的消失而消失,但也正在他潮思起伏的时候,突然问,他愣住了,只见前面距离山脚的一处平坦地方,站了三十多个男女,他们手中俱都拿着钢刀,一副等候搏杀的情形,而这三十多人的后面,正是逼向后面插天峰的入山小径。 最前面的一对老夫妇,不就正是韩家店的韩掌柜的夫妻二人吗? 望着玉柱子大踏步走来,韩老头急步迎上前去。 “你终于还是要决定上插天峰了。” “不错!” “你可知道我们的决心是什么吗?” “那是你们的事,我不管,也管不了。” “错了,只要你回身转去,我们会拿你当成英雄,真正的英雄般看待。” “如果我回头,只有你们三十几个人当我是英雄,但普天下的人,却必然拿我玉柱子,桢王惟一的骨血,当成了狗熊。” “明理讲义之人,不一定非要动刀枪,难道你只有闻到血腥,看到遍地死尸,才觉得自己是英雄?” “如果我不了断这一段发霉生锈的仇恨,天下之大,我玉柱子又何处能容身?” “我再告诉你,你纵然搏杀我们三十多人,但你仍然无法到达插天峰上,这一点你可知道吗?” 玉柱子一愣,一把抓住韩老头的衣领,沉声喝道:“你快说,我为什么不能攀上插天峰?” 韩老头几乎双脚离地,只得垂着两手,右手的单刀,刀尖着地,但却心平气和的道:“你不会现在就杀了我吧!” 玉柱子一窒,松开抓住的老头的手。 整一整衣袖,韩老爹止住身后三十多人的冲动,这才对玉柱子说:“如果你能冲上插天峰,中间必须经过一条断肠沟,有一条索桥,连拦在这个十丈宽的断肠沟上面,我老实告诉你,关外卜家唯一的大力士——哈克肥,就长年守在那条索桥上,如果你想冲过去,我敢保证,你走不到一半,哈克肥就会把索桥弄断,而你,年纪轻轻的,就跌入那飞鸟都不能经过的无底沟中。” 玉柱子一听,心中不由火冒三丈,暗骂一声“他妈的”一手推开韩老头,就要往山径上攀去。 但站在他面前三十多个男女,都是面无表情,闭嘴瞪眼的,望着玉柱子。 “让开!” 三十多人,就没有一个动的。 玉柱子不由得内心激动,心想:“他们关外卜家,是用的什么方法,让这些人甘愿为其效死?” 难道这些人都不知道,生命是自己的? 为什么? 玉柱子向后退了一步。 这一步退让,也许是他对这三十多个男女的忠义之举,大义凛然的自然表示,就算是一种崇敬吧。 其实玉柱子已到了骑虎难下的阶段,因为他无论如何,决不能就此回头。 于是,他也展开了游说的方式。 “各位,我玉柱子是为了一家三十五口的灭门大仇而来,各位这种表现,对卜家而言,已经是仁尽义至,就请让开,账总是我与卜二小姐中间的事,早晚都得解决的。” 他微微一顿,又道:“如果今天不解决,往后她卜二小姐的日子,不一定会过得舒坦,而我玉柱子,也像个缩头乌龟,见不得人。各位想想,好好替你们二小姐想想,也替我这丧家人想想。” “扳指算算,我们的二小姐,也算是你的姨娘,你这种追杀亲人之举,就不怕天下人咒骂你?” 玉柱子笑啦。 只见她双眉一挑,说:“如果她是我的姨娘,她怎么会动手杀了自己全家?如果她是我的姨娘,怎么会把我追杀到滚滚的黄河中,仍不罢手?我看见了!别拿这些不是理由的理由,来唬我了。” 突然自人堆中步出一位看上去年纪是最大的老者,走到玉柱子面前,凛然的对玉柱子说:“老朽张正,六十年前,爹娘给老朽的这个名字,大概他们是叫我长大以后,去伸张正义的吧。可是老朽庸碌一辈子,但却只有一件事,值得告慰老朽父母于地下的,则是一个‘忠’字,所以老朽活得心安理得。” 只见这张正一面抚着花白胡子,面有得色的又道:“本来我活得好好的,也还想活个三几十年,不过自从小兄弟你到了我们这个小村镇以后,第二天我们就在揣摩你小兄弟的来路,还真有几个人,把你给猜对啦。你是来寻仇的,可是我们有许多杀你的方法,但我们却没有用,小兄弟,你知道为什么吗?” 玉柱子没有回答,只怔怔的望着面前这个义态从容的老者。 只听老者又道:“是我们的二小姐,她告诫我们,只要是为报当年汴梁府灭门大仇的人找来,只管放他上山,不可加以阻拦。她还说,如果真有一天,有人会找来,那也是天命,是上天的安排,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应该属于谁的,别人即使强拿也拿不走,如果应该偿还的债,就算是死了,也要变牛马以还。” 玉柱子依然僵立在老者的面前,木然的不表示什么,因为他想的就是老者所说的,该他的,他是来讨债的。 老者神情开始在转变,突然,他义正言词的追问:“当你两手血腥的完成了你的报仇心愿以后,你又是个什么心情,难道真的活得快乐吗?” 只见老者把手中的一把单刀,在自己面前一横,尚未开口,玉柱子已双目精芒暴露,射人的目芒,逼视着老者。 只听老者极为温婉的说:“为了能息事宁人,更为了不让你白跑一趟,老朽愿意双手心平气和的奉献出生命,你收下吧?” 他“吧”字刚落,人已在冷芒打闪中,手中钢刀快逾打闪般,划过咽喉,一股鲜血,溅出五步多远。 玉柱子神情为之一窒,又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