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择/张平_2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9 (第1/3页)

    29

    二十九

    大厂死了,而眼前的这些小厂一个个却活得张牙舞爪、朝气鲜活,以至于虎视眈眈、蛇欲吞象!

    就仅仅只因为一个姓公,一个姓私?

    或者,就因为一个包袱太沉,负担太重,摊子太大,管得太死,权力太少,转产太慢,观念太落后,思想太僵化,技改能力太差,市场意识太薄弱…而另一个则包袱轻,摊子小,没责任,没人管,什么条条框框都没有,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只要能赚了钱便可以运用一切手段…所以才有了这么两个迥然不同的结果和局面?

    既然包袱太沉,何以又会生出这么多更大更沉的“寄生物”来?负担太重,那么眼前这些所谓的分厂又是谁在负担着?摊子太大,怎么在这摊子之外又能多出这么多新摊子?管得太死,又怎么会乱成这样?权力太小,如何会干出这么多胆大包天的事端来?转产太慢,那么眼前这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分厂又怎么干得这么欢势?观念太落后,思想太僵化,市场意识太薄弱,那么仍然还是这些人,为什么在那儿干就死气沉沉,一到了这儿立刻就鹰扬虎视?技改能力太差,但眼前的这些“黑厂”的技术水平只怕还远远不及老厂的一半,为何却一个要死,一个能活?

    能这么说吗?能说得通吗!

    而如果仅仅是因为一个姓公,一个姓私,那么也一样有无数个姓公的企业,一样有无数个同中纺相类似的国有企业,不一个个都活得壮壮实实、傲然挺立,以至于所向披靡、无敌于天下?同样也有无数个正儿八经、货真价实的私营企业、个体企业,即便是费尽心力,疲于奔命,不也是一个个仍在苟延残喘,气息奄奄?而偏是眼前这些个围着国有企业的不公不私的“寄生物”们,倒一个个活得有滋有味、靡颜腻理?

    对这一切你又能做何解释?

    你解释得了吗?

    为什么?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

    李高成一边瞅着公司四周这一个个暗黝黝、黑沉沉的像一只只大臭虫一样的分厂,一边困惑不解、满腔愤怒地思考着。

    他突然想到了刚才夏玉莲儿媳妇说的那些话:

    “…停工停产的都是公家的集体的,人家私人承包的厂子还能停了?要是人家的停了,公家的不就开了工了?”“…说是承包,不就是把公家的东西变个花样换成自家的?如今的事,还不就是公家的人在糟蹋公家?”

    这个看上去没念过什么书,没有什么文化水平的工人妻子,说的这些话,却是这样的深刻、沉重,这样的耐人寻味而又发人深省!

    紧接着他又想起了那个钉鞋的胡辉中给他说的那句话:

    “…李市长,这些年你只在上面,下面的这些事你大概什么也不了解了…如今的人,都只认钱,还认什么技术…就像一个大筛子,哪儿也漏,你捂得住么?”

    确实不了解了,因为你根本了解不到,也根本下不来了。几乎就是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自己却整个被蒙在鼓里了。

    他们瞒着自己究竟还干了些什么?

    即便你一辈子都两袖清风、清贫如洗,但你的政绩如果全都是这样的话,那你同样跟那些大贪官污吏、大腐败分子毫无二致,没什么两样!

    “昌隆服装纺织厂”几个遒劲的大字,竟然还是一个部级领导的题词!

    想想也并没什么奇怪的地方,成立一个新厂,找一个领导写一个厂名,这很平常,更算不上什么违法乱纪。如今的这种事情多了,早已没人把它当一回事了。但反过来你再仔细一想,可并没那么简单。一个这么大的领导给一个厂题了词,几乎就等于是给了这个厂贴了一张护身符。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上边的领导早就支持我们这个厂了!想怀疑我们吗?那不就是怀疑上面的领导!想查我们吗?那不就等于要查上面的领导!

    只要一看到这张门牌,你就得掂掂它的分量,同时你也就感到了它的威势和背景。

    它会让你感到很神秘,而神秘就是一种权威、一种象征、一种深不可测的玄机和力量。

    这也许正是它的主人们所想表现出来的东西。

    两个相当威严的门卫直挺挺地站在大门口。

    幸亏带着工作证,没想到门卫只粗粗地看了一眼,连拿也没拿就挥挥手放行了。

    原来只是个样子。

    也许它要的就是这么一个样子。

    驴粪蛋外面光,走到里面,立刻就发现它里面其实要多差有多差,要多脏有多脏!

    但看得出它相当的繁忙。厂院里、敞棚下,人来人往,车来车去,沸沸扬扬地吵成一片。尤其是库房里的棉花堆积如山,而且仍有满载棉花的车辆不断地驶进来。其实一个纺织厂是好是赖,有效益没效益,只须看看他库房里棉花的多与少就会清清楚楚。

    说是一个服装纺织厂,其实服装只是其中极少的一部分,或者根本就只是一块招牌,目的无非是让人感到,无论是产品,还是性质,它都确实是不同于中阳纺织集团公司的一个分厂。

    但懂行的人只要一进来立刻就会明明白白,这个所谓的服装纺织厂,其实仍然是一个纯粹的、同它的主厂中纺公司的产品性质几乎没有任何区别的一个棉花纺织厂。

    让李高成感到震惊的是,在这个纺织厂里,原则上必不可少的分级车间、加湿车间、清花车间、棉花疏松车间,竟然全都放在一个车间里就全部完成了!

    而且并条车间、粗纱车间、细纱车间、络筒车间也竟是在同一个车间里就完成了。其余的经纬车间、浆纱车间、织布车间。以及整理车间也同样在一个车间里就全部完成了。

    对一个稍有纺织常识的人来说,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因为这样做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而且肯定会使一些所谓的工序形同虚设,根本不可能兑现。而若要不使产品质量受到影响,同时又要让那一道道的工序全都兑现,那就只剩了一个办法:最大限度地损害工人的工作条件和个人权益,也就是说,完全无视工人的存在或者根本不考虑工人的身体!再进一步说,要换来这一切,就必须牺牲掉人!

    当李高成好不容易找到夏玉莲所在的这个车间,当他掀开那个沉重而又极为肮脏,几乎已经看不出什么颜色的车间大门的布帘子时,一股浓烈的、刺鼻的、凡欲让人窒息的气味呛得他根本就走不到里面去。

    其实他也无法再迈出一步,因为他根本就看不见眼前的任何东西!

    半空中几团朦朦胧胧浑浑噩噩的东西,大概就是车间里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