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剑小天下_第六章救人一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救人一命 (第2/8页)

这张面具出游,别人就不知道你就是泰山派的掌门人了。”

    说到这里,忽然“啊”了一声,望着上官平道:“对了,你戴了面具,就不是上官平了,那你叫什么呢?我给你取个名字可好?”

    上官平道:“还要改名换姓吗?”

    “自然要改名换姓才成。”老妇人伸出一根手指悬空画着圈,口中念道:“上官平,平宫上…哦,有没有姓平的?”

    上官平道:“有。”

    老妇人拍手道:“那好,你就叫平让观…嗯,这样太明显了,不如叫让…让贤,对了,让贤这名字很好,含有谦让之意,谦让是一种美德,你就叫平让贤好了。”

    上官平看她很热心,也很起劲,就点着头道:“好吧!”

    老妇人又道:“你和我同行,别人问起来,我们是什么关系呢?”

    上官平道:“在下和老婆婆是…”

    他想不出来,也就说不下去。

    老妇人手指又在向天划着圈,说道:“我们…该说什么好呢?你是…唔…你可叫老身姑姑,就说是老婆子的侄子好了…”

    他眼中流露出笑意,笑得好像很高兴,但脸上却竭力的忍着,不让笑容绽出来。

    上官平点头道:“好的,在下就叫老婆婆姑姑好了。在下从小就没有爹娘,认一个姑姑那是最好没有了。”

    老妇人道:“叫我姑姑,就不能再称在下了。”

    上官平应道:“是,叫你姑姑了,我就该自称小侄了。”

    老妇人喜道:“真是乖侄儿。”

    上官平不觉从心里生出孺慕之思,说道:“姑姑,小侄除了先师,一直没人疼过我,现在有了姑姑,姑姑一定会疼小侄的了。”

    老妇人道:“做姑姑的自然会疼你了。”

    这话说出口,不觉脸上为之一热。

    上官平道:“现在离天亮只有一会工夫了,姑姑一晚没睡,该坐息一会。”

    老妇人当了他姑姑,对他更是关切起来,说道:“你也该坐息一会,才能恢复体力,从现在起,不准再说话了。”

    话声一落,就在殿前靠着柱子坐下,闭目养神。

    上官平也找了一处较为干净的地上,盘膝坐下,做起吐纳功夫来。

    天色渐渐黎明,晨曦渐渐照上石阶!

    老妇人首先睁开眼来,抿着嘴打了个呵欠,又举手拢拢她花白的头发,站起身,就回头叫道:“让贤,可以醒醒啦!”

    上官平倏地睁开眼来,起身道:“姑姑,你不多休息一会吗?”

    老妇人蔼然笑道:“上了年纪的人,那能和你们年轻人此?老婆子只要阖阖眼皮,就算睡过了,天还没亮,已经睁着眼睛等天亮了。”

    说着,忽然笑了起来,说道:“你一定会说老婆子唠叨,一清早就说了一大串话。”

    “怎么会呢?”上官平笑道:“侄儿从小没有双亲,听了姑姑的话,就有说不出的亲切之感。”

    老妇人听得笑了起来,说道:“你少拍我马屁,快到外面溪水里去洗把睑,我们也该上路啦!”

    上官平道:“侄儿戴了面具,可以洗睑么?”

    老妇人哦了一声,说道:“我忘了你戴着面具了,那就不用去洗了。”

    上官平道:“但侄儿要去溪边去照照面貌,不然自己都不认识自己呢!”

    说着,很快奔了出去,在一道小溪边,蹲下身子,照着溪水,看到自己的面貌。老妇人说得没错,这张面貌虽然不像自己,换了一个人,但却生得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甚是英俊,只是年纪似乎比自己大了几岁,不觉对着溪水笑了笑,果然和没戴面具一般,连脸上笑容都照了出来。

    回入山神庙,老妇人笑着道:“姑姑没骗你吧!老婆子的侄儿,不长得英俊些,那怎么行,将来不是连媳妇儿都讨不到了?”

    她说的是上官平,自己脸上却不禁感到热烘烘的。

    上官平道:“姑姑,我们可以走了。”

    老妇人点点头,两人离开山神庙,一路南行,中午时分赶到蒙阴,进了城,老妇人看到一家酒楼,传出阵阵刀勺之声,不觉回头道:“让贤,咱们上酒楼去。”

    上官平一摸身边,昨晚匆忙离开祝家庄,连碎银子都没有一分,心头一急,嗫嚅的道:

    “姑姑,小侄身上没带银子,这怎么办?”

    老妇人笑道:“银子我有,不用耽心。”

    她走在前面,跨进酒楼,上官平只得跟了进去。

    老妇人一脚登上楼梯,一名堂倌迎着哈腰道:“老婆婆,几位?”

    老妇人道:“只有我和侄儿两个。”

    堂倌抬着手道:“两位请这里坐。”领着老妇人走到一张空桌旁,说道:“两位请坐。”

    老妇人和上官平各自拉开长凳坐下。

    堂倌送上两盅茶水,放好筷子,一面问道:“二位要用些什么?”

    老妇人道:“你要厨子拣可口的做来就好。”

    堂倌又道:“二位要不要酒?”

    老妇人回头问道:“让贤,你喝不喝酒?”

    上官平道:“小侄不喝。”

    老妇人道:“那就不要酒了。”

    堂倌退去之后,上官平一面喝着茶,一面举目看去,酒楼上差不多已有八成座头,但食客大半都是些商贾人,正在打量之际,只见从楼梯间走上五个人来。前面一个赫然正是祝士谔,他后面跟的是四个庄丁。

    祝士谔目光一动,就朝自己右首一张空桌走来,上官平不自觉的伸伸手摸摸脸颊。

    祝士谔和四个庄丁落座之后,堂倌就跟着过来,只听祝士谔吩咐道:“酒菜拣现成的送来,要快,咱们吃了还要赶路。”

    堂倌连声应是,退了下去。

    祝士谔攒着眉,朝庄丁道:“怎么两个人连一个都找不到,真急死人。”

    一名庄丁道:“小姐很可能是和上官公子成了一路,咱们只要找到上官公子,也就可以找到小姐了。”

    祝士谔摇摇头道:“不可能,妹子她此上官兄迟走了将近半个时辰,她也许想去找上官兄;但绝不会一路。”

    正说之间,堂倌送来了饭菜,老妇人道:“让贤,咱们快些吃吧!”

    上官平就低着头吃饭,这时堂倌也给祝士谔他们送去了饭菜,大家都在低头吃饭,一会工夫,祝士谔他们已经匆匆吃毕,起身走了。

    老妇人放着满桌菜肴,只不过像蜻蜓点水一般浅尝即止,饭也只吃了小半碗,就不吃了。

    上官平却吃了三碗饭,喝了一碗汤,才停下来。

    老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