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政府办主任:官梯_第133章面授官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3章面授官经 (第3/3页)

益啊。”

    曹洪亮侧身望了一下吊瓶,调慢滴水,赵亮亮起身帮曹洪亮杯子里加点热水,又做了下来,聆听曹洪亮书记的官路心经。

    曹:“继续往上爬,目标和失败同存,风光与风险同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越向上爬,离我们的目标越近,我们的目的就快实现,如是拿东西,随手就能捡到,如是做事,举手开始作,如是看风光,一目了然,尽享美色。到了上面,人们都要抬头观望,总是不想低头看下面。他们认为,爬得越高,离地面上的人越远,也就越不屑一顾了,再说,朝下看,还会发晕。然而,高者却忘了,是梯子在支撑着自己,切记,爬的再高,也不要忘记地面和一节节梯子在支撑着你!

    我们要知道,在爬到上面的同时,存在着三个潜在的风险,风险一,梯子越向上越禳,越容易折断,因为上面是靠近竹稍做成的,撑劲不够;风险二,梯子下面无人支撑,或者有人扶持,但是力量不够,根部不牢,滑了,上面的人儿随着梯子的滑动,应声倒下;风险三,天有不测风云,随时挂起大风,掀翻梯子,也有可能有其他意外,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赵:“你不分析还真不知道,原来看似简单的事情,竟有这么大的风险啊。”

    曹:“是啊,看似没有什么,不等于没有风险啊。我讲个真实的故事给你听听。”

    赵:“等等,水没了,我去喊护士。”

    护士很快来了,拔下针头,说声多按一会儿针眼,扭着优美的曲线走了。

    赵:“曹书记,您真不把我当外人了,小赵一定会怀着感恩的心,永远记得您的教诲。我还想听下去,请您继续吧。”

    曹洪亮捂着手上的针眼儿,说:“我这些都是心里话,从来没跟别人讲过,你是第一人听到的真经啊。”

    赵:“感激涕零,终身不忘。

    曹:“这个真是的故事是这样的:农村出生的老单,年轻时学农活一学就会,又孝敬老娘,吃苦能干,村里人都夸他,所以18岁那年当了小队长,20岁娶媳妇,22岁当大队长,后来当了村书记,跟着到公社到乡到镇,一直做到了镇副书记,陪了多少任镇党委书记,但是老单年年都拿到先进,还利用业余时间拿了个大专毕业证,直到去年才退了休。

    回村后,村里的老少爷们都很尊敬他,说他是官场常胜将军,德高望重,老单也就笑呵呵地说,还行吧,爬了一辈子梯子,好歹没摔着。

    一段时间,老单满腹心事,村里人琢磨不透。按说单老头该高兴才是,大儿子单新刚刚大学毕业,还分到了县委大院里上班,全县的大学生只有他的儿子分到县委机关,还是凭本事考上的,全村都在议论单老头的儿子有出息。

    单老头自己明白。儿子的学问他虽不懂,可他知道,儿子这四年大学没白上,每个学期的成绩单和获奖的证书都还锁在他老头的抽屉里呢,可单老头琢磨的可是长远着呢。他在想:这当官的路,可不就象爬梯子,儿子的学问有了,可这第一步扎实了才能上的稳,也才能上的快,要不,它可不稳当,或许就是上不去。

    单老头开始忙活了,三天两头地往县里跑。

    日子长了就有人说:单书记呀,又去看孩子了?

    刘单就笑嘻嘻地对人说:他干得好着呢,县委的活,咱不懂,我去看看那些老领导。人老了,也想那些老伙计。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单新大学毕业的第二年春节,老单家里特别的热闹。原来他的儿子在县城结了婚,要带媳妇回家过年,乡里乡亲的都到家里坐坐,说一些不该保密、应当请客之类的话,完了就是封礼、道贺。老单也是忙得不亦乐乎,还不停地解释“孩子忙,新事新办”“过了年吧,过了年我一准请酒”其实老单心里明白,儿媳妇死活就是不答应在家里举行结婚仪式。

    春节后人们都明白了,也对老单更是刮目相看。原来老单去看的老领导,是他们乡的老书记,后来当了组织部长,一直干到县委书记才退休,这个县委书记有两个儿子,一个是组织部长,一个在市里人事局当副局长,一个小闺女,娇生惯养的,好歹上了个卫校,在县医院工作,老单可是有心计的人,带着儿子拜访了几次,老书记爱才,就招了单新做了女婿。儿子虽然管不了媳妇,开始也不情愿,可人家根子硬啊,最后还是听了老爹的。

    老单后来对儿子说:这梯子的第一步我算是给你扎牢了,以后你就稳稳地向上爬吧!

    果然与单老头想象的那样,第一年,单新提了副科长;第二年,单新提了科长;第三年,单新提了办公室副主任兼室主任;第四年到一个条件较好的镇当了党委书记;第五年,县里换届,他就当选了副县长,主管财政和人事,一路顺风,大权在握。单老头也是年年欢喜,好象越活越年轻。他很得意自己给儿子树了一个好梯子。

    好景不长。单新当了副县长不到一年,就因为一起大案,被纪委双规,接着检察院批捕,终于,因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据说,把他牵涉出来的,就是他的大舅子。

    单老头做了很大的努力,也未能挽救自己引以为自豪的优秀儿子,面对前来慰问他的乡邻,他嚎啕大哭:儿啊,我怎么就忘了告诉你,梯子爬高了风大,你要不把握好,再壮的根也会倒啊!”赵:“曹书记您的故事意味深长啊,小赵会牢记在心的。”

    曹:“小赵啊,你是得要记住,人一旦进入官场,就像进行一场跨越障碍的爬楼梯比赛,早期,跨越和上爬,都相对容易。可是,因为开始爬的少,缺少经验,往往会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到了后来,有了实践和阅历,有丰畜经验了,可时间也越来越紧,楼梯的跨度也越来越高,途中的障碍又更加复杂,而时间不等人,会对你越来越吝啬,一旦一个梯级,你未能在规定时间里跨越,那么出现的结果是,你拼命的追赶,但是你的体力不够了,追不上;而这时,后面年轻、精力旺盛的人上来了,他们的优势是时间和速度,你的优势是经验和心态。但是这些此时只能用于传道、授业、解惑也。”

    赵亮亮是幸运的,他学到了别人学不到的真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