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龙之息1 (第5/6页)
级森严的宁州,这事颇不寻常。 小四此人确实天真烂漫,不谙世事,或者直白了说,有点二百五,但一个古怪的问题还是静悄悄地钻入他的脑袋:在王权势微的宁州,各镇城主拥兵自重,都是土皇帝一样的角色;那么堂堂一个厌火城的城主,却在自己的领地上小心翼翼,他防备的又是谁呢?莫非是强盗?再不就是传说中的悍匪?见鬼,只怕更有可能是恐怖的刺客。 此时天色已晚,已经可以看到上城那漂亮的白色城墙。时大珩刚松了一口气,突然从斜刺的巷子中穿出一骑白马,虽然道路窄小崎岖,但那黑衣骑者御术高超,马跑得又轻又快,碰到小障碍物就一跃而过,转眼奔到眼前。 小四心里一惊:莫非是那话儿来了?“管家管家。”他轻轻地叨咕了两声,就听到对面马上那人喊道:“时将军吗,主人叫我传话,他此刻不在城里,要我带公子到天香阁去见他。” 时大珩不禁愕然,此时天色快要黑下来了,带着贵客逗留下城中危险大增。但那人一身黑衣,正是羽鹤亭近身的庐人卫。他拨转马头,只留下一句:“你们跟在后面就是了。” 时大珩乖乖地分出一半兵来,护送小四和公子等人的杂仆车马继续前去上城,却喝令其他人马护送公子车驾,转向下城的南山路。 厌火城最著名的歌楼不在干净漂亮的上城,而是在下城南山路东段上。南山路可不是一条普通的路,它是厌火城最繁华最热闹的所在,一十二座画桥头尾相连,林立的客栈酒楼间,歌伎美酒并世无双。谁若到宁州来,不到南山路上走一遭,那便算白来了一趟飞翔之土。 与白天热闹夜晚冷清的上城正相反,这条路越到夜暗,成串的红灯笼越是将整条路照得耀眼分明,脂粉香气越是飘荡扑鼻,行走在此的女子也越是腰肢柔软,容貌如花。据说东陆上红粉香飘八十里的南淮,将城中色艺出众的歌女舞伎分为上中下三品,寻常女子不入品,最好的就要称为绝品了。著名的南淮十二楼中,可称绝品的也不过六十四人,那是东陆最繁华的商城情形;但在宁州这座小小的厌火下城中,就在南山路这一条街竟是丝毫不输给南淮啊。 厌火下城中,怕有二成的人都靠这条路吃饭:拉皮条的,小偷小摸的,起哄的,架秧子的,卖酒引浆的,赌博掷骰子的…形形色色。虾有虾路,鳖有鳖道,这些男女平日里井水不犯河水,各取所需,但今天却隐约有一股不和谐的气息弥漫在南山路上,那些嗅觉敏锐的老江湖们都感觉到了,只是任他们抓耳挠腮,东张西望,也找不出这种不安的根源来。 厌火城最著名的歌楼,便是临近街头黄鹂画桥的天香阁了。那是一座三层重檐飞阁的院落,门口高高地挑着三盏红灯笼。此时,临近院门的几名借着灯光卖挂炉烤鸭的、卖皮靴子的、卖古董玉的商贩原本正在谈天说笑,突然看到一名白胡子老头从街道尽头的黑暗中浮出,悠悠地走到灯笼红光罩着的一片亮里。 那老者眉目平和,衣着却是一领华贵的青罗纱,纱上绣着大朵的紫色牡丹。这人走得甚慢,一行一动都带着股缓慢的优雅情调。从这种从容不迫的步调里,那些老江湖们一眼就可认出这是名羽人贵族。羽人行动敏捷,日常生活中却追求这种缓慢动作透露出的高雅。 只是,一名羽族贵人,怎么可能半夜行在下城的街道上呢? 老者随身带着一名健仆打扮的汉子,那汉子长手长脚,身材瘦弱,就如一根铁棍,最离奇的是脸上竟然戴着一个铁面具,描画着红黑相间的眉眼,看上去狰狞异常。那些在厌火城厮混得久了的角色都想起一个传闻,不由心中一跳。 看着这两人走过来的城民们突然都怀疑自己的眼睛有点花,因为他们觉得那两人身后的夜色隐隐约约地似在翻动,仿佛整个夜晚都因为这两个人的出现而被搅动了。 他们刚在奇怪,却发现翻动的夜色原来是上百名黑衫大汉正从街道两侧阴影里静悄悄地涌出,这些黑衣大汉,正是厌火军中一贯最骁勇剽悍的庐人卫。而那个戴着鬼脸面具的人,也正是庐人卫的首领,刀术凌厉的鬼脸将军,却以毫无怜悯之心闻名远近。 江湖上传闻鬼脸是整个宁西最顶儿尖的高手。厌火城里能和他比肩而立、当得其对手的,不过寥寥二三人。这二三人中,就包括黑帮铁君子手下的勇士铁昆奴、飘忽不定行踪难觅的黑影刀、只在传说中现过身的白影刀。许多人猜想,这几个人之间,早晚会进行一场龙争虎斗,且看是谁当得“厌火城第一武士”这一称号。 腿脚麻利的人都已经闪开了,但总有些不知事的愣头青还在发呆,立刻被涌上来的黑衣庐人卫们给呼啦啦推到一边,摔了几个跟斗。两个架着锅起油条的小贩躲闪得慢,被连油锅一起打翻在地,发出巨锣一样的轰鸣。整条街顷刻间都安静了下来,随即天香阁前后两百步内的场子被清个一空。 那名老者咳嗽一声,缓步走入歌楼。 天香阁玄关之后的大堂里,摆放着十来张酒桌,每张桌子都用半透明的帘幕围绕着,影影绰绰地可以看到持觥的酒客和吹弹的歌女。酒客们看到老者进门的架势,都悄悄地停下杯盏,不敢开声。 迎面一个托着泥金茶盘的小茶倌儿站着发愣,被鬼脸人伸出一只手在肩膀上一挥,登时平着飞出数尺,盘中茶盅居然一个也没有打翻,他这下愣得更厉害了。 老者没有理会堂里呆坐的那些人,透过这些帘幕和整排的落地长窗,可以看到中庭里那纵深极长的花园。老者似乎对天香阁的路径很熟悉,径直推开长窗,往花园深处走去,鬼脸人跟在后面。 这间花园两侧连着长长的回廊,加上前厅后楼,四面都是长长的檐顶,坡向院子中心。这是东陆形制的建筑方式,下雨天时,四面的雨水都会顺着檐沟和三角形的瓦当滴水汇入庭院,寓着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意。 花园里种着无数奇花异草,散发种种异香。木贼草、燕子飞、绣球、水仙、火红色的美人蕉、还有极多的白色山茶、芍药、水艾草。行在长廊上,就如同被透明的花香包围了起来。 只见花园的尽头是一排次第折角的小楼,这里就是有名的南山六玉阁。有一道又长又陡的楼梯,独独通往最后那座楼。 楼梯顶上摆放着一张又长又宽的扶手椅,椅子上独自坐着一条大汉。那大汉高有八尺,头顶精滑溜圆,光着膀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