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气侠虹_第十六章相逢欢醉且从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相逢欢醉且从容 (第5/6页)

为若不是因顾凌云的缘故,自己断不会插手到摇陵堂与炎阳道的争斗中来,此刻听到俞千山这句话,顿时犹遭当头棒喝,但觉一股热血蓦然冲到喉头:“此语果真是金玉良言。似我等习武之人,面对是非关头正要有所决断,万万不可一走了之。正所谓铁肩担道义,有些事情原是避无可避,岂能袖手不理?人生不过百年,庸然一生碌碌无为有何趣味?倒不如放手一博,只要活得痛快,功过是非皆由后人评说。”

    俞千山大掌一拍:“秦小哥说得好,我知道是这个道理,却不能似你说得这样明白。”他一挑眉,昂然道:“我听那武林异人的这句话,忽觉得心里一亮,茅塞顿开。想我堂堂一个汉子,苦修武功数十年,无论报仇也好,为国为民也好,总要做出一番事情来方不枉此生。若只想着躲避事非,偏安一隅,又有何用?于是,我便决意答应铁湔来中原走这一趟。”

    苏探晴凝色道:“俞兄且听我一言:在我看来,铮铮男儿练就一身本事,或是保家卫国,马革裹尸而还;或是护百姓生计平安,除强扶弱。如此,方不愧‘侠肝义胆’这四个字!”

    俞千山深深望着苏探晴的眼睛,伸出双手,一字一句道:“秦小哥不必生疑,我虽答应了铁湔走这一趟,却绝不会做那残害同胞的事情。”

    苏探晴看出俞千山心中至诚,紧握住他的双手:“无论如何,小弟都是相信俞兄的。”

    俞千山面上泛起一丝感动:“不错,我虽表面上答应了铁湔,暗中却早打定主意,一切相机行事,做我应该做的事情,绝不会听其摆布。”他长叹一声:“我从塞外一路行来,这些念头藏在心中从未对人说起过,想不到与你初识不过半日,便能一吐心声,真是痛快!”

    苏探晴除了顾凌云外,在关中狼荡多年亦难有一个知心好友,想不到无意间在襄阳城认识了俞千山,虽不过半天光景,却已有相交多年的感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是奇妙,果是造物弄人,不禁唏嘘而叹:“所谓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年龄的差别,贵贱的悬殊,都不足以妨碍真正的友情。”

    俞千山重重点头,两人目光相视,四手紧握,感受着彼此间一份真诚的友谊。

    苏探晴道:“四天后便是那振武大会,俞兄有何打算?”

    俞千山沉声道:“我听从那武林异人之言,告别母亲与一干兄弟,也不与铁湔一路,独自往隆中行来。我虽是第一次来中原,但自小便常听家父说起中原风光,江南美景,心中早就十分向往。这一路上遍览奇山秀水,更是激起胸中雄志,要做出一番成就来。我在襄阳已呆了几日,暗中打探到不少消息。原来张宗权虽然策划了此次振武大会,但为避耳目,却是躲在暗处并不出面,亦绝口不提争天下的念头,只是借着振兴武道、对付摇陵堂的名目,先将各门各派的英雄集结起来,至于下一步的计划,我却不得而知了。想来总是利用这些武林好汉的力量去做他夺取天下的美梦。而我此次来中原只想结识一些血性男儿,再暗中查访我那个仇家的下落,这天下姓朱也好姓张也好,都不关我的事……”

    苏探晴想起昨晚在那荒谷中偷听铁先生等人的对话,点醒俞千山道:“大明国力强盛,那摇陵堂主擎风侯坐镇洛阳,动辄便可调来数万官军,这些武林豪杰虽个个能以一当十,毕竟人数太少,何况两军对阵又不比武林争斗,以区区千人对抗数万官兵,简直是螳臂当车、以卵击石。这张宗权既是张士诚的后人,必是精熟兵法,岂会不知这道理?依小弟的猜想,恐怕他只是利用这些武林豪杰吸引朝廷的注意力,待大明派出重兵来剿时,蒙古铁骑便将直袭京师!”

    俞千山一震:“不错,若非如此,铁湔也不会如此热衷其事了。我虽是汉人,但自幼长于塞外,蒙古人亦可算是我的兄弟,何忍见双方拼杀,战火重燃?”他眼中射出一道精光,缓缓道:“纵是拼得性命,亦绝不能让汉蒙边界再沾上血腥。”

    苏探晴抚掌而叹,又对俞千山深鞠一躬:“小弟知道这才是俞兄的肺腑之言,俞兄如此深明大义,小弟先替天下百姓谢谢你。”

    俞千山连忙扶住苏探晴,赧颜道:“秦小哥且莫如此。我虽有此心,但却实在不知应如何下手破坏张宗权与铁湔的jianian计。”

    苏探晴沉吟道:“此次与会者众多,其中自不乏有智之士,岂能都被张宗权利用了?俞兄何不暗中联合一些明理之士,去做一些真正有利于民的大事。”

    俞千山黯然道:“我早有此意。在襄阳也遇见了几位参与振武大会之人,本以为可寻到些同道中人,谁知言谈中发现都是些浮夸之辈,只想着如何在振武大会中博得一份虚名……唉,不免让人有些心灰意冷。”

    苏探晴昂首道:“俞兄不必气馁,岂不闻‘虽千万人吾往矣’。任他人怎么想,只须无愧于心,便是吾辈本色。”

    俞千山点点头,拍拍胯下佩剑豪笑道:“秦小哥说得对。我这把宝剑也闲得久了,且去那振武大会上一试锋芒。”

    苏探晴趁机问道:“俞兄认得那铁湔,却不知他是否已到了襄阳?”

    俞千山道:“我离开塞外后与铁湔并无联系,但今早曾见过他的一位心腹,想必他已经到了城中。振武大会声势不弱,这几日襄阳城中来了不少人,像今日在那酒楼中所见的‘剑底连环’沈思剑乃是江南四老中的人物,便是此次大会的发起人之一。”

    苏探晴心想铁湔既已来了,张宗权、钱楚秀与那蒙古高手勃哈台应是一起入了城,倒可通知吴梦通发下榜文通缉钱楚秀,也好让铁湔头疼一番。随口道:“我看那沈思剑亦是空有名望,面对着神禽谷三弟子的挑畔唯唯诺诺,真是扫尽了江南武林的颜面。”

    俞千山苦笑道:“这些江湖宿老成名已久,太过看重一身虚名,自然没了血性。”

    苏探晴有感于心:“居高者形逸而神劳,惟有那些横逆贫苦者方不失清标傲骨。”

    俞千山长叹:“其实这道理大多数人都明白,只是被眼前的功名利禄所蒙蔽了,不能适时放手罢了。”

    苏探晴笑道:“名利二字,误人至深。或是俞兄长于塞外的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