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1/3页)
第二章 职员先后下班。我的问题还未解决呢。 我为自己再冲了咖啡。决定留在办公室继续构思采访大计。 一阵细碎的声音传来。 打开办公室的门,往前铺走去。我店的玻璃门已关上,刻花铁闸亦已落下。门外挂了“休息”的牌子。 店外有人张望。 这情形是常有的,路人或来迟了的顾客喜欢在饰柜前伫足。我们展出不少好货品。 正待转身回去,那女客又在打门。她一手拉着铁闸,一手轻敲玻璃,向我点头。 我礼貌地指指挂着的“休息”的牌子。 她摇摇头,仍在敲门,眼神焦灼。 我开了门,隔着刻花铁闸,对她说:“我们休息了,明天九时请再来。” “先生,我想买表。”她说。 “职员下班了,明早请再来。” “明早,来不及了。”她的声音清脆,语气带着恳求:“我只有一小时的时间。” 是游客吗? “先生,请帮忙,过了七时,我什么都买不到了。” 她急得眼泪也快要掉下来似的。好吧,反正店子也是做生意,何妨与人方便。 我轻轻托起铁闸,她弯身进来。 “如果我也下班了,你一样买不到。”我说。 “那,我只有买钻石,对户的珠宝店尚未关门。”她走到饰柜前,俯身细看,穿着小圆领上衣的她,露出了一截雪白的粉颈。 我亮了店内的灯。 “都是名贵的古董表?”她问。 “可有心目中的货品?” 她摇摇头,坐在饰柜前的椅子,目光游走着饰柜内的一列列表。 她并无目标。 凭经验,我知道这位女客对古董表并无认识。很多顾客都一样,要买,是因为潮流,古董表的价值近年暴涨,有人以它作了身份象征。 也有人刻意买来保存。表的艺术、文化,他们不关心。 我轻咳一声:“要不要介绍?” 她点头,目光仍在饰柜内。 “自用的还是送人?” “送人。” 我走进饰柜后,开了锁,边问:“收礼的人,是男的还是女?” “女。” 她的头垂下,秀发拢了一只髻,灯光下,我看到粉颈上幼幼的汗毛,她如此全神贯注,收她礼物的人,必是她心目中的重要人物。 我取出了一个圆型女装表。 她看着,拿起,问:“这块是最好的?” 我看她的手,纤长、白皙,左右皆无饰物。 她拿着手表端详,那手挚、神情,完全是一个外行。 如果没猜错,她对首饰也毫无认识。 但见她抬头,一张素脸娇憨可爱,她眨动大眼,问:“贵的东西通常较好。” “当然。”那是真话。 “我不懂,先生,请帮助我。”妙目带着诚恳。从商多年,几乎一眼已能看出面前的客人是何身份、职业、出手,但对目下这位姑娘,竟然半点也看不出她的来路。 “先生,请给我挑一只好一点的。”一副信任的态度。 她不知道商场险诈,我告诉她拿着的一块是最名的贵的了,也是可以的,但,我却不忍心骗她。 长得好看的女孩通常都占点便宜。 “价钱贵一点无妨,只要货色好。” 我取出一只四十年代的日星月相表。她看看,仰头问:“怎么没有钻石?” “你要镶石的,也是可以。” “不,就这只好了,你介绍的,准没错。”她浅笑,把表放在腕上比试。 “好看极了。”我说。 她把表放下:“请替我包起来,包得精致一点,送人的。” “怎么不为自己选一只?”我取出印上敝商号的盒子,把表放好。 她甚至没有问价钱。 我包装好了手表,并在礼物纸上放一只小小的丝蝴蝶。她开心极了拨弄着。 好像一个看着好玩玩具的小孩。 “小姐,这只表,算便宜点,七万港元。” “原价是多少?” “接近八万块哩。”我说。虽然,我在三藩市的旧货摊中购入时,只花了八百美元。 “你还是收足价钱的好,营生不易呀。”说着她打开随身的大手袋。我微感讶异,竟有这样的客人。但,便我更诧异的,是她付款的方法,她不是掏出信用卡,也不是银行支票,而是现金,一大堆钞票,用一条白底碎花的丝巾裹着,她把丝巾解开,抽出了其中一捆,自行数着。 看那堆钞票,少说也有十多万,我背心一寒,希望不是打劫得来的。 她笑盈盈的,把一叠钱推到我面前:“八万块,先生,请点一点。” 我细数一遍,都是千元钞票,以鉴证灯逐张照看后,我点头:“谢谢光临。” 她愉快的把余钱再度里好,连同古董表放回手袋中。举头一望店子的壁钟,叫起来:“噢,时间快到了。”匆忙把手袋挂在肩上,走到店门前。 我快步以匙开门,她低声:“谢谢。” 看着她离去,我忍不住:“小姐,小心。” 她回报一个感谢的笑容。 “要不要代招街车?”我担心她一身财物,还是一个单身女子呢。但话出后,又觉得过份热情,说不定她以为我另有居心,毕竟她只是一个顾客。 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欣赏陌生人的善意的。是以,她没有答腔后,我也不再多说,回身把店门锁上。 她的背景远去。 有千百种顾客,这样的一位还是首次遇到。 也许我该问问她,怎么会选中这家店子,要买“贵”的手表,敝店对户便是珠宝表行。如果她再来的话,一定要问她。可是,她会再来吗? 多么奇怪的一个女子。 返回办公室,白冰的资料端端放在桌上,一再提醒我的任务。我把资料本子合上,决定明天开始工作。 这一夜,八点羊回到父母的家,两老很高兴,尤其是母亲,位着我和翠薇大姐说个不停。都是她年轻时,与大姐母亲的事,琐碎、温馨。 “真正的友情历久弥新。”饭后,父亲与我在露台聊天,对我说:“母亲很久没如此开心了。” “我希望翠薇大姐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