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相思亭一战 (第1/2页)
第二十七章 相思亭一战 酒坛碎裂。 酒坛里没有人。 蔡旋钟按剑不拔,脸上也出现了坚毅不拔之色,蓦然抬头“原来你在亭顶,”他道“可是你的呼吸和心跳,却自酒坛里发出来。” “酒坛太狭小,我一向不喜狭仄的地方,”亭上有清朗的语音答“我的轻功可以做到落地无声,但人不能停止呼息和心跳,所以我只有把呼吸声和心跳声转传到酒坛子里去。” 蔡旋钟的衣衫很贴身。 他觉得衣服一如剑鞘,好剑必须要好的剑鞘,人也一样。 他现在显然在吸气。 深深的吸气。 然后再吐气。 缓缓的吐气。 他正在运气会神、养精蓄锐。 因为亭上的人,还没有出现,他就感觉到一股凌厉的剑气,几乎要逼入他身上每一处的毛孔里,甚至直似要把他的睫毛逼入自己的眼帘里。 他的确发现场中还有一个人。 不是他听到了什么声响,而是感觉到了剑气。 他立即仔细去分辨心跳和呼息声。 就算是再绝顶的高手,也有心跳和呼吸。 他马上就发现呼息和心跳声,自酒坛里传来。 他以为来人就匿藏在第四口酒坛子里。 人未出现就有这样厉烈的剑气,来人当然是更强的对手。 可是他错了。 人在亭上。 人未出现,已使他空自发出一击。 这人的轻功,还不能使蔡旋钟觉得可怕。来人的心跳和呼息,能传送入酒坛里,蔡旋钟也只认为自己是一时轻敌。 ──可是这人是什么时候到了亭上的呢? 这才是可怕之处。 七发大师本正与顾佛影对峙。 连他心中也感觉到震动: ──这人到了亭上,除了追命,似谁也不曾觉察。 ──来人定必在石断眉出现之后,才掠到亭子上的,可是,那时候,亭里已聚满了高手,怎么全都没有发现?! 蔡旋钟紧握着剑。 他的剑仍未离鞘。 剑尖下垂,斜指七星。 “你要杀追命?”亭上的人问。 “我奉命找他比斗。”蔡旋钟答。 “那你得先胜了我。”亭上的人道。 “你是方邪真?”蔡旋钟问。 “我是。”方邪真道“我想领教你的九七剑法。” “很好,”蔡旋钟道“你在亭上,也是一样。” 然后两人就没有再说话。 七发和顾佛影仍在亭外对峙。 他们离亭子约六尺,左半身子向着亭子。 不知怎地,他们不约而同,都向外行出七八步,然后才能立定,继续对峙。 因为七发大师左半身子如遭剑刺,森寒、但又锐烈无比,那种感觉就好像突然有一把刚出炉的利剑正在研磨着他的牙齿。 那是剑气。 顾佛影却觉得左爿身子忽然麻痹,一股酷烈而冷冽的冰针,似已戳入他的毛孔里,而再化作千片烈阳,自血脉里炸了开来。 那是杀气。 那假冒孟随园的人,本来已退出丈外,正面向着亭子。 现在他忽然觉得昏眩。 他几乎无法睁开眼来。 这种感觉仿佛是剑气和杀气,同时到了他的头上厮杀,使他情不自禁地举起衣袖,遮掩着脸。 可是方邪真和蔡旋钟还没有动手。 至少到现在还没有。 蔡旋钟垂首凝剑。 剑指何处? 这九尺七寸长的剑,指在一个无关重要之处,或任何地方。 那就是无。 一种“无”的剑法,一旦动剑,它的力量很可能就是无所不有──就像水降到最低点,唯有高升,而且降得越低,就会涨得越高。排山倒海的巨狼,就来自深如壑谷的低潮。 无接近于死。 这种死的剑法,一旦活了起来,只怕没有人能够在剑下活着。 方邪真仰首望天。 他背负双手,神态激越而悠闲。 ──一个人脸上的神情,怎样才会又激越又悠闲呢? 方邪真就是这样。 他仿佛就似正作“天问”的屈大夫,为天下苍生、黎民百姓而激越,为置个人死生于度外而神闲。 他的剑悬在他腰畔。 他的心正在问天。 如果他拔剑,这把剑就不止是他的剑,也不只是他的心剑,更是天的剑。 天剑无人可敌。 ──“天问剑法”呢? 七发大师的发箭,转而瞄准顾佛影的眉心,然而他的眼,正盯着顾佛影胸前横着的刀。 那柄亮丽的大刀。 大刀上,正幻漾异芒,倒映出亭上的白衣人方邪真,亭心穿劲装的蔡旋钟。 亭中的人影动了。 谁也没看清楚他是怎么动的。 眼快的人只感觉到他动过,眼尖的人只觉得人影一闪,可是谁都不能说出来,他是怎么个动法! ──动的是人?身子?还是剑? ──或甚是根本没有动,只是看的人眼花? 就在这一刹那间,亭上的白衣人亮剑。 谁都没有看清楚他如何拔剑、如何收剑。 只见碧芒横空一闪。 而灭。 两人顿住。 亭上的人依然在亭上。 亭心的人依然在亭心。 亭上的人依然悠闲望天,剑在腰间。 亭心的人依然剑遥指一个全无意义的方向,俯首望地。 他们已动过剑、交过手。 ──他们隔着石亭屏顶,如何交战? 七发大师、顾佛影,全忘了深雠、忘了宿怨,忘了自己也正在对峙、决战,全心关注在亭上亭心。 ──战局到底怎样? 亭心的人道:“好个‘天问剑法’。” 亭顶的人道:“好个‘破体无形剑气’。” 亭心的人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