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第4/6页)
间浴室,屋子陈设无懈可击,美观大方,色调和造型彼此协调,并且由于她藏书可说汗牛充栋,在室内装潢上用不着cao心。她很冷静,但并非不亲切,一头银发,很考究的一身打扮。在佩尔策曾经出示的那张摄于一九四四年的全厂职工联欢活动照片上,大概谁也认不出那个神情严肃、围着头巾、略显矮胖的小个子女人就是这位端庄稳重地出现在笔者面前的妖滴滴的徐娘,用细银丝编的耳环样子像小篮子,里面各有一颗圆珊瑚球在滚动,另外,她还不断地转动她那一对仍炯炯有神的褐色眼睛,使得她的脑袋成为一个有四处在颤动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目标:在颤动耳环里的珊瑚球,在颤动她的脑袋,也在颤动脑袋上的眼睛,她的装扮得体,脖子和手腕上微皱的皮肤看来保养得不错,但这决不是赫太太想把自己的年龄隐瞒。茶,花式小点心,盛放在一只银烟盒(勉强可放八支)里的香烟,点着的一支蜡烛,火柴放在一个手绘瓷盒里,瓷盒上画的是黄道十二宫图,但只有十一幅图,正中是以传统手法画的人马座,粉红色,明显区别于其他呈天蓝色的星座,使人猜想赫太太是人马座下凡。窗帘是略微带紫的玫瑰色,家具是核桃木浅褐色,地毯是白色,墙上没有被书橱遮盖的地方挂着手工精制着色的莱茵河风景版画,有六七幅(笔者对此不敢担保绝对准确),最多大小为六乘四厘米,很精致,像宝石一样晶莹:从德伊茨看科隆,从博伊尔看波恩,从莱茵河右岸乌尔登巴赫和鲍姆贝格之间看丛斯,博帕德,奥伯温特,雷斯;此外,笔者还想起曾看到过克桑滕,被艺术家移到更加靠近莱茵河的地方,略有不同与地理位置———由此可见,一定是七幅。“是呀,不错,”赫特霍尼太太说,把银烟盒并递给笔者,他觉得她的神情像是预期他不会取出烟来抽(他不得不使她失望,并且也看到她脸上掠过淡淡的一丝不悦)。“您看得没错,莱茵河左岸风光全都是的(她的敏感迅速超过了笔者的理解、洞察和解释速度)。我从前是分离主义者,现在仍然是分离主义者,而且不仅仅是在思想上:我一九二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曾在埃吉丁贝格受伤,不是站在光彩的一方,而是在不光彩的一方站着,但我一直仍认为这是光彩的一方。我的观点谁也改变不了:这块土地不属于普鲁士,从来就不属于普鲁士,也不属于由普鲁士建立的所谓德意志国。今天我仍是分离主义者,不是主张成立一个法国莱茵兰,而是主张成立一个德意志莱茵兰。以莱茵河作为莱茵兰的边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当然也包括;与一个非沙文主义的法国为邻,当然是共和制的法国。嗯,于一九二三年我逃往法国,在那儿治好伤,改名换姓是当时不得不做的事情,后来,一九二四年使用假证件回到德国。到了一九三三年,叫赫特霍尼还是比叫艾莉马克思要好些,而我又不想再度流亡了,不想再度流亡。您知道为什么?我爱这个地方,爱住在这个地方的人民:他们只是生不逢时罢了。黑格尔的话您尽管搬出(笔者不想搬出黑格尔!———笔者)来对我说,一个人生不逢时是不可能的。一九三三年后,我觉得最好放弃我那兴旺的园林建筑师事务所,干脆让它破产,这是最简单、最不引人注目的办法,尽管也困难,因为我的事务所很兴旺。之后,又遇上家世证明的问题,即麻烦,又危险,可在法国我当然还有朋友,就在那儿办理。于一九二四年这个莉安妮赫特霍尼已死于巴黎一家妓院,干脆他们偷梁换柱,说死去的是萨尔路易的艾莉马克思。我让巴黎一位律师办了家世将这件事证明,此人在大使馆有熟人。这件事虽然是秘密的,但有一天从奥斯纳布吕克附近一个村庄寄来了一封信,一个名叫艾哈德赫特霍尼的人在信中给他的莉安妮写道,她所做的一切他愿原谅,‘希望你回家来,我和你好好过日子’。嗯,我们等到把家世证明全都办妥,在巴黎才让这个莉安妮赫特霍尼死去,而她却在德国作为园艺师活了下来。嘿,大功告成了。相当保险,但决不是绝对有把握,因此,我认为在佩尔策这样一个纳粹分子手下安身要好一些。” 上等香茗,比那些修女的要浓三倍,还有可口的小点心,可是笔者向银烟盒伸手过于频繁了,现在已是第三次,虽然几乎那个并不比核桃壳大的烟灰缸已放不下第三支烟的烟灰和烟蒂。毫无疑义:赫特霍尼是个聪明而稳健的女人,由于笔者没有反驳而且也不想反驳她的分离主义观点,因此,他尽管抽烟喝茶(已是第三杯!)漫无节制,看来她对他的好感并未减少。“您可想而知,我那时提心吊胆,虽然这在客观上是没有什么道理的,因为这个莉安妮的亲属从未露面,但在佩尔策那里有可能进行严格的企业审查、人事审查,外加那个该死的纳粹克雷姆普、汪夫特和民族党的策芬。我和策芬同在一张桌子上干活。一向佩尔策的嗅觉很灵敏,准是觉察到我有点忐忑不安,因为当他在鲜花和绿树上开始相当明目张胆地弄手脚时,我倒不是怕自己会出问题,而是怕他受连累,就想辞职不干。我对他说过之后,他以一种可笑的神情瞅着我说:‘您要辞职,您行吗?’他什么也不知道,我肯定,但他觉察到了———我胆怯了,便收回辞职要求,可他当然发现我真的胆怯了并且不会事出无因,于是每逢有机会就把我的名字着重念出,似乎这个名字有假。他当然知道克雷默尔的丈夫是共产党,在集中营死去。对普法伊弗,他也觉察到什么,而且确实又猜对了,比我们大家所料到的要多。普法伊弗姑娘和那个波利斯利沃维奇彼此情投意合,是比较明显的,但也是够危险的,不过这———她会有此胆量我没有想到。再者,有一点也证明佩尔策嗅觉很灵,他一九四五年就知道英语管花叫‘flowers’,花圈不过没说过,他把花圈叫‘circles”有一段时间,美国人还以为他说的是秘密团体哩。” 稍停片刻,笔者提了几个问题。在这期间他颇为费劲地把第三支香烟的烟蒂塞进那只银质核桃壳,并且不无好感地注意到,在那其他方面完美无缺的书橱中,普鲁斯特、斯丹达尔托尔斯泰和卡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