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火中龙权握天下下 (第1/3页)
第十三章 火中龙吟(下) 《元宁史记#83;诸王世家》 瑞悼王玄煜,仁宗第三子,端宗太宁元年生于东宫,母良媛安氏,太宁四年,仁宗登基,分封皇长子、皇次子、皇三子为王,王号为瑞,王母有宠,仁宗偏爱于王,有立储之心,王亦聪慧,朝中颇孚人望,然生母低贱,亦闻微词,仁宗未明言于臣,仁宗隆徽十六年,王母贵妃安氏行咒术于帝,废,帝未加罪于王,同年,帝以嫡皇子为储,大赦,隆徽十七年,帝遣获封诸王至封地,未至,王身染疫疠,八月十一,薨,谥“悼” 因隆徽皇帝身体一直不好,朝臣担心三皇子的病逝会对皇帝产生巨大的打击,便先向皇后禀告。 “欺君之罪,你们谁担?”紫苏冷言,不过,也未太为难他们“本宫去!你们先退下。” 明知其中有问题,紫苏还是应了下来,倒不是有恃无恐,而是,此事的确与她有关,与其让皇帝迁怒于他人,倒不如自己担下,而且,她也很想知道,皇帝是否真的那么珍惜云贵妃所出的三皇子。 紫苏静静地站在昭信殿外,等候皇帝的宣召,双手交叠于宽大的衣袖内,凝淡的目光投向正前方,却没有看着哪一点,尽管紫苏一向淡漠,可是,所有人仍感觉到此刻不同寻常的肃穆。 孟涛是知道实情的人,也是他建言朝臣暂时不要向皇帝禀告的。 “皇后娘娘,陛下请您进去。”他垂首对紫苏说。 紫苏淡淡地扫了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阴冷——来之前,赵全已经查出事情的原委——不过,她什么都没说,走进宫殿。 “你还来做什么!” 隆徽皇帝一见到紫苏,便冷冷地斥喝,同时抓起手边的药盅砸了过去。 不知是紫苏大意,还是她根本没想到,药盅正好砸碎到她的身上,黑褐色的药汁沾染上她的衣裙,她没有开口,只是默默地看着他,一言不发,也未行礼。 隆徽皇帝却还不解恨,将手边所有能抓到的东西全部向紫苏砸去,紫苏略略退了一步,直到他已经没有东西可以出手,颓然地倒在床上,才走近他。 “你来做什么?”隆徽皇帝闭上眼睛低语,似乎只是在自言自语。 “臣妾来告诉您,三皇子已染疠身亡,请您节哀!”紫苏低声回答“不过,看来,您已经知道了!”紫苏的心里不由冷笑,面上却未动声色。 “你答应过朕的!”隆徽皇帝闭上眼睛,轻声地说。 紫苏看着他,平静地开口“是的!臣妾信守诺言。” “是吗?”隆徽皇帝反问,大笑着坐起,眼中满是犀利的冷漠。 “你真的有一帮忠臣良将!根本不用你开口,他们就已经将一切处理得完美之极!”他冷冷地开口。 紫苏却未说任何话,任由他对自己发泄。 丧子之痛,有几人能忍受? 但是,现在的她又岂能将一切掌握于手中? 或许该说,有意无意间,她放任了那可能的万一! 可是,为什么不可以?如果他可以对自己下手,自己为什么不能对三皇子出手?更何况,自己根本没出手! 隆徽皇帝冷冷地看着她,心中有万丈怒火,却又无从发泄! 准确地说,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恼火什么?为了云贵妃吗?从一开始,宠她便只是一种习惯,而非真心,扪心自问,他根本不在乎她,放纵她的所为何尝不是因为她的作为根本就无用呢?为了三皇子吗?也许…毕竟自己一直疼爱着那个孩子,可是,真正让自己有怜惜之情的,似乎还是紫苏生的玄颢,因为,真的很愧疚… 看到紫苏目光中冷淡的嘲讽,他忽然觉得很无力,自己有什么资格指责她?当初,他不是连自己的骨rou都不顾了吗? ——“你退下吧!”最终,他淡淡地对紫苏如此吩咐。 紫苏默默地向他行礼,退出昭信殿。 孟涛送走皇后,便立刻走进昭信殿,看到满地的狼籍,并没有惊讶,只是吩咐外面的宫人进来打扫,自己则将一些凌乱的物件放回原处。 “孟涛,准备一下,朕要去天华寺。”隆徽皇帝忽然下令,并立刻起身,孟涛一惊,手中的东西又掉了一地,不过,他很迅速地回答 “是!”随即服侍隆徽皇帝更衣,让宫人准备御驾。 “陛下,您的心绪甚乱,佛祖也无法平息您的心境吗?”了明大师双手合十,立在隆徽皇帝身后,满殿的华严圣众,亦无法让隆徽皇帝感到如平常一般的安详。 “朕的执念终是无法消除。”隆徽皇帝从佛像前起身,自嘲地对了明说。 了明对世事早已是洞若观火,对此,也只能宽慰他,道“陛下乃是一国之主,心中自然有无数的执念,若是全然消除,元宁也就国将不国了!” “慈悲筏济人出相思海。”隆徽皇帝苦笑“朕还是出不了这无边的苦海。” 了明宣了一声佛号,道“陛下当为先去者幸,您如此牵念,只会为其再造孽债,别无他用的!” 隆徽皇帝摇头“丧子之痛,并非如此即能平息的,何况…” 了明无法回应他的话,只能重复地吟诵大悲咒。 “让朕一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