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叶落知秋下 (第2/3页)
的打算,却不像成佑皇帝的打算。” “别真大妃过世,成佑皇帝要麻烦一阵子的。”齐朗摇头“以臣之见,古曼自顾不暇。” 家家一本难念的经。别真大妃于一个月前难产而亡,孩子也没能活下来,如今古曼宫廷争乱不止,成佑皇帝又需要笼络各部,一时竟没有办法,只能任局面乱下去。 夏承正对此无异议,但是,他仍有想法“齐相是否知道周扬二皇子的正妃是成佑皇帝的宠妃葛布叶的嫡亲meimei?” 复杂的关系,却一针见血。 齐朗是知道的,因此,他与谢清对视了一下,笑道“知道,因此,周场的麻烦很多。”古曼有意于此,元宁又岂会无意? 殊途同归,倒霉的是周扬,是周扬储君。——他也有,但是,吉萨太遥远,那位聪明任性的女皇是否愿意帮助妹夫也是个问题。 “舅舅想如何?”阳玄颢凝神细问。 “寒关如何?”夏承正反问,齐朗与谢清低头轻笑。 北巡的路上,阳玄颢一直避着紫苏,这一次却避不过了,他的臣下在等待他的决定,他却不敢再做决定。 肩舆到皇太后的居所前停下,阳玄颢没进门就听到里面的喧闹声,宫人的奉承中夹着母亲温和淡雅的声音。 “莫要捧杀他了!适儿,休息一会儿便去读书吧!”紫苏为阳适擦了汗,轻笑着哄他离开,抬头便看到阳玄颢。 周围的宫人立刻给皇帝见礼。 “儿臣参见父皇!”年幼的皇长子执礼恭谨,远比他的年龄显得成熟。 阳玄颢很少注意自己的长子,虽然已经淡忘了,但是,他知道那并不是什么美好的回忆,他的母亲很残酷也很仁慈地为他解决了一切,因此,他下意识地忽略这个孩子。 小人儿很精神,一身宝蓝色的短打装束,院子里的箭靶印证在方才纷乱的声音,看着儿子眼里期待的光彩,他下意识地摸了摸他的头。很难得的亲善之举令阳适很激动,在保母的示意,他才按捺住情绪,乖巧地行礼告退。 “皇帝对子女有些疏远了!”紫苏看着这一幕,很无奈地感叹——阳玄颢对孩子没有什么亲近的心思,便是那个四皇子,也少有亲近的举动。 阳玄颢脸稍红了些,有些愧疚,却没有多说什么——他真的不喜欢小孩。那太麻烦了! 紫苏失笑“皇帝还是没长大啊!”“我本来就是母后的孩子啊!”阳玄颢尴尬地回了一句,声音很低,却仍让不少宫人不得不低头以掩住笑容,紫苏笑得更开心,但是,她也没有漏看儿子眼中的不安,笑了一会儿,便让阳玄颢扶着自己进殿,赵全知机地与宫人留在外面。 “皇帝有什么事吗?”进了殿,紫苏边走边问,因为阳玄颢已经很久没有在她面前表现出不安之类的情绪了。 “舅舅禀报周扬国君病危,想出兵寒关。”阳玄颢定了定神,毫不隐瞒地说出事由。 紫苏似笑非笑地道“这种事,皇帝应该与朝臣商量!” 阳玄颢知道母亲的不满,沉默了一会儿,才道“朕不敢决断。”这一刻,他只能求助于母亲。 紫苏的脸色数变,最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天子不敢决断,何人可代?” “母后娘娘!”阳玄颢单膝跪下“朕…不敢…” 无知方无畏,成长之后,明白责任之重,无所畏惧便成了纸面上最空乏的形容。 紫苏没有叹息,也没有回答,只是看着自己的儿子出神。 “…颢儿,身为天子,你能说出‘不敢’便担起明君的名了!”紫苏抚过宝座上的丝绫软垫“智者千虑终有一失,没有人能说自己永远没有错失,如果因为害怕犯错,就不去做应做的事情,那便是过犹不及了!” 阳玄颢依旧跪着,默然地低着头,他知道母亲虽然没有说,却已经指出他是在怯懦了。 不是指责,却比指责更令他无言以对。 除了紫苏,这样的话没有人能说,即使明白也不能说。 他是君主,是最不能怯懦的人。 “…朕若是再错了…”阳玄颢抬起头,缓缓地问母亲。 紫苏摇头,很认真地说“战争没有对错,只有输赢!治国同样如此,正确的事情未必就能成功!” 阳玄颢一怔,双手不由自主地握成拳。 “孩儿明白了!”阳玄颢深深地下拜“谢母后指教。” 紫苏点头,伸手虚扶了一下。 阳玄颢离开之后,紫苏刚要起身,就见赵全引了一人进来,不由扬眉“你怎么来了?还特意避开皇帝?” 进来的是齐朗,而且是从侧殿过来,自然是不想与皇帝照面了。 赵全悄然地行礼退下,齐朗笑道“想见你,又何必惹他不高兴?” 紫苏轻笑“想见我便不会这时候来了!”天色尚早。 齐朗失笑,无奈地摇头“说得什么话!”边说边从袖中取了一张纸。 “陛下没让承正表哥来见你,他让我转交这个给你。”紫苏接了过去,手却被他握住,抬眼看去,不解地问“怎么?” 齐朗微笑着松手“没什么,你先看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