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欧洲开战 (第2/3页)
王收到议院给他的信件读到铁血这两个字眼会觉得恐慌读到战争这两个字眼会感到担忧。几天过去了威廉没有写信也没有电报给他但他仍能猜到君主心里是怎么想的。他想像过几天威廉从巴登回来耳朵里装满了怎样的一些警告与责备。没有君主的同意是不可能达到他的目的的。虽然6军参谋部已经以换防为名开始调动部队。所以当薛福成再次去找他的时候他告诉薛福成他准备秘密出行准备用手段来对付君主。薛福成知道此时任何人都不可能阻拦他除非把他干掉。 俾斯麦出行事前既没有告诉君主也没有告诉内阁他打算赶在威廉一世回来之前到半路上去见他。 在去的路上他意外的遇见一个自由党议员温鲁(反对派议员)他们坐在一节车厢里二人谨慎的谈了些关于时局的话题。等车一到朱特博俾斯麦马上下车说是要去探望一个亲戚。 下车以后他坐在一所未盖好的车站里冻得抖。四周有许多工人和不相干的人。当他向一位列车员询问君主坐哪一趟车的时候那位列车员很粗暴的回答了他的话。 当别人不知道他的身份时他就与凡夫俗子并没有什么不同。此时此刻那个人人都知道的主张铁血政策的人那个全世界都在谈论的人也是全世界都在指责的人正坐在残破的火车站里等候着君主的到来。 普鲁士君主乘坐一辆很普通的列车来了。俾斯麦找到他的时候他正一个人坐在一间灯光很暗的单间里看起来很沉闷的样子。当俾斯麦请君主允许他解说政局的时候君主拦住他说道:“我很清楚这件事情的最终结局是什么样。在奥本巴拉兹就在我的窗子底下他们会来杀你的头再过一段时间他们就会来杀我的头。” 俾斯麦似乎看到君主的背后有王后奥古斯塔的影子在闪烁。他回答说:“陛下那么再后来呢?” “再后来吗我们都死了!” “是呀到了那个时候我们都会死了!我们迟早是要死的还有比这样死更体面的吗?我应该为我的君主我的领袖奋战而死。君主愿意以您的血来祭奠上帝所赐给您的权利吗?为了上帝的恩泽拿自己的身体与牺牲生命作赌注无论是死在绞架上或死在战场上这之间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君主切勿想到路易十六他在活的时候和死的时候都是一个懦夫在历史上也并非是一个出色的人物。陛下还不如想想查理一世他为自己的权利而战战败后不动声色的走向绞架带着一种王者之气从容就死他在历史上永远不失为一个高贵的人物。陛下已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奋斗。您是不能投降的哪怕是拿自己的生命冒险您都必须抗争到底。”… 虽然威廉一世已经66岁了但他继位还不到4年而且他原是一个军人浑身是胆他最能真实的领略俾斯麦的胆识。所以俾斯麦越是这样说君主的精神就越振作也越觉得自己是一个军人决心要为自己的王位和国家而奋斗。威廉是一个普鲁士军官的模范军人的荣誉感使他不会畏惧死亡会去拼命打仗会听从一切命令。但是当他认为这是为自己的虚荣而斗争时他便会害怕接受德意志领导者的荣誉。更准确地说他畏惧那些在他之上的人们或是害怕世界对他的指责对战败的结果无法承受。这时他就会变得很懦弱。当他还在巴登的时候接受王后的劝告时候他已失去自信现在在俾斯麦的鼓动下不过几分钟之内他的自信又恢复了。事情的前后变化犹如一出戏剧那样令人惊异。俾斯麦坐在威廉对面觉得良心上有点过意不去。坐在他对面的人是他誓效忠的君主可是刚才自己却在cao纵他的感情。 车到柏林前来迎接威廉的大臣惊诧的觉俾斯麦与君主同行再看君主的兴致极高浑身充满了劲。了解君主的大臣心里明白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 两天后1月6日。威廉国王在柏林召开了动员大会但并未说明是要开仗。王后奥古斯塔阻拦不了一怒之下离开柏林以示抗议。太子腓特烈是高级军官他也反对他说这样手足相残是不会有好结果反而会丧失西里西亚和莱茵河的土地。前王的王后是巴伐利亚人对此她表示愤怒。太子妃维多利亚公主是英国人她当然也反对说这会给整个欧洲带来战乱。一些老臣得知战争将生在自己民族之间也表示反对。现在仿佛只有君主与俾斯麦是同意主战的。这使得两个人陷入孤立。 最后君主说:“我知道你们个个都反对我没有一个不反对我!但是我宁愿亲自拔刀率军赴敌也不愿意看见普鲁士让步!” 俾斯麦说:“我知道我已十分令人憎恶——好运气是靠不住的如同你们的见解一样我是拿我的头来作赌注的哪怕是晚上就砍了我的头我也要赌到底!无论是普鲁士还是德意志都不可能与从前一样除此之外别无他路可走。” 没有人敢回应俾斯麦但是太子腓特烈对他说:“即使开仗普鲁士未必会赢也有打败仗的可能性。您想过后果吗?”说这话的时候他将目光投向自己的父亲威廉仿佛在说君主会因此退位而你会被绞死。 俾斯麦清楚打败仗对他不利君主退位也对他不利。 但是俾斯麦凶狠的回答:“如果失败倘若把我判绞刑那又算得了什么?倘若那条绞索把你的君位捆在新德意志之上捆得越来越紧那就够了!” 太子听了他的话不再出声反对。无论如何他也要支持俾斯麦。 1月8日太子腓特烈代表普鲁士在德意志联邦会表示必须成立北德意志联合会由普鲁士主导。奥地利不得干涉把奥地利排除在北德意志联合会外。这清楚地表示普鲁士要推进德意志的统一要把奥地利赶出德意志。奥地利当然反对。9日德意志联邦议会以9比6的票数通过了反对普鲁士的方案。 太子腓特烈作为普鲁士公使表声明:联邦议会无权以这种方式对待它的成员并坚决要求解散联邦议会。 德意志联邦会出了最严厉的抗议。并请求法国介入调停避免战争。 当然奥地利这样表态只不过是走走过场他们并没有真的把希望寄托于法国他们唯一能依靠的只能是自己。大家心里都清楚普鲁士已经和法国达成了默契甚至是秘密的协定。 果然出于各方面的考虑英法俄都沉默了。不管怎样整个欧洲在对中国问题上已经统一了方向。普鲁士、意大利和德意志联邦之间的争斗也许更有利于他们大胆放手的对中国作战。这样没有人能够有能力来威胁欧洲后院了。 1月11日德意志联邦已经分清楚了阵营。多数德意志王侯都愿意帮助奥地利。普鲁士宣布退出德意志联邦会。同时他们对黑森拿sao、汉诺威、萨克森等北部中小邦下了最后通牒限期24小时内拿定主意。要求他们接受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