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贺连山下阵如云 (第2/3页)
。 他伏在暗处,仍在等待着,等待着一个机会。 终于,有一个打扫的士兵放下手中的扫帚,快步走了出来。杨逸之悄无声息地跟在他身后,尾随着那士兵到了个僻静处。 此处为五谷轮回之所。无论在什么地方,五谷轮回之所总是最僻静的。杨逸之身子悄然欺近,一剑重重击在那人后脑。 那士兵闷哼一声,向下倒去。杨逸之用的力道很有分寸,只会让那人暂时昏迷,而不致命。他为救人而来,却不想多伤性命。 杨逸之将那人拖到暗影处,剥下那人的甲衣,套在了自己身上。蒙古人多食牛羊rou,几乎整年不洗浴,甲衣上一股极浓的腥膻之气。 杨逸之不禁感到一阵烦恶,犹豫了片刻,随即释然了。 这又有什么所谓? 天人五衰的征兆,已经一件件显现在他身上。即便没有重劫的提醒,他也能渐渐感到自己长发上,已开始透出隐隐血腥之气。 或者,真如他所说,在不久将来,这具曾经纤尘不染的身体,就会完全死去、腐败,彻底成为一堆肮脏的垃圾。 但这些,不是从自己站在祭台上,接过匕首的那一刻,就已想到了的么? 他微微苦笑,将甲衣套上,向黑色蒙古帐走去。 甲衣在他身上散发着蒙古人特有的味道,似乎在提醒天人五衰的第四重征兆。 杨逸之冷静地走过去,拿起地上的扫帚,一下一下,以那个被击晕的守卫完全相同的节奏,扫着地上的浮尘。尽管这片地早就被扫得雪亮。 他的目光,不时地瞟向那座矮矮的帐篷。 他的心跳了一下,因为他发现,帐篷的铁门,是虚掩着的。 也许他们正在审问相思,所以并没有完全关闭这扇门? 杨逸之心念电转,他的目光扫过所有的守卫,发现他们并没有注意到他,身子倏然窜起,闪电般撞开铁门,电射入黑色营帐中! 他估计的不错,那营帐果然大半埋在地下,外面看去虽小,里面却极为宽阔,比把汗那吉那座金帐,也差不了太多。四柄牛油巨烛在帐的四周点染,将帐内照得一片灯火通明。 杨逸之才一落地,心便凉了下来。 帐内极为整洁,清爽,绝不像是关人审问的囚牢。何况,帐内高高低低,坐着几十人。他们的衣装极为整齐,清一色的白衣,但那白衣却并非纯色的正白,有鲜白、银白、微白、苍白,灰白、雪白之分,衣襟的正中用亮银线绣出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衣边衣角上镶嵌着精致碾就的银片,极为庄严富丽。这些人,左三十六人,右三十六人,簇拥着一位同样白衣的将军,似笑非笑地看着杨逸之。 每个人的鬓角都插着一支白羽,将军的较为长大些,身上绣的雄鹰也更为宽大。显见,他们都是专为保护蒙古皇室宗亲的白羽禁卫中的精锐。 火苗吞吐,映得他们的笑容是那么的嘲讽。 这嘲讽,似乎在宣示,杨逸之已身陷绝境! 但他并没有慌乱,依旧默默站立着,眉宇间泛起了一丝忧虑——却并非为自己处境的忧虑,而是因为,这一步走错,他的援救将更加艰难,而她只怕要承受更多的痛苦与恐惧了。 身后轰然一声响,被他撞开的铁门紧紧合上。 这一声轰鸣传遍了整个毡帐,久久回响不息。显然,整座毡帐都是生铁铸成,只不过在外面盖了一层毛毡而已。那显然是为了掩饰用的,为谁而掩饰?是不是为了他? 杨逸之苦笑。这无疑是个圈套。 帐顶上传来一连串扑扑的声响,显然外面的士兵正铲起泥土,盖在这座大帐上。想来不过多时,整座帐篷就会被深埋地下,就算杨逸之有通天本领,也无法杀出去了。 坐在正中间的白衣将军悠然微笑,看着杨逸之:“想不到能在这边塞荒远之地见到杨盟主的风采。” 杨逸之的心沉了沉,此人竟然知道他的身份。 知道他是谁而不惊,反而一副成竹在胸的姿态,难道他们布好这个圈套,目的就是为了捉他的么? 白衣将军似乎知道他在想什么,笑道:“人言盟主以风以月为剑,只要稍存风光月色,便可无敌天下。但此地无风亦无月。” 他的手挥了挥,道:“灭烛!” 四只牛油巨烛同时熄灭,帐中立即陷入一片漆黑。白衣将军笑道:“便来领教盟主天下无敌的剑法!” 随着他这一声长笑,两道疾风自黑暗中直扑而来! 这是极为精准的两剑,显然,在灭烛的那一瞬间,出剑之人已经看清楚了杨逸之的所在,烛方灭,剑已如影附形追了过来。 一声龙吟,清鹤剑出鞘,撞在了双剑之上。杨逸之一声闷哼,被撞得倒飞而出,轰然撞在了帐璧上。黑暗中风声陡起,三柄剑纵横而来,电射杨逸之! 杨逸之脚步一滑,悄然躲避开来,那三柄剑铮然撞在了一起,暴起一团电花。 便是这一团细碎的剑花,已让杨逸之看清楚了来袭三人的身形,更重要的是,看清楚了他们的剑式。 杨逸之虽然身无半点真气,风月之剑更被封住,无法施展,但他曾得高人指点,天下剑招、剑术、剑法无不在其胸中,这一瞥之下,三剑的真气运转、剑招变化便已了然于胸。 清鹤剑无声无息地刺出,搭在了三柄剑交击之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