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孽海佛光供 (第5/5页)
道我会来?” 佟武笑道:“确切地说,是昨天上午见到李至后才知道。” 上官仪淡淡地道:“你看得出李至是我杀的?” 佟武道:“我还能看出李至肯定将他所知道的一切都说出来了。” 上官仪道:“其实,他知道的并不多。” 他顿了顿,突然转开话题,道:“你见过洪虓?” 佟武道:“是。 上官仪道:“他怎么说?” 佟武道:“他说,你被血鸳鸯令用美色迷惑,准备毁了野王旗。” 上官仪道:“你不信?” 佟武道:“不信。” 上官仪道:“为什么?” 佟武道:“因为我知道你已经拟定了对付血鸳鸯令的计划。” 上官仪微微一笑,道:“他提没提过我是被一个女人救走的?” 佟武道:“提过。洪虓说,他怀疑那个女人正是血鸳鸯令的令主。” 上官仪一怔,道:“是吗?” 佟武奇怪道:“你不知道救你的人是谁?” 上官仪沉吟着,慢慢地道:“前几天才知道,但我不清楚她的身份和来历。” 他看了佟武一眼,道:“其实,你也认识她。” 佟武更奇怪了:“是谁?” 上官仪道:“芙蓉姑娘。” 佟武大吃一惊,失声道:“芙蓉?她…她怎么会是血鸳鸯令的人呢?” 上官仪道:“你清楚她的来历?” 佟武摇头道:“不知道,不过,我正在查。” 上官仪皱了皱眉,道:“为朝廷吗?” 佟武道:”是。 上官仪道:“李至说皇帝派你回京城,是因为京师一带出现了白莲教唐赛儿的残部?” 佟武道:“是。 上官仪道:“也就是说,你怀疑她与白莲教有关系?” 佟武道:“不是怀疑。我回京后的第三天夜里,一个蒙面人闯进来.丢下了一封信。信中说,芙蓉是白莲妖孽.来京城是意欲图谋不轨。” 上官仪的眉头又皱了起来,好半天方道:“不会。她应该不会与白莲教有任何关系。” 佟武道:“那这封信是存心诬陷喽?那个蒙面人为什么要冒险诬陷一个卖艺的江湖女子呢?” 在深夜里闯进大内第一高手的家,的确是冒了极大的风险。 上官仪有些古怪地一笑,开道:“其实你也不希望她真是白莲教的人吧?” 佟武怔了怔,面色顿时有些发红。 他当然不希望。 三月二十一那天夜里,他见到芙蓉的第一眼,就深深被打动了。 打动他的并不是芙蓉的容貌。 在京城这些年,他见过很多比芙蓉美丽漂亮的女人。 这些人中,有青楼名妓,有小家碧玉,有王公贵族的千金小姐。 若论容貌,自两年前偶然见了他一面后,一直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向他表示好感的柳侯爷的掌珠,也绝不在芙蓉之下。 让他心动的是芙蓉的双眸中,隐藏在微笑后的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幽怨之情。 以后的几天里,他发现自己总是在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芙蓉卖艺的场边。 只要他一出现,芙蓉的目光总会不时投向他。每当目光相遇时,他就会觉得心里一阵发紧,一阵发慌。 三月二十六那天、他率领十几名大内侍卫和一队羽林卫禁军,护送几位公爷和柳侯爷府里的夫人小姐姨太太去潭柘寺进香,在寺外又遇上了芙蓉。 也就在那一天,由芙蓉对他的态度和她脉脉的眼波中,他惊喜地发现,自己的梦想很有可能变成现实。 其实,他并不在乎芙蓉到底是不是“白莲余孽”只要芙蓉愿意,他甚至能抛下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跟她一起狼迹天涯。 问题是有人在乎。 今天上午,锦衣卫的马指挥将他请去,给他看了一封信。信的内容与他接到的那封大致相同,而且特意提到羽林卫指挥佟武正在调查此事。 马指挥的意图很明显,他想请佟武卖个交情,将这件案子移交给锦衣卫来办。 如果不是佟武想起了一个极好的借口,很可能芙蓉姑娘的卖艺班子现在已经被关押进锦衣卫的黑牢里了。 近两年来,锦衣卫和东厂急于在皇帝面前争抢着邀功,都在对方内部安插了自己的耳目,以便将对方侦刺的案子招到自己这边来。 像芙蓉这件有可能牵涉到“白莲余孽”的案子,绝对是会让东厂眼红的一块肥rou——为了一直没被抓获的几年前在山东举事的白莲教首脑唐赛儿,东厂和锦衣卫也不知挨了皇帝多少骂。 所以当佟武表示,为了不让东厂察觉,这件案子仍由他来侦刺,破案的功劳奉送锦衣卫时,马指挥那个高兴劲儿就甭提了。 但佟武很清楚锦衣卫绝不会就此放手不管这件事。马指挥是一条老狐狸。虽然说起来他们之间的私交很不惜,他也不可能对佟武完全放心。 可以肯定,马指挥会安排自己的铁杆心腹,监视佟武的“侦刺”活动。 只要谨慎从事,锦衣卫应该很难发现他对芙蓉的真实感情。对此,佟武一直很自信。 但现在,他清楚地感觉到这自信正飞快地减弱、消失。 因为“上官仪”已经发现了。 “你还记不记得那天晚上芙蓉姑娘差点被绑架的事?” 上官仪笑眯眯地问。 佟武当然记得。 这一辈子,他都不会忘记那天晚上。 “那天,我也在场。” 佟武目光一闪,失笑道:“那个被打得飞起来的人…” 上官仪含笑道:“不错,就是我。” 佟武目光闪动道:“当时,你已经知道芙蓉救过你了?” 上官仪道:“当然。” 佟武沉吟道:“意图绑架芙蓉的是个和尚…看起来不太像是见色起意,很可能与芙蓉的真实身份有关。” 上官仪道:“不错,他们以为芙蓉与血鸳鸯令有关。” 佟武一怔,道:“你怎么知道?” 上官仪笑道:“我认识那个和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