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救伤2 (第3/3页)
定的。” 听到我这么说,刘子亮脸上现出些惊喜,问道:“十七兄,这是真的么?嗯,为何你敢如此断言?” “都是写只会舞文弄墨的书呆子啊,这不是显然易见的么?”我心中暗笑了一句,只是嘴上却耐心的解说道了:“子亮兄,试想蒙人的暴政为祸天下已久,我洪武天子一扫乾坤,刚刚才使得这天下初定,这时人心思定之下,哪有谁想再经受一次战乱?”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的言语过于大声了些,那些站在周遭原本正看着告示的学子们都纷纷朝我们这边围了过来,听起了我的解说。 “四川这一回是因为那位荒唐的王爷妄自征税,劳民害民,这才激起了民愤,那什么‘四天王’的匪首,不过是利用了百姓们眼前的一时之愤,才挑起了这一场祸乱。子亮兄,你再仔细看看那告示上写的,为了平息这一次的祸事,当今圣上已经下诏减免四川三年的税役,以作安民,想来那些百姓得知这个消息,跟随那些匪首造反的心思就会减弱,相反的,那些匪首若在这种情形之下仍然坚持造反,这么不得民心的举动又怎会得到百姓的支持?唉,朝廷以有道之师迎战无义之军,胜负分矣!” 我的这一番解说才刚说完,就立即得到在场大多数学子的点头赞同,一时之间纷纷都朝我投来的敬佩的神色。 “十七兄果然观察时世透彻,真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啊!”大概是因为听了我这番话儿,刘子亮放下了对父母的担心,因此欢喜溢于言表的对我赞了一句。 我连忙谦虚了推辞了一句,道:“子亮兄真是过誉了!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子亮兄不过是因为担心令尊令堂之故,才会看不清这件事儿,反而是我这旁观之人,却比子亮兄看得清楚一些了。” 正说时,突然人群之外有一人说道:“真是好一番高论啊,敢问这位公子高姓大名啊!”我愕然的朝着那说话之人望去,只见他乃是一名白发老者,一身儒者的打扮,年约六十上下,五官面貌显得清癯过人,那股nongnong的文人气息从他身上发出,一看就不是简单的人物。 “啊…”我还没有回话儿,李子如就有些吃惊的叫了一句:“杨院士好!”我没有来得及回过神,其他学子也看清了那老者的面容,都纷纷一躬身,招呼道:“杨院士好!”“杨院士?”我心中极快一转“莫非就是那应天书院的院士杨尚思?”想清楚这一点,我连忙踏前一步,恭敬对那杨尚思行了一礼道:“晚生朱十七,见过杨院士。” 正所谓“天地君亲师”这五样是值得读书人去诚心行礼跪拜的,杨尚思算起来也该是我日后的师长,因此不论我是什么身份,就算朝他跪下也是理所应该的,更何况是区区的行一个礼? “朱十七?朱十七…”杨尚思似是想不起我这个人,喃喃自语了两句之后,朝我问道:“朱公子你不是我们应天书院的学子吧?” 我点了点头,道:“晚生今日到这里来,就是为了报名入应天书院来听学的。” 杨尚思大概因为听了我先前的言论,对我的印象极好,他点了点头后问道:“朱公子,你可有功名在身?” 我早就从李子如那儿听说了,但凡要进应天书院的学子,必须是要有功名在身,至少也要是个过了童试的秀才,想来杨尚思这个时候这样问我,就是为了想知道我究竟有没有入应天书院的资格。 “不瞒杨院士,晚生是今年才在浙江考过了会试,幸得上天眷顾,中了头名解元。” 尽管我已经尽量装得谦虚的把自己的中了解元的事儿说出来,但是听到这件事儿后,包括杨尚思和一众学子在内的所有人,脸上都现出了惊讶和赞赏之色,同时他们又露出了些恍然,似乎对我先前能够说出那一番“高论”终于有了合理的解释。 “原来如此。”杨尚思微微一笑,说道:“既然是中了解元,胸中自然有过人的才学,朱公子你随我来,我带你去入个册,从今以后你就是我们应天书院的学生了。”说时,他把我从人群中拉出来,又挥了挥手让一众学子都统统散去了。 我随着杨尚思行入一个精致的别院之中,只见里面共分出十余间房间,每一间房间里面都有一名文人打扮的老者坐在里面,看见我进来的时候,都微微的抬头朝我看了一眼。我心中略一思索,立即就明白这些老者应该就是在应天书院讲学的老学究,而这个院子也一定就是他们休憩的地方。 我随着杨尚思走近院子正中那间最大的房间,等到杨尚思刚坐下来,立即就递上了干爹李孝儒为了写的举荐信。 杨尚思接过信看完之后,呵呵笑道:“既然你有李兄的举荐,那自然是最好的了,日后有什么难处,尽管来和我说就是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