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七天在劫难逃6000 (第2/3页)
” 凤夙敛了眸,轻轻一笑,置若罔闻道:“沙场无情,是生是死向来听天由命,若燕皇有先皇那样御驾亲征的气魄,纵使在沙场上不幸被楚军绞杀,相信燕箫也不会多说什么。事到如今,皇上又何必拘于过往之事不肯释怀?眼下吴军动作频繁,皇上身体又每况愈下,只怕随时都有灭国之祸。” “你看看这个。”楮墨从袖中忽然掏出一物交给凤夙。 那是一封书信,凤夙疑惑打开,竟是吴国赫连定亲笔书写的结盟书。 凤夙静默许久后,这才开口问道:“皇上有什么打算?” 楮墨眉目低敛平静无波,静静地说道:“你看到了,吴国有心和楚国结盟,如果朕舍弃燕国,改由结盟吴国,你觉得几个月之后,乱世天下还会有燕国的旗帜吗?”凤夙神情出现动容“若然如此,两虎相争,届时得利的只会是吴国,而不是楚国。” “此话何意?” 凤夙清清嗓子,镇定心神后,抬眸对楮墨说道:“白玉川之所以和吴国勾结,吴国定当许诺了白玉川什么,暂且让我猜一猜,倘若吴国效仿燕国之前亡凤,也许赫连定许诺白玉川丞相之职也说不定。白玉川位高权重,目前在燕国,手上共拥有宣、明、乌三州以及蕲州大部,原本就是燕国南方最强的势力。倘若燕国败亡之后,白玉川为了讨好赫连定,定然会把这些势力归还给赫连定,届时赫连定如虎添翼,而楚国得到的又是什么呢?只怕楚国还尚未休养生息,恢复元气,就被吴国围剿包抄,如此一来,国之将亡。” 楮墨看着凤夙,眼神中顿时透露出三分激赏来,但更多的却是冷冽之色,启唇道:“若是朕对白玉川晓以利用呢?他不是喜欢当丞相吗?朕可以许诺他更高的权位和财富,只要白玉川心在楚国,四洲大部总有一天会尽属楚国所有,这样岂不甚好?” 凤夙轻吟笑目,淡声说道:“皇上就不担心白玉川两面三刀吗?因为一个白玉川届时和吴国反目,皇上觉得值吗?” 楮墨冷笑:“如此说来,朕似乎只有和燕国结盟这条路可走了?” 凤夙听言,唇边吟着淡淡的笑意,宛如月夜点点晕开的月色“皇上若不愿和燕国结盟,大可袖手旁观,只要你不与吴国和白玉川联合,就是在无形中帮了天下。” “帮了天下?”楮墨冷笑:“你倒是聪慧,怎不说是帮了燕国呢?” 凤夙面无表情道:“乱世没有强国,到头来只有一个天下霸主,鹿死谁手,不到最后一步,尚未可知。” 楮墨低低的笑,隐含讥嘲:“七公主,你究竟是在帮谁说话呢?浅谈间,你似乎字里行间都在向着燕国,难不成现如今嫁给了燕国太子,锦衣华服,所以一时间忘记了国仇家恨?” 凤夙神态微妙“我自是在帮皇上。如今三国局势不宜打破,若然变成两国相争,最大的赢家将会是吴国,因它兵马最为强壮,粮草供应最为完善,将领最会行军打仗。若是皇上袖手旁观此事,不出几年时间定可成为两国霸主。” 楮墨微愣,皱眉道:“哪两国?” “燕国和楚国。” 楮墨追问:“吴国呢?” “三年,楚国足以灭了吴国。”凤夙语出惊人。 “无稽之谈。”楮墨虽在嗤笑,但却眼露寒光,若有所思的看着凤夙。 凤夙不以为意的笑了笑:“若没有高瞻远瞩的筹谋,我又怎敢胡言乱语?” 静默片刻,从楮墨嘴里蹦出一个字来:“说。” 凤夙看了他一眼,这才娓娓说道:“楚国轻农,皇上用两年时间广求人才,奖励农业,在管辖行军路途增设良田,以备日后足石强兵。若想得天下,必定要先行得民心。皇上可软硬兼施,设法收拢民心,招降义军扩充军备,选出精锐兵,编为“楚家军”,专行暗杀、先锋诸事。增强力量后,皇上可表面和吴国修好,届时寻机乘虚夺占滦州大部,收复失地,并在那里建立防卫屏障。如此用去两年时间,还有一年,皇上可分化瓦解吴国城防,并寻求逐一击破之策,通州擒获吴军大将王崇,建州诛杀吴国老将段宏,株洲囚禁富隆,如此楚国将拥有和吴国同等的兵力,可以抗衡一战。” 楮墨眼神咄咄逼人:“为何要擒获王崇,诛杀段宏,囚禁富隆?” 凤夙清冷的双眸迷离不定:“王崇旧部众多,德才兼备,深受兵将爱戴,若皇上擒获他之后,能善待于他,并对他委以重用,相信王崇定会感恩戴德。皇上不会不知,王崇有才,但却屡次遭到赫连定的忌惮和猜忌,怀疑王崇功高震主,一直极力遏制他的兵权,为的就是害怕有一天他谋反逼宫篡位。王崇虽有辅君大志,但却一直被困守在通州,是英雄,却无英雄用武之地,怀才不遇,难免郁闷惆怅。若皇上能说服王崇降服楚国,那楚国得到的不仅仅只是一个王崇,还有他的三万精骑。” “接着说。”窗外树枝狰狞,楮墨静静的看着那些倒映在窗柩上的枝条,投射在眼睛里,仿佛刻进了幽瞳深处。 凤夙声音浅而明亮,简单而又肃静“段宏非杀不可,此人是吴国老臣,同时又是吴国几代忠臣名将,忠心护主,绝非一般人可轻易撼动,此人在军中声明显赫,但却恃才傲物,眼高于顶,放眼天下很少有他能够瞧得上的人。皇上届时可在建州与他交锋多次,只当陪他玩玩,心计可下七分,要不然段宏老jianian巨猾定会看出其中蹊跷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