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影残剑_第一章庚岭遇花影残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庚岭遇花影残剑 (第3/8页)

文华道:“多谢姑娘,真不好意思。”

    “不用谢。”

    翠儿放下木盘,扶着杨文华坐起,然后又把木盘放到他膝上,说道:“杨相公,还是让我喂你吧!”

    “不用了。”

    杨文华含笑道:“在下已经好多了。”

    他从盘中取过碗筷,就吃了起来,一会儿工夫,就把一碗稀饭吃完。

    翠儿道:“杨相公,小婢给你再添一碗。”

    伸手接过碗,又给他装了一碗。

    杨文华道:“谢谢你。”

    “杨相公又和我客气了。”

    翠儿温婉一笑,说道:“以后杨相公需要什么,只管说好了,不用客气。”

    杨文华道:“在下真给姑娘添了不少麻烦。”

    翠儿乘机道:“杨相公身佩宝剑,一定是武林中人,不知是哪一门派的高人门下?”

    杨文华淡淡一笑道:“在下只能说是初入江湖,根本没有门派,只是小时候胡乱跟先父练过几年功。”

    翠儿自然不肯放松,又道:“这么说,杨相公是家学渊源,你尊翁一定是很有名的名家了?”

    杨文华心中暗道:“瞧不出翠儿姑娘年纪不大,说话倒是挺斯文的,由此可见她主人一定是位隐世高人无疑。”

    一面说道:“姑娘好说,先父在世之日,生性好客,和武林中人颇多交往,小有名声而已!”

    翠儿道:“小婢平日也听我家主人说些江湖掌故,和当今武林人物,杨相公尊翁的大名,可以见告么?”

    杨文华看她追根问底,心中不禁起了一丝警惕,暗道:“她是在盘问我的来历了!”

    闻言含笑道:“先父名讳,上连下生,姑娘只怕没有听人说过吧?”

    杨连生,在大江南北,名气却不算小,人称孟尝剑,江湖上可说无人不知。

    翠儿果然没听人说过,她被他说得脸上微微一红,说道:“小婢只是随便问问罢了。”

    杨文华却神色一黯,接着道:“不瞒姑娘说,先父三个月前,就是死在五支花枝之下的。”

    “啊!”翠儿不觉惊声说道:“这么说,杨相公正在查究尊翁的死因了?他又对你下了杀手,这会是什么人呢?”

    杨文华道:“直到目前为止,在下还一点眉目都没有。”

    翠儿道:“那么杨相公到梅关来,是…”

    她望着他,没说下去。

    杨文华道:“在下是到罗浮山去的。”

    他早已把一碗粥吃完。

    翠儿伸手道:“杨相公,小婢给你再装一碗。”

    杨文华道:“谢谢你,不用了。”

    “翠儿道:“可要小婢扶你躺下去?”

    杨文华道:“在下想坐一会儿,姑娘不用伺候,你一直站着,在下实在过意不去。”

    翠儿低头一笑道:“小婢这就告退。”

    她双手端过木盘,走出房去。

    经过四天休养,第五天早晨,杨文华已能自己下床,他急于赶去罗浮,下床之后,结束停当,伸手从半桌上取过长剑,刚佩到身上。

    门帘掀去,翠儿正好端着洗脸水走入,看到杨文华身边佩上了剑,不觉奇道:“杨相公,你怎么不再多躺一会儿呢?”

    杨文华拱拱手道:“在下蒙贵主人相救,活命之恩,不敢言谢,遗憾的是贵主人缘悭一面,这四日,又蒙姑娘悉心照顾,在下伤势已大致复原,所以要向姑娘告辞了。”

    “杨相公要走了?”

    翠儿意外的一楞,放下洗脸水,说道:“你伤势初愈,至少也要再休养一日,等完全康复了再走,也不迟呀!”

    “麻烦姑娘,在下实在于心不安。”

    杨文华道:“何况在下已经完全好了。”

    翠儿道:“杨相公请先洗脸,小婢去端早餐来。”

    说完,就退了出去。

    不多一回,果然端着一锅热腾腾的稀饭和几碟小菜送来,放到桌上,说道:“杨相公请用稀饭了。”

    杨文华也不客气,匆匆吃毕,起身道:“翠儿姑娘,在下要走了,贵人主回来之时,务请替我多多致意,杨某有生之年,绝不会忘记贵主人活命大恩,和姑娘照顾之德。”

    翠儿脸上一红,说道:“我家主人回来,我一定会说的;只是杨相公重伤初愈,一路上多多保重。”

    杨文华道:“多谢姑娘,在下告辞。”

    说完,朝翠儿拱拱手,就举步跨出房门。

    翠儿跟在他身后,一直送到柴门,才站停下来,说道:“杨相公好走,小婢不送了。”

    杨文华踏上大路,满眼阳光,照得背上有些暖烘烘的,但觉自己精力充沛,似乎比未负伤前,还要舒畅,于是就放开脚程,朝前奔行,心中却只是思索着翠儿的主人,不知是怎样一个人?他给自己服的药,竟有如此的灵异,不但在短短四天之中,治好自己四处致命要害的重伤,而且精力比未负伤前还要旺盛,只是他何以不愿和自己见面呢?据翠儿的口气听来,他似乎是一位遁世的隐士,也似乎是一位武林前辈高人!

    他替自己疗伤,那是见死不能不救,他不愿见自己,那是施恩不望报了。

    中午时分,赶一处市集,一条不过半里光景的小街,只有一面馆子,杨文华掀着布帘走入,乡间的小面馆,地方当然不会大,摆着四五张桌子,客人不算多,收拾得还算干净。

    他拣了一张靠壁的座位,叫了酒菜,正待举筷,忽然发觉左首一张桌上,坐着一个身穿青布长袍的老者,正在打量着自己!

    食客们互相看上一眼,也是常有的事,但杨文华发现那老者目中似乎闪过一丝异彩,虽然只是一闪,瞬即若无其事的转过头去。

    杨文华看老者貌相平庸,脸色微现焦黄,并无什么特异之处,也没去注意,自顾自的低头吃喝着,吃完了,就结帐出门,只见那老者又有意无意的朝自己瞧来,杨文华跨出店门之时,看到老者也起身结帐。

    长途跋涉,是一件辛苦的事,但从梅关被人袭击负伤,牲口也不见了,要想再买一头牲口,小镇集上,也无处买得到,好在已到了广东,离罗浮也已不算太远,凭自己的脚程,再有几天就可以赶到了。

    心中想着,脚下也就加紧赶路,哪知这一阵奔行,到了日薄西山,才发现自己错过了宿头。

    这一带竟然全是起伏山岗,草枯林瘠,四无人烟,不禁暗暗攒了下眉,暗道:“此时不过黄昏时候,自己既然错过宿头,不如再赶一段路看看,前面是否会有人家?”

    这样又赶了十几里路,天色已渐渐昏暗下去,总算在山路间遇上了一叫司没有门的破小庙,一共只有一进大殿,小天井中长满了枯草。

    他踏着枯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