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帝后之争卷289人善人欺 (第2/3页)
时,就察觉堂中有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 们踏步进入,有人长吁一口气,有人却无端端更紧张 步青主拉着小楼上前,微微躬身行礼,说道:“青主见过娘娘,见过大哥。” 步朝宇点了点头,嗓音极力平和,却兀自有些沙哑:“三弟,你回来了!” 一声“三弟”唤的步青主心头微动,眼圈发红,只好使劲点了点头。 皇后娘娘却说道:“三王爷不在怀荒用兵,为何无故返回来?” 步青主忍了忍头涌动的情绪,说道:“娘娘容禀,青主在怀荒的战事了结,听说父皇驾崩的消息,便顾不得停留,只好日夜兼程赶回来奔丧。” 皇后娘娘叹了一口气着一丝责备,说道:“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急性子?你父皇驾崩的时候是担心你分心,坏了怀荒的战事,所以特意嘱托哀家,不要发丧,不要让你知道他的事情而乱了心神,所以我们才特意不向天下发布这个消息,没想到你还是回来了好,怀荒的战事了结,不然的话,你怎么对得起你父皇的一番遗念啊!”步青主听口口声声,扣了一个“擅自回城”的罪责在自己头上,可是却说的天衣无缝,只好说道;“娘娘说的对,是青主鲁莽了。” 皇后娘娘点了点头说道:“也罢了,你外征战,想必是累了,要不要先休息一下?” 步青主说道:“儿臣不累,还能支撑。” 皇后娘娘答应一声道:“既然如此,就留下吧父皇的灵柩尚未发丧安葬,你回来的倒也是时候父皇该合眼瞑目了,另外才你不曾进门的时候,哀家跟大王爷,正在跟这满朝文武商议一事。” 步青问道:“不知是何事?” 皇后娘娘说道:“俗国不可一日无君,哀家正在跟满朝文武商量新皇登基一事。” 步青主双眉一振,问道:“娘娘,父皇可立诏书?” 皇后娘娘说道:“诏书么,倒是没有,只是你父皇驾崩之前,曾经对哀家立下过口谕。” 步青主心头暗震,问道:“娘娘,不知父皇传的什么口谕?” 皇后娘娘看他一眼,又扫了一眼这满朝文武,傲然说道:“当着这满朝文武的面,哀家就将浩王陛下的口谕重复一遍。”一双锐利的目光忽然看向步青主身边的小楼面上,微微一怔,说道:“郑尧,你亲耳听到的,你来说。” 皇后娘娘身边的内监总管顿了顿便躬身向前,怀中拂尘一振,昂起头尖着嗓子叫道:“奉天承运,浩王殿下诏曰:朕死之后,众卿家可拥 大王爷步朝宇为帝!” 满朝文武微微鼓噪,步青主站在原地,心头不知是什么滋味,从来他都觉得,将来的太子或者皇帝,都会是自己的这个大哥,然而这时侯…抬头对上步朝宇淡然的目光,本是想替他欢喜,然而望着那双眸子,依旧是以前那个人,却不知为何,心头有些异样的感觉,到底是哪里不对?他看了一会儿,终究了悟:原来是大王爷并没有露出笑容。 他这一不笑,整个人显得威严而阴郁,让人无法亲近。而平常大王对着自己的时候,都是笑意微微的,步青主就是喜欢极了他那种笑容,让他觉得自己是被关爱着。然而此刻,也并非是笑的时候,步青主虽然明白,可是,仍旧忍不住觉得寒气嗖嗖。相比较其他人的反应,皇后娘娘的这一番动作,小楼却是并不意外。 她只是有些奇怪,目光在殿内众人身上扫过,心头有些忐忑。 原来,这里面不见一个人。 她看来看去,找不到他的影子。若是他在,恐怕她第一眼就会见到。如今… 在满朝文武被这个“口谕”震惊的时候,小楼忽然问道:“皇后娘娘,大王爷,二王爷呢?” 皇后娘娘跟步朝宇听了她这样问,微微色变。 过了一会,皇后娘娘才说:“世旭他因为哀思他父皇过度,现如今病了,养在府中。” 大王爷淡淡地望了小楼一眼,却没说话。 “啊,是么…”小楼的心砰砰地跳,她离开之前,步世旭还好端端的,听了皇后这话,忍不住凝眸看向她面上,想看出她这话是真是假。皇后娘娘却已经不愿再说这个,转过头说:“众卿家有什么异议没有?若无异议的话…” 无人应声。 小楼皱着眉,转过头看向殿内众人,文武百官一阵低低鼓噪面面相觑之后,有人才迈步上前声问道:“娘娘所说的口谕,还有其他人在场听到么?” 皇后娘娘皱眉,说道:“不曾,当时事情紧急,浩王挣扎着匆忙立下口谕便归天了。” 那人面露难色,目光微微地扫了步青主一眼,说道:“娘娘微臣大胆,微臣听说陛下的病缠绵了数日,按理说应该早在之前就立下遗诏么竟然事情如此匆忙,连遗诏都来不及立,只传一份口谕?微臣觉得,为了妥善起见…” 皇后娘娘厉声喝道:“右丞相,你什么意思?莫非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