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第1/2页)
第八章 遇袭 谢绿筱回到谢府,恰好遇上谢嘉明从外边回来。门口遇到的时候,她一言不发,目光也不望向兄长,将马交付给家仆,便往里走。 若是往日,谢嘉明必然责问她是不是又偷跑出去了,可这一次,他走在她身后,一言不发。 直到画屏奔出来,先叫了声小姐,又对谢嘉明低声说了句什么,谢绿筱清清楚楚听到兄长冷淡而不甚耐烦的说了句“随她去” 她心中大怒,也不回头,就喊道:“画屏!” 画屏随着她回去,一边道:“小姐…” 她又忽然不耐烦道:“没事。你去说一声,我在外边吃了回来,晚膳不用了。” 她一个人回房,倒头便睡,亦没有人敢来吵她。 到了夜半时分,谢绿筱终于坐起来,披了衣服,悄无声息的开始收整东西。理上一会,她便顿一顿,似乎有些犹豫。她将往日间攒下的一些会子捏在手里,在窗前坐了一会儿,就听见窗外婢女们碎碎的脚步声:“公子从相府宴饮回来了,赶紧去煮醒酒汤…” 手中的纸张无意间被捏得皱起,谢绿筱忽然十分想念近一年未见的父亲,此刻,想必他正在淮南吧…陈大哥…大概已经在庐州了。 此时依然是正月,四更未到,天色墨沉,只有数颗星子烁烁闪耀。 孤山下,数匹骏马时不时打着响鼻,从鼻间喷出白色的雾气来。一道隽长的人影立在其中,而随从的侍卫都默不作声。 杜言看了看天色,上前几步道:“大人,该出发了。” 那男子抬头望了望天色,缓缓道:“再等等。” 杜言看了看他平静的侧脸,欲言又止,终于还是默默退下了。 未几,有马匹从临安城方向奔来,待至孤山脚下,那人勒住马身,翻身下马,笑道:“袁公子,幸好你还未走。” 袁思博挑眉望向来人,似是有些惊奇:“谢姑娘?” “我欲北去寻访亲人,不知可否与袁公子搭伴前行?”她着了男装,微一躬身行礼。 袁思博唇角掠起细微不可见的笑,想了想,道:“自然可以。” 交四更,陷入沉睡中的临安城,却又被四周秀丽山峰上寺观的鸣钟声惊醒。山上鸣钟声一响,就有人手中打着铁板和木鱼儿,大街小巷,开始沿街报晓。 一个看上去还有些睡意的男人走过谢绿筱身边的时候“邦”的敲了敲铁板,又喊道:“天色晴明” 谢绿筱忽然想起若是在家中,大哥此刻便要起来了。或是准备朝议,或是要赶去办公。风雨霜雪,日日如此。可如今他夜夜笙歌,便是去了朝廷,又还有多少精力做事呢?她手指抓紧了缰绳,有些涩然的低头想着,目光一掠,却看见自己身侧的袁思博,竟然也是一脸怔忡的样子,目光复杂难言。 街上已有人开始卖早市点心。 他们即将要北出艮山门,谢绿筱的目光却落在了一家街边小铺上。店家正架起一口大锅,搅着锅内的米粥,热气腾腾。她多看了几眼,袁思博便发现了,勒了马道:“谢姑娘,不如在这里用些点心再走?” 谢绿筱还没说话,却是杜言策马走在袁思博身边,开口道:“公子…” 袁思博并没有理会,翻身下马,在小摊前坐了下来,道:“店家,来几碗粥。” 谢绿筱坐在他身侧,而几个随从则默默的坐了另一桌。 “这儿的五味rou粥很好喝…”谢绿筱用勺子轻轻的搅着稠实的粥面“不过只有冬日才有。到了夏天,大家就改喝豆子粥了。” 袁思博饶有兴趣:“是么?” 她笑笑,目光落在几匹马上,并不见有大宗货物的车队。 袁思博仿佛知道她在想些什么,微笑道:“我此行前来,只是选定茶园,商定价格。待到清明前,茶叶采摘上市,便可运去淮北了。” 谢绿筱“哦”了一声,又道:“袁公子,为何你选在正月前后出行?待到来年,看准了茶叶再直接买回去,岂不更好?” 袁思博知道她会有此一问,道:“姑娘不是生意人,知道这些也无妨。今年冬日,真烈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酷寒。牲畜冻死无数。往日两国之间,大都是茶马互换。可今年,用以交换的马匹数量若是骤少,只怕要茶贱马贵了。这市场将有剧变,我不亲自过来瞧瞧,实在不放心。” 他说得十分坦白,谢绿筱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打消,便点头道:“原来如此。” “不知姑娘北上,是为了寻访什么亲人?” 谢绿筱低头看看热气渐消的rou粥,忽然没什么胃口了。她是打算去找陈昀,或许还能在那边遇到爹爹——可那些也不过是借口。她只是不愿在临安呆下去了而已。想起这些,她便回道:“我父亲。” 袁思博眸色倏然沉了数分,黑眸黝黝,不知是望向她,还是她身后的街道,缓缓道:“如此,我们便出发吧。” 往北行了数里,回望已再也瞧不见锦绣繁华的都城,谢绿筱忽然惊觉,这是她这十六年来,头一次真真正正的离开了临安。虽然父亲一直告诉她,他们的故都是在淮水北边的开封府。当日东京梦华的繁盛,丝毫不逊于此刻的临安。那些家国大志虽然铭记心间,可她生于临安,长于临安,浸润在骨子里的,依然是江南清丽的风景。这一离开,依然有些惆怅。 袁思博已将他们的路程告诉了她。出了临安府,先到建康,再折而往西北,便是庐州。到了庐州城外,他们还将往北,过淮河,回到真烈境内。而她可以在庐州城内留下来,去寻亲人。 以往那些地名,不过是书册中一个个字符,如今被她催着马一一踏过,让她觉得十分新鲜。这一路说不上有多辛苦,因为袁思博的随从将一切都打点得甚是妥当。只是路赶得甚急,一次谢绿筱便无意间听到杜言说了一句:“…二月二十日之前…否则便有些仓促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