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情何以堪下 (第2/3页)
以来被教育所形成的想法,尽管与帝王心术有矛盾,但是,阳玄颢认为那才是正确的。 他不想因为亲疏远近而乱了礼法律令,那会动摇国本。 虽然他想过立四皇子为储,但是,至今,那也只是“想”而已。 这是他一直认定的原则,再在有人很明确地提到后果,很明确地质问他,他竟无言以对,只觉得那个原则竟是如此脆弱、如此不堪! 如果他从不能保护亲近的人,那么,最后,他只能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 那一夜,云沐雪还是哭了,哭得凄离,阳玄颢拥着她,一夜无语。 皇帝拒绝议政厅与三司商定的处理建议,也拒绝他们照例的请辞,朝野哗然,完全不懂皇帝在想什么。 紫苏一直没有任何表示,仿佛真的不问世事,但是,云沐雪知道,这位太后只是在等待,等待皇帝的决定——皇帝的作法其实正表示他在犹豫。 三位议政大臣同样明白,松了口气之余,也好奇了。齐朗求见紫苏正是为此事。 “能有谁?”紫苏笑得温和“除了燕贵妃,还能是谁?” “臣等知道,只是,不知贵妃娘娘是如何说的?” 紫苏搁下拈在指间的棋子,想了想,复述“她说‘陛下,您看着他们令臣妾母子分离,看着他们处罚云氏,以后,臣妾被除死了,您是不是还是看着?’就这样,怎么样?” 齐朗愕然,倒没有想到云沐雪如此胆大。 “她对皇帝是不同的!”紫苏微笑“我现在算是信了。别的后宫说这样的话,皇帝只会生气,半个字都不会入心!” 齐朗倒是不同意“臣以为是陛下亦有此想法。” 紫苏看了一眼棋秤,投子认负,她今天的心思不在这上头。 “景瀚!”紫苏轻声道“那又如何?我不能那样想!”她是母亲,罪名不能由她的儿子担! 齐朗收拾着棋子,笑道“只怕,陛下这一次不会看着了!” “那就试试!”紫苏冷言。 云沐雪敢说这样的话,就是在挑衅——质疑母子之情、君臣之情,罪莫大焉! 齐朗想劝,但是,想想又没有说。这件事上,作臣下的没有发言权。紫苏不在意,皇帝会在意,倒不如让紫苏自己处理。 这样想着,齐朗便再次抓了一把黑子,问道“猜子吧!” 棋局再开,这一次,两人下得认真,一个时辰以后,齐朗认负。 齐朗正要说话,就听外面匆匆跑进来一人,竟是赵全,还一脸惊惶。两人同时一惊,心中不安得很。 赵全进了内殿,便跪倒,话音都在颤抖,但说得还算清楚“娘娘,陛下坠马了!” 棋子散落了一地。 天子身系天下安宁,即使折了半根头发也会惊动万千,何况是坠马之类的大伤,不仅紫苏被吓到了,便是宫外也有不少人知道。 紫苏第一时间赶到太政宫,刚下步舆,就见方允韶跪在昭信殿外,脸色青白,满头大汗。 方才赵全已经对她禀报过了,她知道皇帝是与方允韶一起骑马,皇帝坠马时,方允韶离得最近,却未及救援。 “方太傅起身吧!”紫苏虽然着急,却还是在方允韶跟前停下,温和地吩咐了一声“天有不测风云,哀家知道皇帝在你面前素来任性,你不必过责于己!” “谢娘娘,臣自知罪无可恕…”方允韶是真的万分自责,即使紫苏如此宽慰,他仍然无法原谅自己——他竟然没能保护皇帝! 紫苏叹了一口气,边往殿内走,边道“请方太傅到偏殿候着,不要跪在这儿了!没有先生跪弟子的理!” “是!”宫人连忙答应,方允韶也不好再跪,只能起身随宫人到偏殿等候消息。 紫苏尚能如此的原因是,路上就有赵全派去探消息的宫人禀报,皇帝虽然伤得不轻,但意识还算清醒,并未昏迷,紫苏是知道深浅的,听了这话儿,心便定了大半,否则,她哪儿还会有功夫与方允韶说“理”不“理”的! 齐朗是随紫苏一起来的,这个时候,他却不能跟着紫苏一起进殿,便站在殿外,方允韶此时也起身了,两人对视了一眼,齐朗不由一愣——方允韶竟是一脸欲说不说的为难。 稍一怔忡之后,齐朗心中便了悟了几分,眼神也冷下去,方允韶不觉移开眼,不敢再看他。 紫苏没进内殿,便听到阳玄颢强自压抑的抽息声与间或难以忍耐的痛吟,不由心痛,面上也没有掩饰,一旁的医侍见状,连忙低声解释“太后娘娘,太医在为陛下正骨。” 紫苏点头,站在原地,没有进去,医侍这才松了一口气。 外殿的人心急如焚,宫漏声声都打在心尖上,内殿的人也是一头冷汗,不知多久,一名医侍从内殿出来,一边擦汗一边道“好了,我们去煎药!”他手里拿着一张方子,正在看,竟没看到紫苏,直到被外殿的那人扯了一下衣袖,才下意识地抬头,不禁吓了一跳,连忙跪下。 紫苏看都没看他,径直走了进去,倒是赵全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一名太医正在为阳玄颢施针,紫苏抬手示意其他人不必出声,默默地看着儿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