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惊鸿照影下 (第1/3页)
第二十一章 惊鸿照影(下) 尹韫欢病倒的消息,紫苏第二天一早才听到,叶原秋一边指挥宫人服侍紫苏着装,一边回禀这件事以及自己的处置,最后一句是“奴婢已经派人去照应了。”紫苏不甚在意地点头,表示自己知道此事了,并没有吩咐什么,同样在一旁服侍的赵全稍稍惊讶了一下。 叶原秋最怕紫苏这种不言语的态度,她完全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只能看向赵全,却见赵全一派恭谨地低着头,看都不看自己,不由气恼,却也只是微微皱了一下眉,并不动声色,跟随紫苏来到妆台前。 也许紫苏的寝宫中最能显示她出身的便是妆台,无论是在皇宫大内,还是在銮驾行宫,紫苏一旦坐妆台前,便会开始同样繁复的保养上妆程序,使用的物品令人眼花缭乱,其中的讲究更是对奢侈二字的最佳诠释。 叶原秋自然清楚紫苏的这个习惯,因此只是侍立在紫苏身后,并不说话。 “太医怎么说?”趁空紫苏忽然问了一声,叶原秋一凛,垂手回答“太医说尹昭仪是气机郁结,又感染风寒,并无大碍。” “既然无碍,就让不必照应了。”紫苏下了决定“告诉昭仪,大安之后,让她将内宫典范誊录十遍,送来给哀家过目。” 这表示尹韫欢不必再无限期地“笼闭自省”也表示,正式的处置即将下达。 “是,太后娘娘。”叶原秋明白其中的意思,因此格外正式地答应紫苏。 赵全这次抬起头,眼中的惊讶之色十分明显,显然是察觉到了其它东西,紫苏从镜中看到,也只是淡淡一笑,道“赵全,传谕下去,今早的定省就免了,请皇帝中午过来陪哀家用膳。”看着镜子的眼中却别有深意,更有一种鼓励的意味在其中。 “是!”赵全领命退出,命内侍去各处传谕,自己亲自往皇帝的寝宫走去。 阳玄颢早上有功课,比紫苏起得都早,赵全到的时候,他正在更衣,准备去给紫苏请安,听了赵全传的话,便停下来,示意宫人摆早膳。 “皇上,太后娘娘有旨,命尹昭仪誊录内宫典范十遍。”赵全将紫苏新下的旨意报给皇帝。 阳玄颢一愣,似乎没有想到会这样,只是中规中矩地答了一句“朕知道了。” “太后娘娘的意思请皇上慎思。”赵全提醒皇帝,这次不是他擅作主张,紫苏让他传谕就有这个意思。 阳玄颢沉吟了一会儿,才犹豫地道“朕听说昭仪病了。” 赵全目光一敛,淡淡地回答“奴才斗胆,皇上课业甚重,内宫琐务就不必,也不应该由您cao心了。” “…朕明白了!”阳玄颢皱着眉冷言,赵全行礼退下。 几句话间,阳玄颢竟有虚脱的感觉,心中更是觉得寒潮汹涌,只感到手足冰冷,无法动弹。 “皇上!”梁应见他失神,连忙出声唤他。 “梁应!” “是,皇上?” “母后娘娘有决定了!” 内宫琐务? 这还是阳玄颢第一次听到如此明确的告诫,他很清楚,赵全的话其实是母亲的意思,是在告诉他,有些权力是他不能触及的,因为他是皇帝,是儿子。 在至略,父权是至高的,但是,内宅之中却奉行着另一套法则,那里是男人不应该管的地方,他的宠爱是重要,但是却不能决定女人在其中的生死荣辱,因为父权之上有族权,宗族的权力来自不成文的规矩,因此它也维护着那些从无明文的规则。 越是高贵的门第,越注重这一点。 皇室自然不会例外。 阳氏的皇帝无不痛恨着这个事实,却始终无能为力,因为,这是礼、法的一部分,是不可动摇的。 皇权比天大,却永远无法主宰后宫那一方天地。 阳玄颢虽然年幼,但是,对这些事情还是一清二楚的,只是,这是紫苏第一次申明这件事,他不可能不愕然失色,心神稍定,如何还会不明白母亲的用意? “…”梁应不敢作声,这种事情,他若说错一个字,只怕日后就是皇帝也保不住他。 “朕想见宜婕妤。”阳玄颢淡淡地道“你去宣她过来。” 这个时候,阳玄颢若是还不知道母亲想立谁,他这几年的功课就白学了。 应答应着就匆匆往外走,没走几步,又听阳玄颢喝止“回来!” 梁应一个急停,身子晃了一下,转过身看向皇帝,却见年少的皇帝一脸不豫之色,似乎很难决断,便低头不语,等他的吩咐。 “母后昨晚都见了谁,你知道吗?”阳玄颢踌躇着发问,梁应是他的心腹近侍,消息并不闭塞,他也不想知道隐秘之事,因此,才会如此问。 梁应心中一颤,却不能不回答“太后娘娘昨晚宣召了齐相。” 话说出口,梁应就小心地观察阳玄颢的反应,生怕遭池鱼之殃,但是,出乎意料,阳玄颢并没有任何过激的反应,只是轻轻地笑了一下,笑容转瞬即逝,若非梁应一直专注于他的神情变化,恐怕未必会发现。 “请宜婕妤过来吧!”阳玄颢平静地重复之前的旨意,摆手让梁应离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