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三章 (第2/2页)
“不愧是荀绍,真能扛啊,不过你再能扛也就只能做到这步了。”他咧开嘴笑了几声,猛一挥手:“带走!” 几名魏国侍女走进了魏军营帐,虽然手中拿的是笔墨纸砚,看起来很端庄娴静,却个个高大健壮,一看就是常年习武之人。 将笔墨纸砚放在案上,为首的侍女用生硬的汉话对端坐着的永安公主道:“拓拔将军请永安公主写信回晋国,至于要写什么,公主应当清楚。” 永安公主诧异的抬头:“要写什么本宫如何知晓?你倒是说说看呢?” 侍女闻言不禁蹙起眉头,她只知道照着拓跋敬的吩咐传话,哪里知道到底是要写什么。被公主这话噎住,只能返回去找拓跋敬询问。 待帐中只剩下自己,永安公主脸上装傻的表情才收敛起来。 她只是要对付荀绍,拓跋敬还真以为她会出卖故土?这么着急就要利用她,还不知道谁会被谁利用呢。 她端茶啜饮,刚好遮住自己因嘲讽而微微扬起的唇角。 刚刚得知荀绍已经被俘了,这个下场真是比她想象的还要好。 拓跋敬既然活捉了荀绍,自然是要正大光明地对付西北军乃至整个晋国了。可之前聪明伶俐的永安公主此时却跟他装起傻来了。 他听了侍女的禀报,心有不悦,却也没有步步紧逼,只冷笑道:“既然她要装傻不肯为我大魏所用,那到时候可别怪本将军翻脸无情!” 荀绍被绑在营地空处的篝火堆旁,她并没有晕厥,却闭着眼睛,刚才眼里的火堆看起来影影绰绰似乎有无数个,她的精神已经有些恍惚了。 当初荀鸣被他们拖来绑在营地当中时是不是也是这样?心中什么想法也没有,没有耻辱,没有懊恼,有的只是一腔杀意,恨不能屠尽敌军。 “这就是那个叫我们魏国人闻风丧胆的荀绍?” 篝火堆旁,看守的两个士兵坐在一起用鲜卑语说着话,大概是以为荀绍听不懂,也没刻意压低声音。 火光下荀绍的脸苍白如纸,发鬓散乱,脸上和身上都是血污,若非一身戎装,看起来简直像是个可怜兮兮的逃难女子,也难怪他们会有此疑问。 另一个士兵道:“可不就是她么?听说每次开战都能斩了我们的将军,没想到这次被拓拔将军给生擒了。” “哈哈,所以人家才说盘龙谷是魏国风水宝地,有龙脉护佑嘛。” “啧,这可不清楚,我只知道这里七绕八绕的叫人头晕,听说除了西域的魔鬼城,就这盘龙谷最神秘了,若非跟着军队,我可找不着路。” 两个人絮絮叨叨说个不停,荀绍强撑着精神不让自己睡去,饥肠辘辘,喉咙似着了火,身上的疼痛早已麻木。 不知过了多久,连他们说话的声音都听不分明了,中间她终于迷迷糊糊睡了过去,后来醒来时因为感到了脸上刀割般的疼痛,睁开眼睛,竟已天边泛白,篝火早已熄灭,正是寒冷的时候。 这一夜没饿死没渴死也没冻死,真是苍天保佑。 她振作了一下精神,看了看看守的两个士兵,他们正在打盹。她思量着要如何逃生,毕竟这时候能救她的就只有她自己。 这个念头刚想完,忽然听到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她抬眼望去,鱼肚白的天色下,昨天傍晚见到的黑色孤烟又出现了,而且不止一处,从远到近,蜿蜒铺展,直到此处。 她倏然振奋了精神,难道这是标记,是一路找来的援兵? “敌军偷袭了!敌军偷袭了!” 魏军给了她答案,后方营帐忽而燃起大火。 西北军和魏军交战多年,彼此都太过了解了,这时遇到偷袭,便知道接下来会有轻骑兵杀入,拓跋敬来不及穿上盔甲,直接披着外衫出来指挥众人摆放好绊马钉。 然而出乎意料,冲破nongnong烟火杀进来的竟然是步兵,反倒是将营地中严阵以待的骑兵给弄得措手不及。 荀绍正疑惑是何人领的兵,就见人群中杀出一匹烈马,上面的人玄甲森寒,横枪直冲而至,一把从腰间抽刀斩断绳索,将她接住摁在怀里就朝外冲去。 荀绍几乎怀疑是自己的幻觉,转头又看他一眼才确定自己没有看错。 “抓紧了。”应璟将缰绳塞进她手里,手中枪送出,挑起,血雾阵阵。 荀绍终于回神,忙道:“救人!”说完口中便吐出血来。 应璟单手搂紧她,连自己也没想到出口的话竟带着怒意:“荀绍,你就不能丢开责任,先管好自己的性命!” 作者有话要说:荀绍:你凶什么凶,你会救人了不起啊? 应璟:… 周丰容:你凶什么凶,你会救人了不起啊? 应璟:… 曹敦:你凶什么凶,你会救人了不起啊? 应璟:你连人影都瞧不见,也好意思说我? 曹敦:膝盖中了一箭…_(:з」∠)_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