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商人之会 (第3/3页)
家待会慢慢看,不过在一个月内,各位必须到官府认领自己所做行业的执照,不然就是违规经营!” “本王此次召集大家当然不只是为了说说这个改革,而是用笔大买卖送给诸位,不知道诸位有没有兴趣?” 我看着一眼四周,下面的商人们都是面面相视,没有人应答,眼看就要冷场,还是司马豪站起身来问道:“不知道王爷说的买卖是什么?我们都是商人,在商言商,有赚钱的买卖还请王爷多多指点!” 我呵呵一笑:“在商言商,说得好!刚才本王见诸位脸露难色估计是在想会不会遇上官府赖帐吧?” 此言一出,场里的诸多人都低了下头,算是默认了! “说实话,商人,在历朝历代都没什么身份,文人瞧不起,为什么?就是因为商人的钱来得太快!文人十年寒窗,得一朝廷命官,但是俸禄还比不上商人,所以眼红,所以妒忌!”我满意的看着下面那些人惊讶的神色,继续道:“那些心怀不满的文人诋毁商人,将商人的声誉打入地底,但是他们不知道,没有商人,他们的衣裳怎么来?他们吃的东西怎么来?大唐每年十分之一的税收怎么来?” “现在不同了,皇上下令修建天工祠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吧?从今天开始,商人、工匠、农民,只要做出造福万民的事情来,一样可以受万民祭拜,永世传诵!” 在场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一下,这些人有钱,在大唐都算得上号的了。可以说富有万金的人不在少数,钱多得可以用几辈子了,现在他们追求的,不是什么钱了,而是荣誉,所以很多商人把子弟送到官场去,以盼有朝一日光宗耀祖。可是现在,做生意一样可以,那他们怎么会不兴奋呢? 我有些得意,嘿嘿,是,那里天工祠会让你们进去,可是要进去的标准是什么,这我可没说,不过给他们一个目标,也让他们更好的为我效力。 等这些人稍微冷却了一下心情后,我才道:“要进天工祠,不是看你钱有多少,而是看你对大唐作出的贡献有多少,你们知道朝廷拟订第一批天工祠的人有哪些吗?其中就有开凿这大运河的人,大运河对各位来讲,代表的意义都知道吧?” 天,开凿大运河?自己恐怕没机会进天工祠了,当年开凿大运河的工匠们可是花了整整十年的工夫呀,死了不下百万老百姓才建成,难道现在皇帝又要搞了? “当然,现在不可能做这么大的工程,各位也承担不起,不过本王倒是有个机会,也就是刚才说的买卖给大家参祥参祥!” “王爷,您就吩咐吧!”下面一片嚷嚷之声。 我转了转皇帝赐给我、戴在手上的玉扳指,笑道:“本王打算在幽州修一条直通关外的路,这条路以后将承担起吉林、辽宁、黑龙江、东北四个省和中原联系的重任,不过在现在,只是修到吉林而已,等黑龙江和东北平复了叛乱,我们再往前修。也许在以后的史书中,就有各位的名字!” 众人先是一喜,不过又是一惊,这么大工程,恐怕大唐没有人**能够建起来吧?一阵沉默之后,司马豪道:“王爷,不是我们不愿意,而是这么大工程,也不是我们能够修的,恐怕在场的所有人加起来,身家也不够修这条路的!” “呵呵呵呵!”我摇摇头。“我可没有说让你们掏钱修呀?” 不让我们掏钱? “王爷的意思是?”司马豪有些醒悟了。 “朝廷在以后会把一些地方上的工程交给民间完成,当然,工程的质量等都是由工部规定,由工部监督。比如要修一个码头,工部做好图纸,然后审核费用,比如要十万两银子,这十万两银子就是朝廷的一条线,这个是保密的。然后把大家召集起来出价,如果大家看了这个工程,认为八万两银子就可以修了,而且自己还有赚头,就出价八万,谁的价钱低,就给谁。但是要保证质量,工部派人监督,而且不能违法,开给工人的工资不能克扣…” 在我详细的把分派工程这一项给他们解释清楚后,我做了个总结:“从今天开始,在本王的封地上,所有的民用设施都将以此办理,这个学院,就是第一个!大家可以到衙门专门的地方领取这个学院的资料,然后在三天后,仍然在这里,本王让诸位投标,但是大家可别为了和我攀关系就做赔本买卖,本王可先说了,一切按规矩办事,在商言商!” 看看日近正午,我也让人摆上了酒席,吃完了再搞了个交接仪式,也就是从司马豪手里把这块地的所有权接了过来。至于那幽州的工程,我避而不谈,等三天后这个工程一旦下发,而且里面大有赚头,估计这些商人就要嚷着要去幽州了吧?嘿嘿…PS:貌似,这章写得不行哦…偶水平有限,大大们多多谅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