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暗权握天下汹涌上 (第2/3页)
下的父亲与卧病在床的母亲交啊!”孙海天跪伏在地,痛切陈辞。 “哀家会敦促一下经办的官员,孙卿不必担心。”紫苏无奈地命人再次扶起孙海天,虽然同情孙家的事情,但是,并不代表她没看出孙海天的不对劲。 犯下这等大罪,而且已经俯首认罪,孙海天再疼爱的meimei也不可再追查下去,再说,大理寺已经改判轻刑,孙家没有理由坚持下去,若是贺家前来抱怨,那还差不多,孙海静毕竟是女儿家,孙家又非子息单薄之家,没有道理如此维护一个出阁的女儿。 再想到柳如晦今早方呈上的奏章,紫苏心中除了无奈还是无奈。 ——能怎么办呢?只能顺其自然了。 孙海天却暗道一声不好,想到齐朗提醒过,自己不可弄巧成拙,不禁心中立刻涌上一股寒意,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一咬牙,再不顾忌什么,恭敬地进言“太后娘娘,草臣无官职在身,不敢妄议朝政,可是,有一言,如梗在喉,不吐不快!” 紫苏不由讶异,也又有了些兴趣,道“孙卿不必如此说,你是孙氏的族长,又是嫡系宗主,议论朝政得失亦无不可,这也是世族应尽的本份。” 按照元宁的律例,无论有无官职,世族子弟都可上书指摘时弊,只是,那些奏章上位之人未必会看。 “草臣…”孙海天正要开口,却听见外面一声通报 “太后娘娘,尹相、齐相、谢相与方太守求见。” 赵全奉命去请三位议政大臣与方守望,本来早已到了,正想通禀,却被尹相拦下,方守望也是一脸尴尬地看着尹朔,齐朗与谢清却是满眼的不解,但是,也没有表示异议,赵全便与四个人一起站在外,直到方才,孙海天语气一变,说要谏言朝政,齐朗才温和转向尹朔,征询他的意思“尹相,我们还是进去吧,您看呢?” 尹朔没好气地瞪了方守望一眼,轻轻颌首,赵全便立刻出声禀报。 “叶尚仪,请女眷回避一下,你领她们出去。”紫苏先命人将孙氏的女眷送出大厅,随后才道“请他们进来!” “臣等参见太后娘娘!”尹朔他们视而不见地越过孙海天,给紫苏行礼。 “免礼。”紫苏摆手让宫人给三位议政大臣赐座,等三人坐下了,她才笑道 “你们来得正好,孙卿正要进言朝政上的事情,你们也一起听听吧!” “是!”四人齐声答应。 紫苏温和地对孙海天道“孙卿继续说吧!让哀家也听听民间的议论,可惜皇帝不能过来,不然,哀家也让他来听一听。” “草臣惶恐。”孙海天忙道,心中却镇定下来,方才,他悄悄与谢清、齐朗交换了一个眼色,两人都示意他直言,因此,他现在是胸有成竹,与方才的不安不可同日而语。 “太后娘娘,海静的案子,方太守虽未枉法,可是,方太守与贺家关系密切却是不争的事实,若说这层关系没有影响到方太守的决定,有几人相信?若说贺家没有错,海静为什么要毒杀他们全家,那是重罪,海静会不知道吗?可是,方太守却对此只字不提,草臣请问娘娘,若说方太守没有徇私,这可能吗?” 紫苏没有表示,只是不着痕迹地看了齐朗一眼,齐朗不由目光一闪。 孙海天似乎也不是真的紫苏回答,径自说下去“方家牵涉贪墨重案,本已败落,这一点承州上下无人不晓,可是,现在呢?承州之富,半数归于方、贺两家,真绣更是再无家族涉足,方家现在的祖荫之田至少在千顷以上,草臣请问方太守,振兴祖业之中,没有以权谋私吗?” “大胆!你…”听到他最后一句话,方守望脸色立变,不顾太后在场,便厉声喝斥。 “放肆!”尹朔第一个斥责他的无礼“太后面前有你说话的份吗?” “臣惶恐!”方守望慌忙跪下请罪。 紫苏淡淡地摆手“孙卿的话并非指控,方太守不必介怀,今日所言,止于此时此地。” “谢太后娘娘隆恩!”方守望暗暗松了一口气,因此,没有看见谢清与齐朗的眼中闪过一丝欣喜。 “也许方太守并未做出不忠之事,可是您的家人与亲属呢?您能保证他们没有借您的名胡作非为吗?”孙海天直视方守望的眼睛,咄咄逼人的气势让紫苏挑眉,也看到齐朗与谢清同样惊讶的神色,不由更多了几分期待。 “方太守可能不知道,贺家曾经要求在下将寒松园列入海静的嫁妆。”孙海天冷冷地摊出底牌,也的确是够份量。 寒松园是宣祖为祭奠阳氏先祖而建,阳氏先祖曾任大正皇朝的承州将军,举家死于暴乱之中,成宗时,寒松园被赐予孙氏,这是孙氏家族最引以为豪的事情,贺氏求取寒松园无疑是强人所难,而且,也难保贺家不会因此迁怒新妇。 紫苏看向方守望,似乎在等他的回应,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