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第1/3页)
第六章 七年后 台湾花莲善尔育幼院 简陋的教会是一栋两层楼的简单建筑,简单到要不是门口上方挂着的木头十字架,要说是教会,还真有点勉强。 大片的石板地两旁,有座像三合院的水泥建筑,可那本该纯朴单调的墙壁上,却有着色彩鲜明的图案。 若不是四周自然景色的对比,光看这面充满强烈色彩的艺术墙,可能会让人以为自己到了纽约苏活区。 育幼院的门口,只有简单的竹篱笆,而大门,也是竹篱笆的延伸,仅用简单的勾子,勾住了两片一公尺高的矮门。 门外是一条五,六公尺宽的马路,再过去是一个坡度颇抖的小山壁,小山壁的后方,就是波涛汹涌的海了。 一辆破旧的小喜美,从北方开过来,停在育幼院门口。 一男一女下了车,进了育幼院的大门后,院子里玩耍的孩子们马上起了騒动,一个年约十二、三岁的男孩,拾起了细瘦的双腿,冲出那个矮竹门,攀上小山丘,就听到他边爬边吼: “小瑷!安妮回来了…安妮回来了!还带了一个阿豆仔…” “阿豆仔?”从大岩石后面冒出头来的任小瑷,一头黑短发被海风吹乱。 她没带帽子,只穿著一件背心跟短裤,脚上穿著是攀岩用的破旧球鞋,手上则带着无指手套。 她俐落地翻身上了山丘,跟着小男孩往育幼院跑。 “安妮!” “小瑷!” 任小瑷张开了脏兮兮,指缝里满是泥土灰尘的双手,猛然抱住了孟安妮,在她脸上吻了又吻。 孟安妮是她十八岁毕业后,飞往台湾时,在飞机上所碰到的人,后来,她跟她成为最好的朋友,而且还借住在安妮在台湾的老家里。 同时,她也成了这所育幼院的义工。这些年来,她能过着快乐又逍遥的日子,全都是靠她这好友的帮助。 “你终于回来啦!耶?”她的目光转到了一旁,刚才男孩口中的阿豆仔身上时,又发出了一声惊喜的声音。 “克利斯!你怎么也来了?你不是还在非洲当义工吗?” 随即又是一个久别重逢的拥抱。 在寒暄过后,任小瑷拉着他们进门,泡了一壶香喷喷的龙井请他们喝,闲聊间,她紧盯着孟安妮脸上那甜美又神秘的笑容,终于,忍不住道: “好了!说吧!” “耶?”克利斯。孟罗跟孟安妮一起看向她。 任小瑷双手交抱在胸前,半是威胁半是期待地道:“我知道你们一定有事瞒着我。安妮是去美国基金会总部那里做报告,那你呢?克利斯,你不是该在非洲当你的善心医生吗?怎么会跟她一起回台湾?” 克利斯,这个三十出头的金发美国人,跟今年快要三十岁的孟安妮,两人相视而笑。 “说嘛--” “就是这样啰!”孟安妮举起手,在她眼前晃。 “这什么意思?这…”突然闾,她看到向来连耳环都很少戴的孟安妮,手上竟然有个金银相间的戒指。 “这…噢!老天!不会…” 她看了看克利斯,克利斯点点头,她又看向孟安妮,孟安妮一脸幸福得快要哭出来的笑容。 “老天!抱喜你们了。可是…克利斯怎么办?不!安妮,你要搬到非洲吗?” “不!基金会决定在台湾把原有的尊善慈善医疗所,正式扩建成为慈善医院,所以,克利斯也借着这个机会来台湾工作,我们…”孟安妮的眼里已经忍不住泪“八年了,终于可以在同一个国度谈恋爱。” “恋爱?哈哈!”任小瑷是真心替两人高兴,可是她那直爽的个性就是忍不住揶揄“我要恭喜你们终于打算踏进婚姻的坟墓了。什么时候要结婚,请喝喜酒呀?” “不确定,不过年底以前一定会请客。”克利斯虽然听得懂国语,可是说的能力并不强,因此都是孟安妮在说话。 “对了!小瑷,你明天早上能来帮我整理行李吗?克利斯明早就要去报到了,我半年没回家,不知道家里变成什么样子了。” “好!整理行李有什么问题,不要叫我替你们整理床铺就好啦!哈哈…” 语毕,三个人又笑成一团。 不知道笑了多久,突然间,孟安妮静了下来。 “怎么啦?安妮。”任小瑷注意到她的不对劲。 孟安妮欲言又止,可是过了两秒,她还是咬咬唇,开了口:“小瑷,我这次去美国时,听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什么消息?”任小瑷难得严肃,皱起眉头,她有种不好的预感。 “美国总会说要解散这个分院,把孩子们迁移到别的收容所去。” “什么?!”任小瑷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 “那群被资本主义冲昏头的混蛋,竟然作出这种决定?!太过分了吧!可恶…我要去炸了他们…”眼看她气到就要爬上那张快要散掉的桌子上,克利斯跟孟安妮慌忙地拉住她。 “小瑷!冷静点。” “你叫我怎么冷静?他们每次拨预算给育幼院的时候都拖拖拉拉,要节税文件的时候就急匆匆,好啦!现在说要解散就解散,这算什么啊?” “小瑷…跟你说冷静点嘛!事情还有下文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