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部来到新世界2 (第2/10页)
的肚肚不好。” 按照习惯,我们总把孩子交给日托的陌生人去带;可与此同时,由于内疚,我们又对陌生人害着妄想症,培养着孩子们的恐惧心理。眼前这种情况似乎就连真正的魔鬼也得要小心对待,哪怕是像莱克特博士这种对孩子不感兴趣的魔鬼。 他把他的富舜盒子递给了那母亲。 “嗨,好漂亮的面包。”她说,用刚模过尿片的指头戳了一下。 “你吃吧,太太。” “酒我可是不吃的。”她说,往四面看了看,以为会有人笑“我还不知道准许自带饮食呢。这是威士忌吗?他们准许你在飞机上喝酒吗?这条丝带你要是不要,我就留下。” “先生,飞机上不能开含酒精的饮料。”空中小姐说“我给你保存着吧,你可以到舱门那儿领回。” “当然,非常感谢。”莱克特博士说。 莱克特博士能够不受环境的影响。他能把它全部从脑海中赶走。电子计算机的哗哗声、鼾声、放屁声,这些东西跟他在暴力病房里所承受的地狱一样的尖叫一比,就简直算不了什么了。飞机上的座位并不比监狱里的禁钢更严格。莱克特博士像他在监狱里多次做过的那样,双眼一闭、头一仰便引迟到他那记忆之宫的寂寥里逍遥去了。那里大部分地方都美妙无比。 此刻,那带着一个有着无数小房间的宫殿的金属圆筒正迎风呼啸,往东飞去。 我们曾经在卡波尼邸宅拜访过莱克特博士,现在不妨再跟着他去拜访他心灵的宫殿… 前厅是巴勒莫①的诺曼式②小教堂的前厅,质朴,美丽,看不出年代。只在地上刻有一个让人们记住终有一死的标志:骷髅头。若不是非常急于从记忆之宫里提取资料,莱克特博士一般会在前厅逗留一会儿。他此刻就在这里欣赏着小教堂。再往里面走,又深邃又复杂的便是莱克特博士为自己建造的宏大的、有明有暗的宫殿了。 ①意大利西西里岛的首府,是该岛北岸的海港城市。 ②一种罗马式建筑的初期形式,其特点为简朴、雄伟,具圆拱。 这座记忆的宫殿是按古代学者熟知的一种记忆法体系建造的,其中储存了历经劫难从汪达尔人③焚书的黑暗时代遗留的许多资料。像他以前的学者一样,莱克特博士把渊博的知识按内容分类,存放在他那无数个小房间里。但是跟古人不相同的是,莱克特博士的记忆之宫另有一种用处:他有时就在宫里居住。他曾在那里的精美收藏品间度过了漫长的岁月,那时他的身体被捆缚,躺在暴力病房里,尖叫和呐喊有如地狱的竖琴震得铁栅栏嗡嗡地响。 ③日耳曼民族的一支,曾经掳掠高卢、西班牙和北非,455年攻占罗马,毁灭过大量文学艺术的珍宝。后借以指破坏文物的野蛮人。 莱克特博士的宫殿即使用中世纪的标准来看也够得上巨大宏伟。若用可见可闻的世界作比,其宏大与复杂当不亚于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珀宫④。 他心灵中迅疾的芒鞋从前庭进入了季节的大厅,我们赶上了他。那宫殿是按照凯奥斯岛的西摩尼得斯⑤所发现、400年后又按西塞罗⑥所阐述的规律建造的。它空旷、高峻,所陈列的物品与画面生动、醒目,有时也惊人、荒唐,却大都美丽。陈列品间隔适中,照明得体,有如大博物馆,但是墙壁的颜色却不是博物馆常用的中性色。像乔托一样,莱克特博士给自己心灵的墙壁上画满了壁画。 ④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著名宫殿博物馆。 ⑤西摩尼得斯(前556—约前468),生于爱琴海凯奥斯岛的抒情诗人,警句作者。 ⑥西塞罗(前106一前43年),古罗马政治家、演说家和哲学家。 他在宫殿里逍遥时决心找出克拉丽丝·史达琳的家庭住址,但他并不匆忙,因此便在巨大的楼梯下停住了脚步。那里有瑞雅伽的青铜雕塑,这些伟大的青铜战士被判定为菲迪亚斯①的作品,是到了我们的时代才从海底被打捞出来的。它们是一大片壁画空间的中心,荷马和索福克勒斯②的故事都可以从它们展开。 莱克特博士若是愿意,可以让那些青铜雕像讲讲墨勒阿革洛斯③的故事,但是他今天只想看看。 ①公元前5世纪希腊雅典雕刻家,其主要作品原作均已无存。 ②荷马为公元前9——8世纪的吟游盲诗人;索相克勒斯为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活动于前5世纪。 ③希腊神话中狩猎卡吕冬野猪的领袖。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叙述了他的故事。作品和画幅的光彩都向我们遏来。 无数问密室,若干英里的走廊,每间密室的每个物品上都附着上百个事实,是一个愉快的喘息之处,静候着莱克特博士,他只要想去就可以往那儿引退。 但是我们只在一个方面跟博士有共同的感受:危险在我们心灵和头脑的拱顶下等待着我们。并非所有的密室都那么可爱,那么明亮和高大。心灵的地板上有洞,有如中世纪地牢的地板——那发臭的、为了忘却命名的地牢,整石凿出来的罐子样的牢房,顶上盖着石门。无论什么东西也无法静悄悄地从那里逃出去,使我们感到宽慰。地震来了,看守人受贿了,或是a,亿的火花点燃了令人憎恶的瓦斯,禁锢多年的东西便飞出来,获得自由,随时会在痛苦中爆炸,迫使我们铤而走险… 他用矫健轻快的步伐沿着自己建造的走廊大踏步走着,走廊建造得阴森而神奇。我们随着他走过了桅子的馨香,伟大的雕塑 他的路线绕过右边,经过了普林尼①的胸像,上了台阶,来到演讲厅。演讲厅的两面按固定的顺序排列着雕塑和绘画,排列方式一如西塞罗的建议:间距宽大,照明良好。 啊…右门边第三个壁塞里主要是一幅圣弗兰西斯用蛾子喂椋鸟②的画。画前地上是以下的场景,由真人大小的大理石彩塑构成:阿灵顿国家公墓里的一次游行,33岁的耶稣③领头,开着一部1927年的T型福特卡车,那是部铁皮廉价车,J·埃德加·胡佛④穿着芭蕾舞短裙站在卡车底座上,向看不见的人群招着手。克拉丽丝·史达琳扛着一支。308埃菲尔德式步枪跟在他身后。 ①公元1世纪,罗马有两个普林尼。老普林尼(23—79)是作家,博物学家;小普林尼是老普林尼的养子,为作家,政治家。 ②椋鸟原文与史达琳的姓是同一个词。 ③一般认为耶稣上十字架时为33岁。 ④美国前联邦调查局局长。 莱克特博士似乎因为看见史达琳而极为高兴。很久以前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