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第1/4页)
第七章 晚春的梅花,早已零落成泥,仅余空枝摇曳。 莫晓湘一身惯常的绛红夜行衣,不同的是腰间多了一管紫竹箫,而且心绪不复以往无波无狼。 “留下芦笛,但还是忘了你。”她解下紫竹箫,依恋不舍的端详,最后将它放至唇边,怀念那一丝丝得来不易的温暖。 沉郁婉转的箫音,仿佛不欲人知般低吟,无调无谱,只是信手拈来,简单悠远的乐音诉说主人的忧思难解。 “晓儿,什么时候学会吹箫的?”一盏微光,跟着清冷如水的话声,突由风中传来,让她不禁背脊一动,显然吃了一惊。 “师父?”莫晓湘很快的移开唇边竹箫,敛容向来人行礼。 梅冷心身背琴囊,手上提着盏纸花灯笼,脚步悄没声的落在莫晓湘身侧,黑如点漆的双眸仿佛能洞穿人心。 即使成名近三十年,她的容颜却依稀停留在当年的绝艳无伦,举手投足间流露出成熟女子特有的优雅风情,任谁都无法将眼前的她和cao控杀手组织的女魔头联想在一起。 莫晓湘接过梅冷心手上的灯笼,默默为她卸下琴囊,点上香炉,一切都自然而然的像她小时候一样。 “吹得挺好的,怎没听你吹过?”梅冷心柔声问道,目光瞟向她腰间的紫竹箫。 “一个朋友教的。”莫晓湘自忖无法对师父说谎,只好据实以告。 “嗯?”梅冷心莫测高深的一笑。“是位雅好音律的公子?” 莫晓湘被她问的瞠目结舌,只能不发一语的算是默认。 还来不及猜想师父是怎么得知,一旁话声便又传来: “我倒想看看他这师父比起我来如何。”梅冷心轻笑,接着道:“他教了你什么曲子?” “良宵引。”莫晓湘怔然回道,心神不宁。 “那就良宵引吧,师父起音,你跟着进来。”梅冷心看来没把她的魂不守舍放在心上,纤指揪过琴弦,拨弄出几个单音。 莫晓湘定了定心神,就像和龙似涛练习的千百次一样,箫音缓缓由檀口而出,与琴声巧妙交融在春夜微风,两个女人的合奏,奇妙的使这首小品琴曲多了种哀婉动人、至死方休的味儿。 琴与箫依旧此起彼落的在空中交会,师徒间长久而来的默契,让曲子听来就像练习过无数般的契合,直到弦落箫绝,余音不再。 “你一定很奇怪,我为什么非要杀龙家人不可。” 一曲既毕,梅冷心撒手沉吟,冷不防问出莫晓湘心里最深的一个问题。 后者心头一凛,玉手有些颤抖的移下唇边的紫竹箫,内心波涛汹涌。 “朝廷与我们井水不犯河水,为何我偏要针对端亲王龙家?”梅冷心索性帮她问了出来,美眸转向爱徒,仍是在等着她回答。 “徒儿不明白。”她垂首,隐于阴影下的双瞳复杂难明。 “唉,有时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梅冷心开口,但语气却出奇的平淡。“二十年了,他终究还是没实现诺言。” “师父…”莫晓湘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没问出口。 就如江湖谣传,师父退隐的确是因为挂剑山庄庄主聂乘,但此事与龙家何关? 梅冷心将垂下的一缮发丝勾到脑后,合上透露过多感情的双眼,幽幽开口道:“即使如此,我还是会为他做任何事。” “师父,我…”莫晓湘几乎没将唇瓣咬出血来。闻琴思人,她再不想接触和龙家有关的人事物。 “晓儿,你知道吗,几个徒弟里你最像我,所以我最担心的也是你。”梅冷心不让她再说下去。 因为知道她想说的是什么,所以就更不能容她说出口。 没待她回答,梅冷心倏地睁眼,丽容恢复应有的清冷无情。伸手入怀,摸出两样物事。 “用这把匕首,杀了教你吹箫那个人。”她的声音平板得近乎冷酷。“这就是你的了。” 映入莫晓湘眼帘的,是把红色匕首及一面白玉牌,玉牌角落染着两点近乎鲜血的梅花,是梅冷心的随身之物,也是阁主的象征。 “不…”莫晓湘不可置信的抬头,咽喉像被师父的话扼紧,无法透气。 “这是命令。”梅冷心将玉牌收起,徒留寒光森森的匕首,照映着她冰冷的玉容。 莫晓湘的手微微颤抖,迟迟没有接过匕首,最后单膝跪地,万分艰难的开口:“师父,我…” “你走吧,没完成任务,不要回来见我。”梅冷心拂袖,匕首顿时飞起,宛如有灵性般落人莫晓湘手上。 莫晓湘依旧是长跪不起,泪水无声滑落,但梅冷心依然毫无心软的迹象。 良久,她只能收下匕首,强忍喉头哽咽道:“徒儿告退。” 空山鸣涧,莫晓湘的身影一瞬间便去的无影无踪,仅留梅冷心一人。 玲璁琴音,突由梅冷心手下流泄,不过这次不是“良宵引”而是一遍又一遍急促且悲切的“梅花三弄” 最后音停,血溅,凝结在丝弦上。 “这一关…我二十年都过不了啊。”梅冷心合上眼,纤指抚过琴上断纹,终至最后一声叹息消逝在风中。 酒旗飞扬,郊外行人寥寥。 小小的酒篷,伙计一概欠奉,酒坛却是堆的半天高,灶上还有一笼留有余温的大白馒头,苟延残喘的散发丝丝热气。 十来张粗制的桌椅,只坐满五台客人,但个个神情不善,只有中间一名独坐的虬髯大汉,依然大口咬饼、大口喝酒,完全无视于四周的虎视眈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