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节风兮雅兮我心何堪 (第2/3页)
实的震慑着每一个或明或暗的对手。他没有寻常国君惜权如命的弱点,敢于将最大权力交给他所信任的重臣,他不关注细致具体的政务,只在关键时刻扭转危局。秦公天生就是一个罕见的明君,卫鞅天生就是一个罕见的强臣,如今这俩人紧紧携手结为一体,甘龙难道注定要无声无息的老死不成? “父亲,杜挚前来探病。我说父亲身体不适,他坚执求见。”儿子甘成轻声禀报。 “让他进来吧。否则,那头犟驴会坐三天三夜的。” 杜挚黑着脸走了进来,深深一躬“老太师,杜挚想辞官还雍城老家,敢请赐教。” 甘龙丝毫没有惊讶,叹息一声“可惜呀,秦国从此永远没有杜挚这个人了。” “隐居故乡,强如在栎阳窝囊下去。” “蠢也,蠢也,一叶障目啊。” “老太师,此话怎讲?” 甘龙苍老嘶哑的声音一字一板“秦国正在连根折腾,举国无净土,岂有隐居之地?庶人之身还乡,即刻编入连坐保甲,躬耕参战,躲无可躲,藏无可藏。新法不二出,拒绝农战者皆为疲民,一个村正就能将你置于死地。你杜挚身为贵胄,纵然忍得与贱民为伍,能保定自己不犯法或不受别人连坐?届时,却来何人救你?” 杜挚一头冷汗“哪,逃亡山东如何?” “逃?老秦人出逃,株连九族,你能举族逃走么?” 杜挚沉默有顷,忿忿道:“难道让卫鞅闷死不成?” 甘龙一阵沉默,最后长长的吁了一口气,倚身书案招手“你呀,过来。” 待得杜挚靠近,甘龙悠悠道:“秦国大势,已难扭转,嬴鞅一体,其志难夺。我等惟有静观其变了。也许,上天会给我等一个机会。记住了,只要不违法,此人就不会动我们!他是强法明理,唯法是从的那种人。飓风摧木,伏草惟存。慎之慎之啊。” “老太师是说,利用此人弱点,长期蛰居偃伏?” 老甘龙闭着眼睛点点头。 “这,有把握么?” 老甘龙冷冷一笑,轻蔑的拉长声调“回去好生想想吧,那个越王勾践是如何做的?…但有命在,焉有不变的世事?” 焕然一新的大良造府矗立在国府西侧,一片喜庆气象。 门前小街被辟成了一方车马场,拴马的石柱均系着红布,停车场则是罕见的清一色大青砖铺成。门前右侧树立着一方高大的蓝田玉碑,四个大字赫然在目——权兼将相!左侧同样的玉碑大书——功盖管吴!正中牌坊是四个青铜大字——大良造府。牌坊与后面的大门都结上了硕大的红色布花。进得大门,迎面的白玉影壁上凸现着黑玉雕成的法兽獬猘,影壁背面,一个黑玉镶嵌的斗大的“灋”字。庭院内的政事厅刷得焕然一新,门额大字换成了“大良造政堂”原先作为卫鞅起居的小跨院,已经扩大成一个几乎与正院同样大小的园林庭院,小池山石青松石亭,显得幽静宽敞。北面正房门额大书“书剑立身”两侧廊柱的顶端各有一个铜字“祥”“瑞”柱身用绣着金色凤凰的红绫包裹。自从周文王时期有“凤鸣岐山”的故事流传,秦人便象周人一样,将凤凰作为吉祥的神鸟,作为对女子幸福的最高祝愿。正厅的东侧的起居室,现下是华贵喜庆的洞房,门额镶嵌着“风雅颂”三个铜字。卫鞅的书房还是在正厅西侧,除了门面刷新,惟独这里没有任何变化。 对大良造府的修葺改造,是秦孝公委派黑伯监督的。他给黑伯说了八个字“彰显权力,浸渍祥瑞”他知道,卫鞅从来不重视表面文章,更不会去将自己的府邸弄得冠冕堂皇。但这是需要,国人民众认这些,世族元老也认这些,他就是要使卫鞅的大良造府邸声威赫赫,震慑那些潜藏的野心与阴谋。除了庭院稍有扩大外,这座府邸没有任何名贵奢侈的排场,它的赫赫威势主要在于昭彰权力与尊贵的那些碑和字。然则,恰恰这些东西是寻常大臣所无法擅自铭刻的,那是国君赋予大臣的权力象征和地位框定。有了诸如“权兼将相,功盖管吴”这样的铭刻定论,国人能不肃然起敬?朝臣同僚能不刮目相看? 除此之外,秦孝公更大的动作,是赐给大良造卫鞅六尺车盖的青铜轺车一辆、铁甲骑士二百作为出巡护卫仪仗,连同原来的穆公镇秦剑,这一切都强烈的向朝野昭告:卫鞅的权力是不可动摇的,秦国的变法是不会动摇的!但是,秦孝公没有料到,这些声威赫赫的权力象征,在他死后,却变成了世族大臣与儒家士子攻击卫鞅的口实。 盛大的婚典,终于在冬天到来之前举行了。 那一天,栎阳国人与六国商人几乎是万人空巷,涌上街头目睹秦国罕见的公室权臣之间的大婚。世族大臣更是由于国君亲临而人人亲赴。当公主莹玉的结红轺车和随行送亲的国君大臣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