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青霜_第三章怒马长嘶传惊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怒马长嘶传惊讯 (第5/7页)

,运用得异常自然。

    这人陡闻金刃劈风之声,惊诧之下,避已无及,蓦闻一声暴喝:“打!”一阵啸声,由余再添身后袭到,夜幕中另一条黑影暴起,直扑过来。

    余再添听暗器风声甚锐,顾不得伤敌,脚下微错“犀牛望月”紫薇剑展,呛、呛、呛,一阵龙吟,把暗器磕飞。

    可是前后夹攻而来的掌力已够上步位。

    余再添陡耸肩“平步青云”上拔、斜飘,仍以行者步来应付,不料务才落地,人影横空,暴射而下,比那二人更快一步。

    来的竟是龙虎风云旗下客独臂神枭费炎,骄指一敲他手腕。当呛,长剑撒手,吭地一声,人也被震向左跌去。

    这人陡弯腰,就要取剑,螳螂捕蝉,却不料黄雀在后。陡闻一声轻笑,破空之声来自身侧。

    费炎疾用掌向后扫去,一声大震下,竟被震退三四步,又是一个小巧蒙面人现身,身如旋风荡叶,一绕下抬起紫薇剑。

    身形再转,一伸手,把余再添抱起,一口发长啸,路旁窜出一匹龙驹,这小巧玲现身形,腾跃如飞,已跨上马背。

    马走如风,扑向西北,马上人急唤:“添弟!抱紧我,好放马。”

    余再添听出是谁来了,颤声说:“怡仙妹!我右臂麻,也冷得…”

    “哎呀!你中了人家阴寒爪毒,抱紧我,侠!好找地方疗伤。”

    马儿异常神骏,长嘶声里,四蹄腾空,晃眼间过了淳安。

    史怡仙老于江湖,可不敢在这种地方歇下,怕的是风云旗中人追踪,更怕青锋会摸知底细。

    行经小镇,在一个破败的客寓中歇下来,房中陈设够简单的,除一床一席外,任什么全没有。

    黄黄灯光,似明似暗,照着这萧萧四壁,显着凄凉,要了三条被一壶开水,紧要的是查看伤势。

    一见余再添右臂伤口不大,颜色可不对,再看他面色铁青,盖着两条被还冷得直额,一时也没了主意。

    呀地一声,窗门大开,有人发话:

    “别大惊小怪,这是为独臂神枭防寒爪所伤,我这解药虽非他自制,但还有效,不过伤者辛苦点。

    “记住,服药后寒火交战,更难禁受,行动护住心脉,别让寒火内侵,一个时辰就好了,解了毒,还得休息一天才能上路,安心休息,风云旗下客等,已被我诱人歧途!”

    余再添听得出是谁,忙说:“老前辈慢走!”

    史怡仙也怔住了,及至越过窗来,人影已失。

    如嘱服药毕,一切如窗外所述,这一个多时辰活罪,痛苦不堪。

    史怡仙在照料他,也不知药力如何,悬着心儿,心房噗噗在跳,这痛苦,也非笔墨所能形容。

    余再添体内寒火交战,严守心脉,渐渐地寒退热除,见史怡仙半跪床前,似在啜泣,也不禁泪下。

    第二天一整天没出房门一步,早膳后余再添躺在床上问:“怡仙姊!我不该问的,但又忍不住,那位前辈救我助不止一次,要我严防青锋会,人家关顾我绝无诈语,我不明白,何以青锋会要计算我?”

    “我很少过问会中事,机密事更难预闻,我还是这么说,青锋会决对正派,借你剑用也必有原故,世间事很难须测,他助你救你是否另有用心?原因又为何?同样的是个不解之谜。

    “救人助人,大半是一种巧合,据你所述,这怪人自雁荡替你解围后,等于说寸步不离,我们的情形,他可能全盘了解。

    “客观说,他除仗义或对自已有切身利害外,这种救助方式,一已超出常情,我不敢向好处想!

    “另一想,那就是青锋会确要计算作,这计算之人,也就是我义母了,我怎么也想不出她老人家与你有什么瓜葛。

    “这件事,我回孤云山后,必设法深个水落石出,我看你对青锋会有先入之见,江湖多诈,要理智点。

    “看来前途无多附难,我也急于归去,添弟!相见不知何时,万一,你与本会真的有什么不解不结,这后果…”

    “但望他们单为宝剑,仙姊!余再添能偿心愿,我愿奉剑孤云山,那就…”

    “别转穷心思啦!以后再说罢!”

    一更、二鼓、三声锣,已是时交子夜,史怡仙心绪如丝,剪不断,理还乱,对余再添道:“马儿早已备好,我真的要走了!”

    “我也要连夜赶一程!”

    两人出店,三岔道口,又站住了,余再添要北入皖,史怡仙要西向川。万绪千头,不知从何说起,临歧无一语,当事人心情是繁复的。

    “怡仙姊!暂时别离,总有相见之日,我走了,你多珍重…”

    他不能再说什么,并且,还要避免地说什么,他已对秦玉娥发过警。

    史怡仙陡地-声轻笑:“好!总有相见之日,我永远等着你!”

    她那么坚强人儿,也声带哽咽,不愿当余再添面前拭泪,一带马缰,吧的一声,扬鞭而去,秋风里,荡漾着凄凉笑声。

    余再添浸沉在这哀怨气氛里,又是一声太息,眺望史怡仙玲珑娇躯,慢慢地没入沉沉黑夜中。

    他似失了群的孤雁,凄迷、旁惶,独个儿扑向蟠龙峰。

    黄山七十二峰,峰峰高技,处的滴翠,蟠龙峰位于黄山群峰东北偶,远处看,夭娇如龙,势欲飞舞。

    头在北,龙首下长着两株古松,如龙须,蟠龙之名,因形势而生。

    三秋季节,枫红似火,野菊盛开,苍松修竹,在秋风里摇曳,更见劲节。

    余再添循山道而上,山坡上一所庙宇,阵现眼前,庙门横匾“松观”二字,异常苍劲,庙不大,构造得却甚气派。

    庙后有阁,高三层,又因地势关系,矗立半空,台阶隐现,又是傍晚时分,红日西沉,云霞皆赤。

    加上那满山枫叶,红艳壮丽,楼阁似在缥缈云中,端地福地灵山,不与凡同!

    观门半掩,不见人踪,余再添进得观来,一个玄门羽士,迎面走来,单打稽首问:“施主何来?”

    “来自雁荡,求见松筠道长!”

    “贵姓?”

    “余再添!光严讳处。”

    “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