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9章丹菲出名 (第2/3页)
” 朱氏惨叫,拼命挣扎,大骂道:“段宁江,你不得好死!” 丹菲嘤地一声以袖拭泪,对旁的女官哭诉道:“明明是她主动要算计我,想毁我名声。如今事情不成,反而怪我不够配合。我凭什么引颈就戮?咱们又不欠她的。” 女官们纷纷安慰她,道:“朱氏素來爱掐尖,同咱们谁都处不了。大伙儿都沒少在她手里吃过亏。这次要不是你对着皇后仗义执言,她沒准还会变本加厉地嚣张呢。” 朱氏叫骂不休,内侍扯了一条汗巾堵住了她的嘴,将她拖走。从此以后,含凉殿的人就再沒见过她。 云英还有些惊魂未定,私下同丹菲道:“那朱氏将來会不会來报复你?” 丹菲不以为然地一笑:“以她那个蠢脑子,怕是再难从浣衣局翻身。纵使她真的找來了,又如何?我若沒有对付她的信心,也就不会出手整治她了。” 这事虽然以丹菲大获全胜告终,可其影响力却比想象的更加深远。 春雨如丝,洗刷着新绿。倒春寒过去,天气一日日暖和起來。 京华城贵妇们借着赏花名头开了各种茶会、游园和诗会。上官婉儿的别院有一处梨园,此时终于迎來一年一度的花季。远远望去,繁花犹如积雪堆满枝头,如云如絮,美不胜收。 丹菲领着一队小宫婢,手中捧着各色点心果子,穿梭于梨花树下。春衫靓丽的年轻男女三三两两游戏于梨园之中,四处可闻欢声笑语。 春光明媚,清风扫落雪白的花瓣,撒在行人们的发上肩上。 丹菲放慢脚步,抬头望去。晴朗的天空衬托得满树梨花格外晶莹洁白,每一片花瓣都好似白玉雕琢,近乎透明。 上官婉儿举办的赏花诗会上,长安才子云集,湖边游廊水榭里,随处可见执笔吟诗的年轻男女。郎君们风度翩翩,女郎们妩媚多姿,诗意相投,免不了眉目传情一番。虽然说是诗会,倒更像一个相亲会。 韦皇后本对作诗沒什么兴趣,出席这诗会全为了那些年轻俊秀的少年。她同上官婉儿坐在亭中,看一群年轻郎君争相邀宠献诗,被吹捧得心花怒放。 丹菲一走过來,不少郎君的目光便忍不住放在她们青春秀丽的面容上,分散了注意力。 “这位可是段娘子?”一位郎君出声道“娘子的朱批颇有独到见解,今日可愿为我们评诗?” 丹菲自知自己这点文采远不够卖弄,当然不会出來献丑。她盈盈欠身行礼,狡黠笑道:“那郎君是想听奴怎么评,说写得好,还是不好?” 那郎君一愣,道:“好与不好,自然由你來定论。” 丹菲笑着摇头“凭奴一人之言,又怎么能给诸位大作定论?奴的名声源自朱笔评诗,讥讽嘲笑之词令人发笑罢了,并不在于奴真有什么才学。这么说來,郎君您來求奴的评,也只冲着奴那些讥讽之词。可在场诸君皆是才华惊艳之辈,所做诗词远非奴当初评过的那些打油诗可比。非要奴拿着金玉当作败絮,奴可做不出來。可奴的赞誉之词又是毫无特色,郎君想必也不在意。所以奴还是不要在诸位贵人面前献丑的好。” 说罢,再姗姗一拜,告退而去。 那郎君好生愣了一番,旁人不住大笑。 上官婉儿对韦皇后道:“你这女官倒有几分急智。还是皇后会**人呢。” 韦皇后得意笑道:“都是年轻人爱胡闹罢了。” 丹菲离开了人群热闹之处,沿着湖边的游廊一路走去。 去年今时,她方入宫,日子过得犹如噩梦一般。那时候的她满腹怨怼,充满了戾气,一副随时都能打杀八方的架势。她那时也发愁不知该如何忍住胸前里那股沸腾的怒火,生怕自己熬不到报仇雪恨之日。 可转眼一年过去。如今的她竟然已经能心平气和地观赏春色了。 狂躁暴怒并不能帮助到她。而只要她坚持初衷,相信光阴终究会带给她一个答案。 湖水泛着清漪,粉白的梨花瓣漂浮水面。几尾锦鲤游过,好奇地将花瓣吃进嘴里,许是觉得味道不对,旋即又吐了出來。丹菲一笑,锦鲤摆尾游走,掀起小小几朵水花。 清风带來了年轻少女们的轻笑声,其中夹着一个男子醇厚清朗的低语声。 丹菲心中一动,忍不住朝那个方向走去。 几株高大的梨树中,竟然夹杂着两株西府海棠。此时也是海棠的花期,粉红的花朵开满枝头。树下一间水榭,四面的竹帘都卷起,纱帘被风吹得轻摆。七八名衣衫华贵的少女,或坐在席垫上,或依靠着柱子,皆一脸爱慕之色,陶醉地望着那个坐在正中央的年轻男子。 梨花瓣随风纷纷扬扬而落,飞过丹菲的眼前,飞进水榭中,落在崔景钰手中的书卷上。 崔景钰穿着一袭竹青襽衫,领口雪白,衣摆上用同色丝线绣着竹枝细纹,一条白玉带勒出他劲瘦的腰肢。他俊雅精致的面容沉静安详,眼帘低垂,睫毛浓密纤长,转折分明的薄唇轻轻张合,正低声念着一卷长诗。优雅华丽的词语自他唇齿间而出,语调轻柔低沉,嗓音动听得好似美酒,令人沉醉。 水榭外,是粼粼一池碧波,是洁白胜雪的梨花海。一身青衣的崔景钰腰背挺直地端坐着,仪态从容,气度清华,由内而外地散发出一种珠玉一般柔和而又令人无法忽视的光华。 一群女郎们满眼痴迷爱慕,更衬得崔景钰面容肃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