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1/3页)
第二章 郑似钢翻越第二个山头时,已累得喘不过气。 她的伤势经过一个月的调养,只剩下一些难看的疤痕和淤青,其他则恢复如往常的样子。 她后悔没有听从长官的话,她应该开部登山的吉普车上来,而不是把两条腿累得举不起来。虽然她自认体力、脚劲非一般人能比,不过她到底是人、不是鬼,是人,就得一步一步往上爬,是鬼,可以直接翻越两个山头。 坐在乱石间翻看地图,她想,如果没有走错路,或者山林间生出另两座山,她应该到了。 周一庆称之的大神探,住在山林深处的某一角。 这位被数位老刑事组员竖起拇指称奇的大神探,事实上,是个科学家。郑似钢不由得想起他的资料。 大神探的名字如他的人一样奇怪,叫陆皓奇。 陆皓奇是个中美混血儿,不过从照片看来,他像中国的母亲比较多。 在陆皓奇少年时,曾以一篇“脑细胞思考电放量”轰动科学界,他所持脑部可以充电的理论,乃将自生物体内蕴藏的生命动能,灌注于无生命的有机物体,所形成的脑细胞再生,可以使石头跳舞、骷髅说话,甚至死人都有起死回生的希望。 这种少年恐怖言论立刻引起科学界的反弹,认为他有意破坏大自然运行的道理,于是将他驱逐科学之外,并称他为“疯子皓奇” 疯子皓奇继续他的研究,可惜无人支持他的论调,由于实验耗资颇大,他只好自掏腰包兼做生意,而他最大的客户,竟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警察单位。 所谓:心病需要心药医,大体会犯案的人多为精神异变者,而疯子犯案的心理过程,只有疯子最了解,所以皓奇先生从一个落魄的科学家变成闻名世界的超级大神探。 根据他“犯罪脑细胞思考程序”原理,不但使多位道行高深的罪犯伏首称臣,更令警界人士啧啧称奇。疯子皓奇总有一百个怪想法,而一百个怪中偏有一怪说中犯罪者的作案手法,迫使各式神奇难解的怪案在他“犯罪脑细胞思考程序”下,皆能迎刃而解。 郑似钢边看资料边摇头,她最不苟同以理论征服罪犯的手法,认为那不过是拿小聪明骗人的把戏,真正的罪犯心理过程,但凭办案的经验才能逐一击破罪犯的掩饰工夫。 当看到资料上列举陆皓奇曾破过的案件,郑似钢不得不暗自心服。 其中有一件离奇的分尸案件,涉嫌者有六人,总警方多次调查,皆不能肯定哪一人所为,最后只好请来陆皓奇。 而陆皓奇居然用与罪犯者的五句对谈,侦破悬压已久的案件。 以下是陆皓奇大神探与罪犯的对答。 陆皓奇:那具尸体身体焦黑、面目全非的破烂物,是人吧? 凶手:是人。 陆皓奇:据目击者供称,出事的前一晚,你们碰遏面。是你找他,还是他找你? 凶手:是他找我。 陆皓奇:你杀了他。 凶手:我没有! 陆皓奇:有人看见你杀了他。 凶手:我没有杀。 陆皓奇:你确定没有杀人?肯定回答我是或不是! 凶手:是的。 陆皓奇用相同的话问了六名嫌犯,既而肯定凶手是以上做回答的人。 他所持的理论令许多人匪夷所思,却真实的抓到了凶手。 他解释,真正的凶手,在每句回答的话里,比其他五人多了一个字,因此陆皓奇把这个字汇集成一句话:“人──是──我──杀──的”因而证实凶嫌是谁。 以五位嫌犯与真正嫌犯的回答作一比较: 陆皓奇:那具尸体身体焦黑、面目全非的破烂物,是人吧? 五名嫌犯、“凶手”:是“人” 陆皓奇:据目击者供称,出事的前一晚,你们碰过面。是你找他,还是他找你? 五名嫌犯、“凶手”:“是”他找我。 陆皓寺:你杀了他。 五名嫌犯、“凶手”:“我”没有! 陆皓奇:有人看见你杀了他。 五名嫌犯、“凶手”:我没有“杀” 陆皓奇:你确定没有杀人?肯定回答我是或不是! 五名嫌犯、“凶手”:是“的” 当他问第一个问题“是人吧?”时,有五人不约而同只回答一个“是”凶手却回答“是人”比其他五人多出一个“人”事实上对陆皓有的问题,嫌犯只要回答一个“是”就行了。 第二个问题,五人直觉回答“他我我”只有凶手多加个“是”:与第一个问答一样,对方只要倾他的意,回答“他找我”就行了。 第三问答亦同,凶手的回答用了“我”字。 第四问答则多用了“杀”字。 第五问答更妙,当陆皓奇说明对方只需要回答“是”或“不是”时,他还是多用了“的” 将五个多出的字组合起来,正说明凶手杀了人的实情。 这种结论好像是儿童的恶作剧… 资料看到这里,郑似钢不禁血脉高张,若单凭陆皓奇此种不合逻辑、没有科学的推论,就可断定凶手是谁,那冤狱者早已挤破牢门了! 当郑似钢再往下看,便不再有怨言。 陆皓奇最后的结论,才是真正破案的关键所在… 陆皓奇选择此五种简短的问法,就是把自己当成一部简单的测谎机,不论实话或谎话、凶手或受冤枉者,他们只有一种回答的方式。 可是凶手的回答却比别人多一个字,这个字在肯定的回答里,是多余的赘语、不需要的字,凶手为什么会多说一个字呢? 因为,他有罪犯否认的转折过程。 他回答话的过程,比其他人多转了个弯,而这个弯、这个多出的字,正是他罪犯的心理过程。 他说谎。 他在多出的字里说谎。 以胆小的人为例,他说谎时声音往往会发抖,所以谎话的频率,会比说实话的声音要长一点。 所以,没有杀人的嫌犯,大可不用心思就肯定他所做的事;而说谎者,因为他用心揣测了一点他的问题,所以回答的字比其他人长,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