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榨骨取髓 (第2/6页)
串,湘绸十匹,苏缎十匹…” “停、停、拣重要的说,其余的不必噜嗦,咱家以为,这些玩意儿送皇上也可以了。说真格的,那只白玉壶咱家还真有点舍不得呢!不过话又说回来,别人的帐可以不买,司礼监提督太监嘛,就不得不另眼相看啦!一来人家是宫内十二监之首,在皇上跟前说一句顶一句,二来咱们亲如兄弟,所以也只好忍痛割爱了。” 说完轻叹一声,又道:“段升,你列出的几件珍宝都是价值连城的稀罕物,咱家总得设法捞回几件才划算呀,你说说,咱家生日还有几天?” 段升道:“回公公,还有三个多月哩!” 程瑞彩眉头一拢:“太长了太长了,不如这样吧,常春园什么时候可以住进去?” 何仪道:“禀公公,还欠银两,所以收尾事项一时不能…” 程瑞彩眼一瞪:“谁说不能?限你一个月内完工,不许拖延,至于银两,咱家自有办法,听清楚了没有?” 何仪喏喏连声,不敢再说。 程瑞彩又道:“要尽快完工,完工后择个吉日,到那天张灯结彩,请闽省七品以上官儿,本城的富豪士绅到常春园一游,让他们开开眼界,也许他们拔几根毛送点礼品来。” 魏天星道:“届时属下写个名册,下书写请柬,照帖发柬。” 王德奎道:“礼品除了金银,要的是珍宝古玩,这个话不便在请柬上写明,由属下把口讯传开。” 何仪道:“好主意,这么精美的宅第,就要摆设珍奇古玩才配得上。” 这五人中,段升来自京师,林书荣因写得一手好字,代太监拟公文奏章。 魏天星、王德奎则充当谋士,并往来于闽省官员士绅府中宅第,做些见不得人事。 比如有人买官求官升官,有人求免灾,有人求惩办仇家等等。 第五人是何仪,他曾任福州知府,后因贪赃枉法,被前任布政使上奏朝廷革了职,只好闲居家中,靠任上搜刮来的钱财度日,昔日威风尽敛。 税监到位后他生方设法巴结,不惜托人情送重礼以求见程瑞彩一面,结果他如愿以偿。 见面时他竭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又献刮地皮敛财的许多高招,被程瑞彩赏识招纳进府主管银钱事宜,成了程太监理财集财的好帮手。 从此他身价百倍,过去轻视鄙薄他的官员士绅,不得不刮目相看。 之后不久,他又荐了与他一同被革职的通判林书荣进府为太监公公捉刀代笔。 平日里,他见程瑞彩渴谋养生之道与长生不老术,又荐了魏天星、王德奎进府。 二人曾中过举人,后入山修道,凡道家通晓之历算、占验、星相、医术、卜筮、堪舆、遁甲、神仙、房中术都有涉猎,至于深浅如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几年后,二人觉得做道士无味,贪恋红尘,便还俗娶妻安家。 原有祖上遗下的一点薄产,也早在入山修道前变卖殆尽。 为谋生计,经人引荐投到何仪知府门下当个谋士。 何被革职后,二人便替人打卦算命,骗点钱财度日,何仪把二人带进税监府,见头一面时,两人就大惊小怪“扑通”一下跪了下来,行三拜九叩的大礼,弄得程瑞彩一时摸不着头脑。 询问之下,二人诚惶诚恐,说太监公公有大富大贵之相,不敢明言,经再三询问,才说是帝王之相。 接着两人口若悬河,从天相说到星辰,从星辰说到地上,从地上又说到程瑞彩的骨格貌相,直把程瑞彩说得个心花怒放,当即招纳入府。 程瑞彩享尽世间富贵,但仍有三大憾事令他不安。 一则没有南面称帝,二则人生寿限太短,三则身为男人,却不能娶妻生子以尽人道。 魏天星、王德奎对此早有准备,进府不久就献出一帖恢复人道、娶妻生子的秘方,使程瑞彩大喜过望,将二人视为心腹。 这个秘方在偌大个税监府中,只有极少数人知晓,成为府中机密之机密。 待到后来败露,世人莫不悲愤填膺,发指眦裂。 此时,程瑞彩又问:“荔枝宴定于何日,已安排妥善了吗?” 段升道:“回公公,五日后开宴,一应诸事已着手准备。” “那好那好,你们就忙去吧,咱家要回后院歇息去了。” 程瑞彩说着站起来,伸开两膀让背后的内侍搀扶着,拖着臃肿的身躯走了。 余人各人也匆匆离去,各忙各的。 元代一位诗人写有一首小曲,曰:“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程瑞彩及心腹们,正是这般挖空心思盘剥士绅百姓的。 八闽大地,了无宁日。 连江县府城南大街的一幢大宅里,住着黄浩一家五口。 除了双亲,黄浩还有两个meimei,年龄都还不大。 黄家在县府称得上是首富,除了在黄家村有祖传良田百十亩外,主要靠经商做买卖发财。 黄浩之父黄良彦,知书识字,粗通拳脚,曾在押运货物途中遭盗匪抢劫,他那几手三脚猫功夫全然无用,对付市井无赖还可以,所以财货尽失,只逃得一条性命。 由此而产生送子学武的念头,今后以保产业。 在请来的护院武师引荐下,黄浩便到了罗浮山学艺。 艺成归来,对商事毫无兴趣,只仰慕那些行侠江湖、威震武林的侠客,于是离家出游以闯荡江湖。 黄良彦只此一子,自不会多加干涉,便将在福州府开设的商号交托给侄儿经营,自己则在连江管理几家店铺。 这天刚吃过中饭,管家气急败坏地从门外跑了进来,一迭声嚷道: “老爷,老爷,大事不好,出大事啦…” 黄老先生一惊:“什么事如此慌张?有话慢慢说,别大惊小怪的。” 管家喘了几口气,道:“黄家村守墓老儿差他儿子来报,有一伙人在黄家祖坟不远的地方挖矿,照他们那个挖法,不到一天就要挖到坟上。郑老儿前去与他们理论,那些人蛮不讲理,打伤了郑老儿…” 黄良彦脾性就是再好,也无法忍受这等荒唐事。 黄家祖坟葬地风水好,因此黄家一脉才得以兴旺发达。要是被这些蠢夫损坏了风水,黄家从此岂不倒了大霉? “备轿,见县太爷!”黄良彦登时跳了起来,匆忙进了内室换衣服。 黄浩从自己的房里出来时,正值老父换好衣装要出门,见他便把管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