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回剑啸西风樊笼巧遇好儿郎劫军 (第2/6页)
忽然轻声道:“前辈,那天晚上他们来救你,你怎么不愿逃走?” 秦三惭双目一亮,旋即便又如常,正色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逃到哪里,不一样是大唐的罪民?” 莫之扬听他如此说,想起单江、卜万金等人骂他“老糊涂”之类的话,脸色微微一红。秦三惭不以为意,道:“小兄弟,你习练的内功像是‘四象宝经’,是么?” 莫之扬不料他会忽然这样说,吓了一跳,心道:“四象宝经是上官jiejie家的独门功夫,秦老前辈怎会知道?”嘴中自然问道:“你怎么知道?” 秦三惭吸一口气,慢慢道:“‘四象宝经’是当年‘魔剑仙姬’水如冰水十二娘的独门绝技。水十二娘与我师父交过一次手,我师父觉得她内功奇特,似是逆脉而练,虽然赢了她,却不能撂下心思。他老人家苦思冥想整整十七天,终于明白了逆脉而练之法,破解了‘四象宝经’的秘密。就是如你这样先叩齿二十下,然后左手握右足涌泉,右手握左足涌泉。他老人家想通之后哈哈一笑,又苦思了二十几天,才道:‘四象宝经,巧则巧矣,然正是由于过巧,才暗藏凶祸。水如冰也算是个才女,那样死法未免太惨。’” 秦三惭已是耄耋之年,说起师父之时,依然恭敬似入塾学童。莫之扬却因他说得奇特未以为意,见他停了口,问道:“秦老前辈,那水如冰哪样死法?”想到自己练的也是“四象宝经”,如果也是“那样死法”——且先不论究竟是哪样——着实让人害怕,当然更想知道是什么死法。秦三惭道:“这‘四象宝经’初习之时,舒服异常,而且进境也十分迅速。可一等练到火候,内息运转之时,便能阻乱经脉,致使血脉倒流。唉,那时全身血脉便会凸现,日日忽冷忽热,疼痛不堪,最终定当血脉破裂,痛苦如万箭钻心。因此,师父他老人家才为水如冰惋惜。有心告知水如冰‘四象宝经’的险处,又知水如冰心高气傲,既输给师父,必不会听他劝告。相反或许会以为师父怕她报仇,阻止她练功。过了大约是十年罢,果然水如冰的祸根发作,死法与师父担心的一模一样。师父知她死讯之后,怅然若失,连道:‘我废了她的武功,便可让她多活十年。’当时我的年纪也不过二十六七,还不明白生死之义,劝师父道:‘水如冰那样的人多活十年只能是江湖的不幸,早一些死了,岂不更好?’” 说到这里,他闭上眼睛,良久不语。也不知是沉浸于往事还是年纪太大了精神不济。莫之扬等了半晌,终于忍不住问道:“前辈的师父他老人家怎么说?” 秦三惭双目依然眯着,却道:“他老人家先是说我思虑事理未脱常规,水如冰虽是树敌颇多,只不过是由于她爱管闲事,又加上剑法太高,因此,怕者有之,妒者有之;又说自古以来大jianian若忠、大诈若诚者比比皆是,名声不一定便如其人。而后却叹道:‘唉,若是我废了她的武功,恐怕她连一天也活不下去,别人不来杀她,她也会自杀了,还哪里活上这十年?’师父他老人家真是见识良深。可惜水如冰到死也不知他有这番苦心,反而嘱咐徒弟一定要练好‘四象宝经’上的功夫,找他老人家雪耻;若是他老人家不在人世了,便找他老人家的…的传人。师父知晓后,更加忧虑,此后便闭关整整十年,终于想出了一个法子,来弥补‘四象宝经’的不足。然而却不见水如冰的传人来寻仇,师父便将这个法子传给我。临终之时嘱咐我,若是水十二娘的徒弟来了,一定要将那个法子传授,免得‘四象宝经’的祸根再害人。我等了二十几年,到了快五十岁时,才等来了水如冰的徒弟。” 莫之扬心念一闪,脱口道:“是上官婉儿?” 秦三惭双目陡然睁开,沉声道:“你怎知是上官婉儿?”一瞬之间,即判若两人。 莫之扬见这老人的目光忽然变得有如鹰隼一般,不知怎的心下十分恐慌,挤出一丝笑容,道:“我听说上官婉儿是水如冰的徒弟,便胡蒙,居然蒙上了。秦老前辈,水如冰除了上官婉儿这个徒弟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徒弟?莫非我猜错了?那找你的那个人又是谁呢?”莫之扬生性敦厚,这些胡诌的本领都是近几个月才学到的,有些得自于上官楚慧,有些得自牢中弟兄。 可是秦三惭却道:“小兄弟,你说错啦。上官婉儿从不承认是水如冰的徒弟…你既会‘四象宝经’,莫非是上官家的后人?”他想改名换姓是常见之事,何况“上官”一姓在那时十分危险,改了姓氏,丝毫不足为奇。 莫之扬忙摇头道:“不是不是。唉,我的一个朋友是上官婉儿的后人,这‘四象宝经’的功夫,便是她传我的。” 秦三惭奇道:“哦?这‘四象宝经’虽说有害无益,可水如冰、上官婉儿却将它当做绝世宝贝一样。你那朋友对你可当真是很够交情。” 莫之扬想起上官楚慧的音容笑貌,不知怎的心下一阵揪动,笑了一笑,什么也没说。秦三惭又道:“可是你那朋友却害了你了。虽说他是无心之过,可天下的过错又有几个是有心的?有心无心又有什么不同?”喃喃自语了一会儿,像着了魔一般。莫之扬正感不耐,却听秦三惭忽然道:“哦,是了是了!” 莫之扬奇道:“前辈,怎么了?” 秦三惭眯着双目,道:“汉景帝时,辕固生与黄生在皇帝面前争论,黄生说道:‘汤、武非受命,乃杀也。’辕固生驳道:‘不然,夫桀纣荒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人,弗为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唉,臣弑君,子杀父,君既不仁,父既不慈,何咎臣子?”说到后来,声不可辨,惟见其念念有辞,唏嘘不已。 莫之扬听不明白,只好静等不语。秦三惭念叨一阵子,睁开眼睛,似是刚从梦中醒来,慢慢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