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司机_第六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第1/6页)

    第六章

    吴同学的同学我只陪送过一次,后来听说他们直接坐火车去了别的地方游玩。"小招"女处长后来说,吴市长这人太认真,公私分明。看来,我还是没能让她破戒,人家不愿意占公家便宜,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萧大秘的两全之美策略没用上,我和小吴市长的胶着状态因她同学的到来而化解,胖妞小欧自然也就免去了检查。可老头子还是听到了耳朵里,给我一个电话说:要尊重领导嘛,下不为例啊,你还真想来人大呀。实在不想干,就去开出租车。你好自为之吧。

    老头子的话说得很重,意思是除了给吴市长开车,你小余别无选择,别指望我一个糟老头子再给指点退路。我感觉冲撞了小吴市长就等于把那辆奥迪开进了泥坑里,妨碍了老头子的行程。他的行程就快接近终点了,还有啥盼头的?难道有岔道,可以加大油门继续往前冲?老头子一向老谋深算,跟他开车这么些年,我是无法预测前进的方向,只求一路上四通八达,跑出多远,都能安稳开回来。

    小欧叫车原本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因为萧大秘伸手一搅和,问题越发复杂化了。虽说小吴市长及时出面给化解了,主管市府办的副市长却要再次小题大做,继续做文章,当然矛头不是指向一个司机,而是习惯给别人做文章的萧大秘。这位副市长姓姚,跟萧大秘本是一对官场夙敌,过去在一个局级单位是正副搭档,萧大秘当时是副手,那时候萧大秘充分发挥笔杆子优势,听老头子说过,当时萧大秘有篇关于农民抛荒现象的文章上了省党报,受到省里主管农业的副省长关注,特意批示下来,要见见文章作者。从省政府回来后不久,老头子就把他扶正了,而姚局被放到一个清水衙门里冷冻。让一个老九出身的副手踢出去,姚局觉得太没面子了,认为是萧大秘背后做了手脚,自此结下瓜葛。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东风不吹,西风刮,不甘落败的姚局也不知通过什么手段力挽狂澜,摇身一变进了一个区的党委班子,之后便青云直上了。萧大秘在秘书长的位置上屁股还没坐热,姚同志成了副市长,当然,那时候不是主管政府办,可也是上司了。两个冤家最终又回到起点,针锋相对。过去有老头子罩着,姚市长也没能把夙敌怎么样,明里两个人热情洋溢,实则是笑里藏刀。为此,老头子曾在车里说过一句话:我退二线后,首当其冲的就是小萧了。

    没想到这么快就印证了,而点燃导火索的是老余,一场纷争仅为一辆小车。

    真是罪过啊,老余我!

    办公室里的那些事一般跟司机室不相干的,大小书记们往往充耳不闻,我们平常只关心谁谁又上哪了,这个月的报销单咋那么厚,什么什么车跑起来费油,哪个哪个单位出手比较大方,啥地方的特产比较多。我们最留意的是彼此穿过鼻孔飘散出的烟味牌号,我们只在烟事上攀比,在我们眼里,硝烟弥漫的烟场比明争暗斗的官场显得清晰明朗。我们在一起最多的话题是切磋麻台心得,交流经验教训,防备可能遇到的高手,相互提个醒,别被老千了。当然,我们也关心社会上流传的热门话题,我们属于学习流言的,而不是文件机关成员。每年我们所参加的政务会议也就在岁末年初,大大小小的,不分红砖黑石,都聚集在一块扯淡儿。与其说是小欧要车破戒,不如说是萧大秘自身犯规,他破例召开了大小"书记"们会议,这不是打狗没看主人吗?将会议精神上报给姚副市长的,肯定是为姚大人抬轿子的御前佣人"小杯"书记。"小杯"是绰号,取自于他过去的领导"大杯",意思是酒桌上要换大杯,于是司机也跟着私下叫成了"小杯"。"大杯"最终在政协副主席的位置上光荣退休,就把"小杯"安置给了姚大人。"小杯"岁数已不小,再过几年,可能就再没人敢叫他把握方向盘了,在我们那堆里,他是老字辈"书记",所以尊称为"老杯"。老杯年纪不小,话却很多。也许是没几个年头混机关了,不像我们还有所顾忌,严守嘴巴,老杯基本是我们司机室里的新闻发言人,从他口头经常透露出那头发生的事儿。好在这新闻只在司机室里内部传播,如果流到外头,就直接影响到红头文件的威信了。

    萧大秘整顿内务会议一散会,老杯回到司机室就开讲了,说这事本来芝麻点大,我过去也碰到过,基本是下不为例,可萧秘书长一召开会议,问题就大了,你们瞧着吧,要牵动高层的。大家都能听出弦外之音,矛头显然是姚副市长要挑起的。萧大秘这回吃了个哑巴亏,没考虑到头上面一直竖着一根刺,只想到吴副市长的"车祸"他得让老头子出面摆平,经验主义作乱啊,你就没想到旧主换新颜了,手腕也短了,够不上这里了。问题是吴副市长开门见山地给"车祸"下达了责任认定。我老余负全责,胖妞小欧属无责任方。还检查个鸟蛋啊?

    有会议就有记录,有记录领导就要审阅,有审阅就有意见,因为人家吴副市长态度已挑明,姚副市长便旗帜鲜明了。老杯说,姚市长的批示就四个字:画蛇添足。为此姚副市长亲自主持召开了市府办会议,跟萧大秘不同的是,会议照常将司机剔除在外,完全是针对管理层的。老杯的新闻发布会是这样讲的:会议严肃批评了某些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作风,打击了一个新同志的工作热情,有损上下级关系…反正就差点名道姓要他萧某人写检查了。士可杀不可辱啊,萧大秘当场就跟姚大人叫板了,意思是我一个秘书长连这点小事也无权处理,有能耐把我降职处理算了。然后直接找一把手告御状。最后一道程序老杯也无法了解到细节,新市长是从外地调来的,才上任,根本不了解姚萧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充当了调和角色,这事才算了结。新市长的"书记"对此保持沉默,人家跟新市长一样,也是从外地一路跟过来的,格调自然要跟主人保持一致,老杯向他也打听不出什么公母来。

    这事因我而起,萧大秘也是好意想给我挽回点面子,结果适得其反,弄巧成拙。我很是过意不去,想请他吃顿饭给他消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