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储位之争下 (第3/3页)
民知道。”夏承思跪下,弯腰行大礼。 “好吧!”紫苏同意。 “谢皇后娘娘!”他谢恩之后便离开了。 待他离开,齐朗他们才放松下来,不再一派轻松的模样,反而皱起眉头,忧虑之色溢于言表。 “陛下到底想如何?”齐朗问道。 知道他问什么,紫苏摇头“陛下似乎对世族的权势感到威胁了!而且,对储位,他本就未做承诺。” “那陛下想做什么?”谢清感到好笑“铲除世族吗?” “根本不可能做到!”谢淇讶异“陛下在胡思乱想什么!” 齐朗把玩着精致的酒樽,淡淡地开口“赵公公,太后有什么反应?” 赵全一愣,随即明白过来,连忙回答“很高兴。” “那是自然的。”谢淇不解他问这种问题做什么。 “我只是在想,她还能高兴多久。”齐朗的声音十分冷漠“本想给陈氏家族留条生路的,现在看来…” 谢清点头“我们仁慈,可别人却未必对我们仁慈。” “不管怎么样,暂时,我们所有人都要收敛锋芒,免得被拿来作牺牲品。”谢淇总结。 “是的。所以,我希望你们离开。”紫苏无奈地说“一旦皇帝要找你们的麻烦,谁也帮不了什么的。” “在外也没什么。”齐朗并不在意这些,他关心的是“倒是娘娘,您要小心了!不过,有承正表哥在边疆,明里,谁也不敢对您如何!但是…还是要小心点!” 紫苏明白地点头。 谢清与谢淇见齐朗似乎还有话要对紫苏说,便起身告退。紫苏也让赵全和容尚宫退下,与齐朗单独谈话。 “娘娘,请宽心等待最好的时机。您是高贵的皇后,保持您的器度,对您和嫡皇子而言,那就够了!陛下 的心思,您不必去捉摸,一切还有姨丈在。” “我明白,景瀚。” “——珍重!” 两人都明白,这也许是隆徽皇帝在世时,他们最后一次见面了。齐朗只能说这些了,他默默地行礼告退。 从小的默契让紫苏只是沉默地看着他离开,一如当年他返乡为祖父守制时。 第二天,三司舆论开始对陈氏家族发难,甚至连多年的旧帐也一并翻出,一条一条的罪状俱是触目惊心, 仿佛不将陈氏铲除就会愧对天下苍生。 “读书人啊!”齐朗漫不经心地评价“难怪连帝王都怕昭昭史笔!” 谢清笑道“那些人都将圣人之言当**生真理,不贯彻就有愧于心。” “不过,皇后娘娘也是这样——喜欢用舆论——跟你学的吗?”谢清有些好奇地试探。 “这是永宁王生前说过的话。”齐朗淡语,不想如他的意。 “好了,不跟你兜圈子,你和皇后娘娘的定力一向是最好的。”谢清认输,直截了当地问“你昨天和娘娘说了什么?” “叮嘱几句而已。你以为说什么?”齐朗不太在意地说。 谢清摇头,知道是白问了,便转回正题“失去了太后的牵制,云贵妃会肆无忌惮的,你考虑过吗?” “你不会真的认为云贵妃是对手吧?”齐朗失笑。 “轻敌是兵家大忌。”谢清很认真。 “的确!”齐朗点头“不过,想让皇室宗族对一个卑贱奴婢的儿子称臣,云贵妃还要花很多的功夫,再说,三皇子并无帝王风范,云贵妃又太张扬,皇族并不喜欢他们母子。——你还担心缺少牵制她的人?” 齐朗仔细地分析给他听,谢清不得不承认其中的道理。 “所以,祖父近来才频频与皇亲接触!”谢清了然一笑。 “其实…这也是不得已之举!”齐朗苦笑“于我们无益,唯一有益的是皇后娘娘!” “什么意思?”谢清有些不解。 “你不觉得太过平衡的局面对皇后娘娘很危险吗?”齐朗解释“尤其是在陛下觉得世族的力量有点太过份的时候。谁知道陛下会怎么想?” 谢清愣了半晌才明白他话中的意思,却说不出任何话。 “相信陈氏的事情能给娘娘一个真正掌握后宫的机会!”齐朗轻笑。 不几日,皇上在御苑赐宴,所有恩科进士俱得此荣,还有就是世族中被推举的贤良子弟,齐朗第一次见到隆徽皇帝。 “探花出身世族,策论更是见识不凡,朕的确是有幸!”隆徽皇帝对齐朗很是赞赏,只是也有几分冷淡之意。 齐朗并不在意,温和恭顺地按臣子应有的分寸应对,连隆徽皇帝也不由地在心底叹服,不过,这并未让他改变主意。 宴后,授职的旨意依次下达,所有人都注意到,所有世族出身的人俱被外放为官,留京的都是些出身寒族的进士,这是空前绝后的一次,在元宁皇朝只此一次。 同时,隆徽皇帝正式命刑部、大理寺会同宗人府处理陈氏家族的罪责,慈惠太后病倒。 一时间,云贵妃的景昌宫门庭若市,紫苏以害喜为由,深居简出,云贵妃的势力再次抬头,甚至在一段时间里达到鼎盛。 “娘娘,请就寝吧!”容尚宫提醒在书桌前的紫苏,已是二更天了。 紫苏沉默地起身,就寝。 容尚宫只能默默地熄灭宫灯,离开寝殿,她知道皇后在想什么——今天早朝时,皇上宣布“考察皇子,只论才德,不分嫡庶” “好吧!陛下,就如您所愿——反正,也不急于一时!”紫苏躺在床上,默默地在心中说,她抚上已隆起的肚子“放心,我一定会让你坐到皇位上的。” 隆徽十四年二月初十,皇后于宁泰殿生下五皇子,皇帝赐名玄颢;礼部按例为皇后上尊号,皇帝钦定—— “文端” 无人知晓,那一天,在宁泰殿到底发生了什么,在元宁皇朝太医院的医案记录上,文端皇后分娩的记录也很简单,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当时,皇后生下嫡皇子后,发生了十分危险的事情,在换了几位太医之后,皇后才渡过危险,这也导致了文端皇后一生再无子嗣。 怀抱着年幼的皇子,紫苏与皇帝一同在正仪殿接受百官朝拜,但是,紫苏微笑的表情下,并无一丝喜悦,与她冰冷的手心一样,她的心也是冷的。 史书上记载,这是文端皇后第一次在太政宫接受朝拜,那时,她年仅十四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