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1/4页)
第二章 母亲做到深夜,韶韶睡好一觉起来,犹自听到“你爱我吗”荡气回肠。 交了卷子,韶韶便有礼物,大大的洋娃娃,新鞋袜…都是母亲的心血钱,慷慨地用在她身上。 韶韶双目湿润。 吃了那么多苦,到了今日,她区韶韶才不会做任何人的附属品。 即使是可爱的邓大嘴。 韶韶落下泪来,可恨她没有能力叫母亲享福,母亲手艺至差一环是烹饪,韶韶手笨,只会煮罐头汤、即食面,老希望在母亲生日时弄一桌家常菜请她,这个心愿始终未偿。 一日,得知上司认识专栏作家蔡澜,而这位蔡先生十分会弄两味,韶韶异想天开,同上司商量:“如此这般,能否请他到舍下一展身手?” 那总新闻主任犹疑地说:“我们的关系十分客气,怎么好提出这样的要求?”心想,女子过了二十七八岁尚不结婚,真会越来越怪。 接着母亲的健康急转剧下,只得吃些易消化的健康食品了。 “你爱我吗”巫山盟的对白尚历历在耳,韶韶蜷缩在床上,仿佛回到七八岁模样。 而母亲,母亲正伏在床另一端的小书桌上,靠一盏六十瓦小台灯,连夜cao作。 假如有父亲的话,她不必如此辛劳。 韶韶呜咽。 电话铃响,是邓志能的声音:“睡不着?”他猜得到。 韶韶说:“我们速速结婚吧。” “好,明日一起向上头要求放假。” “放多久?” “一个月。”就这样决定下来。 韶韶落泪。 “想念母亲?” 韶韶不住哭泣,她记得母亲说过:“韶韶,志能也是个孤儿,对他好一点儿。” 小邓问:“要不要我过来?” “不,我很累了。” 韶韶挂断电话,苍茫入睡。 梦中见到母亲来抚摩她头发,她伸出手去,发觉自己的手小小,是个婴儿,这个时候,闹钟响了。 第二日,邓志能来接她上班。 两个人的上司听了消息都眉开眼笑:“结婚是人生大事,好极好极。” 两个星期后,他们在报上刊登一则简单的启事,某年某月某日邓志能与区韶韶在某注册处结婚。 那日韶韶穿一套象牙白现买的礼服,没有用头饰,也不戴首饰,但是年轻的女同事不约而同地说:“区大姐今日好漂亮。” 大笔一挥,签下名后,成为合法夫妻,假期也正式开始。 韶韶已搬到邓志能的宿舍去住,心里踏实多了。 “适才有无注意到观礼席上有异样的客人?” “没有,谁来了,伊利莎白二世?” “我已问过陛下,她适逢子女婚姻纠纷,无暇出席。” “那你指谁?” “我希望看到你父亲。” 韶韶沉默。 他们随后忙着收拾衣物出门。 韶韶嘀咕:“为着这班同事才去置套礼服,信不信由你,值我半个月薪水。” “不过,穿上也真好看。” 韶韶笑,温柔地看着他“邓大嘴,我爱你。” “呵,我终于自你嘴里听到这三个字了,苦尽笆来,守得云开见月明。” 这时有人按铃,门外站着新闻室的办公室助理小明,笑嘻嘻:“他们叫我送来的。” 手上捧的是一大叠放大照片,已经冲出来了,另外一只名贵礼盒,不知装些什么。 先看照片,拍得真好,也难怪,镜头与手法已拍过无数达官贵人,驾轻就熟。 二人马上细细欣赏。 半晌,才想起那只礼盒。 打开一看,是威治活瓷器茶具一套。 咦,这可不是同事送的,同事们都知道她最讲实际,一只耳杯走天涯,喝茶喝汤都是它。 “有无贺卡?” “有。” 上面写着“区韶韶小姐新婚之喜,苏舜娟敬贺” “苏女士是什么人?” “毫无头绪。” “是一位伯母吧?” “嗯,也许,茶具用得着,将来可以招呼客人。” 这时邓志能忽然叫她:“韶韶,过来看。” 他手内握着张放大照片,前方当然是一对新人,后边是观礼宾客,小邓指着其中一位太太问:“这是谁?” 韶韶一看“不认识,也许是路过的好奇人。” 她曾派驻大会堂,一有空便下楼到婚姻注册处去看新娘子。 “好脸熟。” “每个中年太太都是脸圆圆,毫无分别。” 小邓目光落在那两只银相架镶的旧照片上。 “你来看,四人照片中那位不知名女士是否跟这位太太相像?” 韶韶“嗤”一声笑出来。 捕风捉影。 “她的姓名,也许就叫苏舜娟。” 韶韶没好气,指着照片中其余的面孔“那么,她,她,与她呢,又是谁?” 小邓忽然笑“都是我的前度女友,前来看我最后一面。” “对,以后就没机会了。” “是,一入区门深如海。” 幸亏行李简单,三扒两拨就收拾好。 以他俩的办事能力与生活经验,无事不迎刃而解。 不过韶韶也很明白,千万不能生孩子,否则千年道行,也丧在一朝。 韶韶的同级同事育有一婴,平时因工作繁忙,交给保姆打理。放假了,内疚的母亲特地花一个上午弄了一锅鱼粥,自以为美味非凡,谁知那一岁大孩儿不领情,不肯品尝,那母亲忍无可忍,把办公厅的威武使出来了,整个锅压在孩子头上,结果母子相拥大哭。 太迷人了,便会爱恨交织,真可怕。 不过母亲说过:“可是他们也给你乐趣。” 韶韶问:“我呢,我有无贡献?” “你一直与众不同,聪明、可爱、温驯、读书用功,生活中没有坏习惯,你是mama的至宝。” 韶韶记得她笑得眼泪都掉下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