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5 (第2/4页)
如果杨诚确实是这么想的,也确实是在这么做,那么现在会场上的这种局面,主要的责任也就只能是在你自己身上了。 杨诚已经明明白白地向常委们表示了自己的态度,作为一个市委书记,他不首先表明自己的任何态度,这其实已经是一个明显的态度了。而你的沉默,给人的感觉,则似乎恰恰相反,就好像你是在闹情绪,闹意见,闹矛盾,本来应该是你分管的事情,事实上也是任何人都不想介入的事情,而你却一言不发,这究竟是想表示什么?无非是想让人们知道,因为我在这件事情上同书记有分歧,所以我只能保持沉默。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会场上的这种气氛,看来就只能由你自己来扭转了。你必须首先亮明你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必须声明一点,那就是明明白白地告给所有的常委们,中纺的问题已经不能再拖了。确实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再不下决心彻底解决就会铸成无可挽回的大错。这已经不仅仅是某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市委市政府所有领导都必须关注的问题。如果真要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和极坏的后果,所有在座的人都有无法脱卸的责任。 形式确实严峻,问题确实重大,态度必须坚决,行动必须果断。这就是你应该表明的观点,如不这样,这个会就很难再开下去了,结果则只能是使中纺的问题再这么毫无意义地拖下去。 就算杨诚在这个问题上有他不可告人的想法,那也只能这样去做。你现在只能把他当做一个确实非常好的大好人,其实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眼前的燃眉之急。 也就是在这个当儿,杨诚被一个电话叫了出去。 李高成不禁产生了一种异样的感觉,凭直觉他感到这个电话一定不会是个一般的电话。能从电话上把一个市委书记从市委常委会上叫出去的人,绝不会是个一般人物。 除非是发生了什么大的意外,像家里突然出了什么事情,老婆孩子遇到什么不测…但这些事情的可能性都极小极小。 最大的可能就是被什么领导给叫出去了。 当然很可能是别的什么事情。 但如果不是什么别的事情呢? 而且那会是谁? 他默默地猜测着。 他发现在场的常委们都似乎在默默地猜测着。 足有10分钟的时间,杨诚才回到了会议室。 杨诚的脸上仍然看不出任何表情,也没有朝任何人看一眼,等一直走到他的桌位跟前时,才扭过头来悄悄地对李高成说了一句: “电话,在会议室旁边的办公室里。” “…谁的?”李高成怔了一怔。 “出去就知道了。”杨诚并不看他。 会议室的门外,杨诚的秘书小李在等着他,把他引到打来电话的那间办公室里,然后掩住门轻轻地走了。 “喂,谁呀?”李高成有些小心翼翼地问道: “老李么,我是严阵。” “哦!严书记呀,我是李高成。” 省委常务副书记严阵的电话! 怪不得能这么放纵无忌,在一个市委常委会上,敢一个电话把市委书记和市长都叫了出来。 “正在开会是吧。”严阵分明是明知故问。 “是常委会,严书记。”李高成一边回答,一边猜测着严阵电话的来意“有急事呀?” “这两天压力很大,是吧?”严阵的语气里透着一种实实在在的关心和眷注。 “…压力?”李高成对严阵的话好像一时还反应不过来“严书记,你指的是…” “别再给我装不在乎了,你们今天的常委会是什么内容,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呀,啥时候也这样,天大的事总也是一个人闷在肚子里。”严阵分明是以长者的口气在同他说话,其实他比李高成还小一岁。 不过平日里李高成对严书记的这种口吻早已习惯了,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李高成几乎可以说是严阵一手提拔起来的。李高成在中阳纺织厂当厂长时,严阵则是当时的市长。当时如果没有市长严阵的支持和举荐,李高成的副市长是根本没有可能的。李高成当了副市长不久,严阵便被任命为省委组织部部长并成为省委常委。于是有人就说,李高成命大福大,有了严阵作后台,真是福星高照、如登春台,仕途顺畅、一路绿灯。而且凡是跟着李高成的人也一样大沾其光,正是靠着大树好乘凉,凡是李高成看好的人,或者凡是李高成认为可以提拔可以重用的人,基本上可以说是丁一卯二、十拿九稳。所以在李高成当副市长,在严阵当省委组织部长期间,由于李高成的举荐,实实在在地任用了一大批干部,至于李高成手下的人就更不用说了,比如像现在中阳纺织集团公司的绝大部分主要领导,都是在这期间选拔起用的。再后来,便是李高成的被举荐为市长,一般的人认为,这也一样主要是由于省委组织部长严阵的作用,假如没有严阵的支持和信赖,一个由基层顶上来的企业干部,是不可能当上副市长,尤其是根本不可能当上一个省会市的市长的。 所以所有对李高成有所了解的人都是这么一致地认为,李高成如果没有严阵在背后撑腰,第一不可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