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明珠 (第5/6页)
,落在雪漫天面前。 雪漫天完全是惊惧的反应,他装得很像,最低限度陆丹并没有发现他在使诈。 “你是什么人?”雪漫天的语声也在颤抖。 “你又是什么人?”陆丹反问。 “我只是一个卖药郎中…” “你在骗哪里一个?”陆丹突然出手,一掌拍向雪漫天的胸膛。 雪漫天竟然不懂得,应掌倒翻,摔倒地上,一面呻吟一面挣扎爬起来,不等陆丹走近,已大叫饶命道:“小人身上只有三两银子,只要你老人家高抬贵手” “废话”陆丹喝住道:“你进去刘瑾的私邸有何目的?” “小人卖药途经九千岁的府邸门外…” 陆丹截口道:“你是哪里儿的人?” “是这里的…” “又来胡说了,听你的口音,分明是南方人,一个南方人千里迢迢到来京城,又故意在刘瑾府外徘徊不去,再说,以刘瑾今日的地位,府中大夫最少有十个以上,哪里会要你的药来治病?” “小人卖的是心药…” “我正要看你这个心药是什么样子?”陆丹随即伸手抓向雪漫天的药囊,雪漫天藏在袖子里的暗器也就在这时候射出来。 陆丹的反应不能说不敏锐的了,机簧声入耳身形便倒翻,长剑同时出稍,让在胸前,射来的十四枚暗器十三枚被他闪开封开,还有一枚仍然射进他的胸膛。 那种暗器非常奇怪,尖端嵌着倒钩,当中却是空的,一入肌rou,鲜血立时经由管子喷射出来,乃是经过特别设计,专破内家真气而且杀伤力颇强的暗器。 陆丹惊觉,不敢怠慢,立即伸手封住了管口,剑势展开,刺向雪漫天。 不等剑刺到,雪漫天的身形已倒翻开去,倒跃上后面一株高树,双手扬处,暗器又是飞煌般射出。 陆丹方待提一口真气,拔起身子,伤口便一阵剧痛,那口真气竟然提不起来,但剑势仍然轮转,及时将射来的暗器对开,再看雪漫天,已然一连换了三个位置,来到一株更高的树上。 雪漫天也只是一声冷笑,身形再展开,高树上飞掠,眨眼间便已消失在黑暗中。 他若是有意杀陆丹,以他的心计经验,也应该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但他身负重任,又不知道陆丹是什么人,在可以安然离开的情形下,当然是立即离开。 那一声冷笑就象是锥子一样制进陆丹的心窝,他总算明白武功就是再好,经验不足再加上粗心大意,还是不免伤在这个郎中的手下。 要追是追不下去的了,唯一幸运的是他伤口剧痛,所中的并非毒药暗器。 雪漫天离开,刘瑾便陷入沉思中,一个身子躺在软榻上,闭上了眼睛,没有人敢惊动他,殷天虎、常胜、皇甫兄弟甚至话也不说一句,他们已很清楚刘瑾的脾气习惯。 一直到他张开眼睛,四人才移动脚步上前来,又是皇甫义抢先开口道:“恭喜九十岁。” 刘瑾轻“哦”一声道:“何喜之有?” “宁王原来一心效忠九十岁,龙袍一事九十岁不必挂在心上…” “小小一个宁王,又远在江南,原就不必挂虑。”刘瑾淡然一笑。 皇甫忠接道:“据知宁王座下养有一群武林高手,如萧三公子之辈,也甘于为他效命,虽然不足为患,终究也是麻烦,若是…” 刘瑾笑截口道:“你们相信宁王?” 皇甫义方待答话,却给皇甫忠接住,常胜即时插口道:“他连往来的书信也送来给九十岁…!” “这正是这个人狡滑的地方。”刘瑾微道:“他人在江南,心却在京城,一方面秘密与皇帝书信往返,一面却与我暗通消息,居心叵测。” 常胜诧异地道:“九千岁完全不相信这个人?” “他到底是姓朱的,没有理由投靠外姓人。”刘瑾冷冷地一笑道:“不管他是否另有所图,这个人必须小心。” 常胜更奇怪道:“听九十岁说,这个人并不是一个聪明人。” “也许他正是要我们这样想。”刘瑾语声沉下来道:“暂时我还看不透这个人。” “我们应该派人追踪雪漫天” “你以为宁王会不会考虑到有此一着?”刘瑾又摇头道:“这个雪漫天倘若只是被用来迷惑我们的注意,追踪他便是一种浪费。” “九十岁不能肯定…” “所以要你们加倍小心。”刘瑾又闭上眼睛,陷入沉思中。 暗器虽然没有毒,但因为嵌着倒钩,要拔出来可也不容易,陆丹只有找傅香君,他知道傅香君精通医术。当然,傅香君若是不在京城,又或者非要立即将暗器拔出来不可还是会自己动手拔的。 在傅香君来说这果然是一件容易事,她先将伤口附近的经脉封闭,再将暗器的倒钩剪断,拔出管状的部分,才将倒钩小心翼翼地一一拔出来,然后敷上金创药。 陆丹抬手方要将封闭的经脉解开,傅香君已摇头道:“六个时辰之后经脉自然会解开的。” “不能够现在解开?” “这会血流不止,影响所及,只怕要四五天才能够复元,既然可以避免,为什么不避免?” 陆丹叹了一口气,道:“想不到这个暗器如此厉害。” “幸而你没有当场拔出,否则附近的经脉不难全都被倒钩割断,可就麻烦了。” 陆丹苦笑道:“我也有这个企图,可是一动便非常疼痛,原以为并不是毒药暗器,想不到比毒药暗器还要厉害。” “毒药暗器只要用药适当便可以将毒性驱出,经脉断了可是不容易接回,一个弄不好还有后患。” “幸好有傅姑娘在。” “这种暗器我还是第一次看见,刘瑾手下能人众多,你必须要小心,以后莫再轻举妄动。” 陆丹不由一声长叹。 傅香君接道:“我知道你是要找到刘瑾企图谋朝纂位的证据。” “只有这样我才能够立即替家父洗脱冤屈。” “未必”傅香君摇头道:“刘瑾祸国殃民,人尽皆知,你以为皇帝完全不知道?只怕是权势大大,连皇帝也不得不避忌三分。” 陆丹沉吟道:“以我从先父口中所知,皇帝一直被蒙在鼓里,奏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