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衣警察_第九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第11/11页)

,最大的毛病就是太闭塞,弄得干部一个个的都那么没水平。”

    “谁说的,好多干部还是很不错的。”

    “你跟我说的那个丁队长,我也见到了。”

    “是吗?”周志明兴奋地抬高了声音“他问我什么了吗?你怎么不早说!”

    “当着那么多同学,我没跟他说你蹲监狱的事,光是随便聊了聊。”

    “噢,”他有些失望地降下声音“你们聊得来吗?”

    “咳,就那么回事吧,我还好,我们有几个同学差点跟他辩论起来。”

    “噢?因为什么?”他有点惊讶。

    “那天正好是参观犯人劳动,我们一个男生问他,现在对政治犯的待遇和刑事犯有没有区别。”

    “他怎么说呢?”

    “他呀,他反问了我们一句,‘你们说的政治犯是什么含义呀?’后来那个男生说,政治犯就是因为政治目的而不是因为刑事目的而坐牢的人,西方国家的监狱对政治犯就是优待的,比如,要和刑事犯分别关押,免除劳役,不加极刑,提供书报什么的。你猜他说什么?”

    “嗯?”

    “他说你们不是学法律的吗,你们当然知道我们国家的法律是不使用政治犯这个词的。如果硬按你们的分法那么分的话,我们这儿的犯人倒也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普通刑事犯,一类是反革命犯,他们同样都是触犯了刑律的,都得接受相应的惩罚和改造,而没有任何高低贵贱之分。其实他这叫瞎绕,反革命犯和政治犯还不是一回事吗,只不过咱们国家不愿意把这帮人叫得那么好听罢了。”

    “我看不是一回事,反革命犯和西方国家的政治犯在性质和对象范围上都有不同,因为国家的性质就不同嘛。难道反对无产阶级国家的人和反对资产阶级国家的人是一回事吗,当然并不是说外国的政治犯都是进步的。”

    “你呀,干脆给我念段《共产党宣言》得了。”

    周志明苦笑了一下“没办法,前些年搞阶级斗争,搞得洪洞县里没有好人,现在呢,成了桃花源中没有坏人了,一说起坏人,反革命,很多人都不觉着如何可恨,说起好人,先进人物,人们也不觉着多么可爱,人间的规律,真是物极必反。”

    “那也要具体看,小偷流氓我就恨,全枪毙大概也不会有人惋惜。现在我们正在讨论刑法草案哪,我就觉得对那些小偷流氓太宽了,他不把你杀了,你就不能枪毙他,而政治犯呢,又没强xx抢劫,嫖赌溜撬,只是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坐牢,结果在十九条罪行中,就有十六条可以判处死刑的。”萌萌争吵般的戗戗着。

    他也抬高了声音:“你以为政治犯都是些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吗?对那些反对祖国,出卖祖国的反革命干嘛要格外开恩?你周围的那些同学都怎么回事?净是些非驴非马的观点。”

    路边几个行人停下步来看他们。萌萌把声调降下来:

    “非驴非马也不错,那是骡子,正经也是一物。”

    话不投机,两个人都闭了嘴,默默地在存车处取了车子,又默默地骑了一段路,志明看了她一眼,不无讨好地把话头又扯了起来。

    “哎,萌萌,向你请教个问题成不成?法律方面的。”

    “向我请教?可不敢当。”

    “瞧你,还拿糖。”

    施肖萌脸上的不痛快释解了,但还是矜持了片刻,才说:“什么?你说吧。”

    他稍稍琢磨了一下,说:“某地发生了一起窃案,某人被控告犯有盗窃罪,但是原告只能确认被告去过现场,并不能百分之百地肯定他在发案期间正在现场,换句话说,就是直接证据不足,而这个被告呢,虽然否认发案期间去过现场,但也提不出任何证据来加以证明,像这样的案件法院该怎么处理呢?”

    “这算什么?”肖萌好笑地偏过头来“智力测验还是实际案例?”

    “你别管是什么,该怎样处理吧?”

    “你是搞公安的,连这个也不懂?别故意考我了。”

    “不是,我不大清楚这类问题在刑法理论上怎样解释。”

    “这个问题跟刑法没关系,这是属于诉讼法范畴内的举证责任问题。按照咱们国家的刑事诉讼原则,只有原告才负有举证责任,被告是不负举证责任的。”

    “…?”周志明费解地把眉头打了个结。

    “也就是说,原告必须负责向法庭提出被告的犯罪事实,并且承担举证证明的责任,如果提不出证据或者证据不完全,就不能认为被告有罪,在这种情况下,被告是无须向法庭提出证明自己无罪的证据的,没这个义务,就好比我说你杀了人,可又拿不出多少证据来,而你呢,却完全用不着来解释你没有杀人或者不可能杀人,哪怕你根本解释不清,只要我这个原告提不出确凿的证据来,法院就只能宣告你无罪,不能判的。”

    “啊,啊,你的意思我懂了。”周志明又想起徐邦呈脱逃的事了,甘向前他们怀疑是他放跑的,不但拿不出任何证据来,反倒叫他拿出证明自己没放的证据来,简直不讲理。可他仍然用迷惑的口气问道:“理论上是这么说吧,可实际上,什么叫证据不全呢?找不到直接证据的案件很常见,有时候几个间接证据加在一起不也照样判吗?这种事多了。”

    “这一类案例我们上课的时候也讲过,这就是运用证据的技巧问题了。直接证据找不出来,间接证据如果充足,也可以连结成一条完整的、互相补充和印证的锁链,比如,有证明作案动机的,有证明作案结果的,有证明作案条件的,还有其他证明气候、证明光照度的等等。反正这条锁链运用好了,也是可以定案的。”

    周志明没有再说什么,一脑袋乱麻麻的头绪似乎开解了些。看来马三耀是对的,有现场勘查到的脚印,有作案工具,有作案动机,有作案时间,又有盗窃前科,所有这些间接证据有机地联结在一起,当然,谁能说不可以定案呢?

    “哎,”肖萌在身边又开口了“问你,你觉得严君这人怎么样?”

    “什么?严君,挺好呀,你怎么想起问这个了?”他心里有点儿明白,可还是淡淡地问。

    “没什么,随便问问,我认识她嘛。”

    “好好的,干吗问起她来了?”

    “好好的就不能问啦?我看…我看她对你还挺好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