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桥_民国廿二年.夏.上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民国廿二年.夏.上海 (第7/23页)

的,他很萎靡,如果不来这一趟,他仍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师父。一下子,就老了十年了!原来已是年青人的世界。搀不上一手。火车要开了。

    先是整装待发,发出呜咽的声音,良久,也还没打算动身,好像等待乘客们做个决定,虽有心地拖延着,但回头是岸。

    这列车,沪京两边走,来得千万遍了,久历风尘,早已参透世情,火车哪有不舍?总是倚老卖老,要继骛不驯的年青人来忍让,等它开动,等它前进,由它带着,无法自主。

    心事重重。开不开?走不走?

    一大团乌烟待要进发,煤屑也蓄势飞闪,就在火车要开的当儿,丹丹一弹而起,长辫子有种炫耀的放恣的以身相殉的隐动,车不动,人动了。一扭身,她便也留在上海不走了!

    留在上海,其实又能怎么样?丹丹只凭一时意气,哀莫大于心死,就不肯回头了。

    “死不如生?当真应了。”她想。

    对,既是心死,不若另闯一番局面,也比面目无光地回北平强。须知自己也是无处扎根的了,说不定在上海…

    然而女子在上海所谋职位,报上连连刊登的聘请启事,不外是“女教员,须师范程度。教上海话、英语。每月二十元。麦特赫司脱路。”或“饮冰室招待员,中西文通顺,招待顾客,调理冰食。”再是“书记”、“家庭教师”…—一非丹丹所能耐。

    要租个小房子,住下谋生,金神父路或莫利爱路的斗室,租金也很贵。身边的钱,未免坐食山崩。

    在外滩呆坐了半天,唯一的朋友只有沈莉芳了,她还没来。不知家里人有告诉没有。也许她又到别处考明星去了。

    黄浦江两岸,往来摆渡,大都仗着舢胺,这种小船,尾梢翘起,在狼潮中出没,看去似乎有随时翻覆的可能,不过因摇舢般的,技巧熟练,才没出乱子,从来也没出过乱子。有它立足之处,就有它的路向。

    不要紧。丹丹麻木地把怀玉送她的戏装相片给掏出来,一下一下地撕,一角一角地上了彩色的相片,哑然飘忽落在黄浦上,初在江面,不聚也不散,硬是不去。丹丹终于把一个荷包也扔掉了。针步细密紧凑。到底也是缝不住她要的。荷包一沾了水,随机应变,变得又湿又重,颜色赫然地深沉了,未几即往下迷失,即便如今她后悔了,却是再也捞不上来的。由它去。魂的离别。心中也一片空白,仿佛连自己也给扔进滔滔江水去。失去一切。这已是一个漫长途程的终站。今后非得靠自己。本要凋谢不要凋谢。只有这样地坚持,险险凋谢的花儿反而开得更好。

    沈莉芳匆匆赶至。丹丹和盘托出,只是怀玉的名字,便冤沉江底,绝口不提了。难道像戏中弃妇的可怜么?不。

    沈莉芳是个直性子,一拍心口:“我考上了丽丽女校,带你去,看成不成。那不收学费,又有住宿的。”

    丽丽女校其实不是学校。

    ——不过它也像一般的学校,设了校务主任,有教师。每天上六节课,四节“艺术”、两节“文化”教师会教这群小女孩一些时事概要、外语会话、练练字。

    不过主要的,便是歌舞训练了。

    它不收学费,提供膳宿。

    丹丹如同十五个十多二十岁的女孩,她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倒是为了一个相同的原因:要找一个立足之处。彼时,谁也没想过什么前途、什么人生道路。只因此处有吃有住,生活快乐写意便了。青春是付得起的。

    也许最深谋远虑的,只丹丹一个。——她是置诸死地而后生。

    这丽丽,在中国地界小东门,是一幢三层楼的老式房子,楼梯又狭又陡,两个人同时上下楼,便得侧着身子了。

    楼下是办公室,二楼是排练教室,三楼挤满了床,一张挨一张,夜里躺着的,尽是无家可归的少艾,没有一个女孩说得出自己的明天——会是一个红星,抑或一生只当红星背后的歌舞女郎陪衬品。谁会排众而出,脱颖而出?一切言之过早。

    每个女孩上了半天的课,领了饭菜,便窝到宿舍”中吃了。今天吃的是米饭,外加一个红烧狮。子头,小狮子。外加很多褐色的汁。沈莉芳一边吃,Al边憧憬:

    “排练得差不多,我们就可以演出了。我要改个名字,叫沈莉莉,好不好?女明星唤作‘莉莉’的,准红!”

    日后,她便老以“沈莉莉”自居了。

    她们学习排练的是什么?

    是“蝴蝶舞”红、黄、白三只蝴蝶飞进菊花丛中避雨,而红、黄、白三种菊花又只肯接纳同色的蝴蝶,三只蝴蝶不忍分离,和狂风暴雨做顽强斗争…

    “游花园”七个女子穿了新衣到花园中赏花、唱歌…。“桃李争春”、“神仙姐妹”、“牧羊姑娘”、“桃花江”…

    当然,怎么可以漏掉最具代表性的“毛毛雨”?丹丹还是“毛毛雨”的女主角呢。

    丹丹之所以在丽丽女校中被凌剑飞看中了,当然因为她的神秘——她是无家的,她是无姓的,她为了某个说不出来的目的,只身在异乡闯荡。没有什么人知悉这个大眼睛小姑娘的心事,她永远表现得不甘示弱。

    最大的能耐是身手不凡。即使是难度最高的后弯腰、劈叉…,那些女孩,能把头后仰到腰,能把腿劈成一字,已算是佼佼者,不过丹丹,她的四肢全凭己意,柔若无骨,弹跳力和胆色都比其他人突出。至于她的吊辫子高艺,却是无人可及了。

    辫子在正式登台演出的两天前,她把心一横,便去铰掉。

    铰掉。隆重而又悲壮地。

    她也曾说过:“永远也不剪,就更长了,不知会长到什么地步。”

    从来也没曾动过刀剪的,不知应为谁而留了,一下子便给铰断。

    还烫了发。

    在理发厅里,他们把铁错在火上烤热,火热如地狱,然后往她发上一钳,一撮一撮的,给烫成波狼,刚烫好的短发,是冒着白烟的,因为焦了,本来又黑又浓,不免变了色,变得黄了。像一张药水上不足的黑白相片,一张缓缓褪色的相片。

    凌剑飞这“丽丽少女歌舞团”在训练三个月之后,正式成立,谋得乐世界一个场子、登台演出。他是一个三十多岁的音乐家,这个年纪,已是半头白发,原本打算在音乐界出人头地,然而十里洋场,谁来听他把西洋乐器如喇叭、小提琴等引进,谱以新曲?

    他也是把心一横,灵机一触,便把西乐伴奏歌舞,另辟蹊径,成为始创先驱,手底下最受样的牡丹,宋牡丹,第一次上场。——能在乐世界,定必打开名声了。

    毛毛雨,下个不停,

    微微风,吹个不停,

    微微细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