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仁重苍生上 (第1/3页)
第七章 仁重苍生(上) “齐相。”赵全一见到齐朗就立刻迎了上来,但是神色还是紧张得很“尹相和谢相都在里面,可是太后就是不松口。” 齐朗随着他往中和殿走去,一向淡定的脸上也有几分焦灼,在看见中和殿前跪着的人时,步伐一顿,站住了,不再随赵全走,反倒问道“陛下跪了多久了?” “有两个时辰了,偏偏昨儿还下了雪,这冰天雪地的…”赵全忙回答,也催促齐朗“齐相您还是快劝劝太后娘娘吧!” 齐朗却仿若未闻一般,目光一直停在跪在中和殿前的皇帝身上,紧皱的眉头也没松开的迹象,赵全不知他在想什么,但是齐朗渐渐平静的神色让他十分不满“齐相,您不打算进殿吗?” 齐朗淡淡地看了他一眼,好一会儿却点了点头“赵公公先进去吧!”说完不理会赵全,径自向皇帝走去,赵全愣在那里,看着他到底要干什么。 一边走近阳玄颢,齐朗一边思忖着皇帝的想法,阳玄颢一向孝顺,对太后从无忤逆之举,便是有什么不妥的举动,紫苏也从不曾罚得如此重,最多就是让他在寝宫反省,毕竟是亲生儿子、唯一的骨血,再如何心疼也是自己,而且现在正是正月里,好歹也该有些避忌,再来就是,他根本不清楚皇帝和太后之间发生了什么,就算进殿劝了,紫苏也未必会听,要不然,谢清早就劝下来。 “臣参见陛下!”在阳玄颢面前跪下,齐朗恭敬地行大礼,阳玄颢似乎有些诧异,愣了好一会儿,才出声“太傅…” 齐朗也愣了一下,因为皇帝眼中复杂的意味,其中含着几分狠绝与伤痛,竟仿佛是针对他的,齐朗的眼中闪过一丝不被察觉的犹豫,但还是开口问道“陛下惹怒太后娘娘了?是为何事?” “错的就一定是朕吗?”阳玄颢清秀的脸上竟是一股不服的坚持“太傅,只要惹怒了母后就一定是朕的错吗?” 那咄咄逼人的语气让齐朗证实了自己的猜测——皇帝是在恼自己。 “是的!”齐朗不容置疑地回答了他的问题“为人子者首要之责便是不违上意。陛下惹怒太后在先,太后不论下如何处罚,陛下也不能拒绝,否则即是不孝。” 无论如何这都是天伦纲常所在。 阳玄颢的气势因此消散,但是,他却不曾移开与齐朗对视的眼睛,一字一句地齐朗说“朕去探望质王了。” 齐朗的心神因此一震,明白地看出阳玄颢眼中的矛盾——他想听的是一句否定吧? 齐朗无语地看着皇帝,他已经知道太后与皇帝之间发生过什么了,但是,他的心中却因此充斥着一种无力感,他知道,他只要对皇帝做一种否认的表示,皇帝就会对太后低头,那么一切也就恢复到正常,但是,他无法将否认说出口,因此,他能做的也就只有沉默了。 不知过了多久,齐朗再次开口打破君臣间的沉默“陛下为什么会去探望质王?” 阳玄颢一怔,回过神来不禁愤愤地质问齐朗“朕有必要对你说吗?齐朗?” 这是阳玄颢第一次直呼太傅的名,也表示了他的愤怒。 齐朗低头行礼,但是开口说出的却是平静的话语“陛下没有必要对臣说什么。但是,臣希望陛下能仔细想清楚,这个世上,谁会真的一心只为您着想,而不计任何回报?臣与朝中所有的臣下一样,只不过是您的臣下,对您忠诚是臣的本份,但是,臣相信陛下不会不明白,臣下对君主所付出任何的忠诚与心血才智都是希望得到回报的!陛下,您知道您能相信什么人吗?” 说着这些话,齐朗也抬起头,镇定地看着皇帝,阳玄颢的眼中因为这番话而出现了犹豫的神色。 说完之后,齐朗立刻起身,走进中和殿。中和殿里,尹朔和谢清都被晾在一边,齐朗也只能沉默地陪他们坐着,而紫苏则是头也不抬,径自批着奏章,其实,正月里的奏章多是些无关紧要的事,而紫苏批得却是极慢,半天也没换过一本,齐朗的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与谢清对视一眼,谢清无奈地点头,齐朗了然地起身,恭敬地开口“太后娘娘,陛下年幼,两个时辰的惩罚应该也足以让您消气了,无论陛下做了什么不妥的事,也请您息怒吧!” 紫苏手中的朱砂笔因此一顿,她搁下笔,抬头看向三位议政大臣,冷笑“三位都是太傅啊!居然就教出这样一个皇帝给哀家!你们还有脸见哀家吗?” 话说得如此之重,三人只能低头告罪“太后息怒!” 尹朔和谢清都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是身为太傅,皇帝行为失当,他们是罪不容辞的,不过听到紫苏说这番话,两人也松了口气,毕竟这样怪罪也就表示太后想松口了。 正在这时,赵全匆忙走进来,对紫苏禀告“太后娘娘,陛下请您息怒,请您不要再加重陛下的不孝之罪。” 皇帝先低头,太后自然也不会再如何了,紫苏的面色缓和下来,轻叹了一声“让皇帝回宫吧!宣太医!” “是!”赵全应声出去。 再看向面前的三位大臣,紫苏也没什么心情应付,直接说“尹相,让你劳碌了,回去歇息吧!” “谢太后关心!臣告退!”尹朔也着实是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