蹉跎岁月_第十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第4/5页)

指着一堆石头说:

    "这也是开玩笑吗?大婶,用这样的手段骗工分实在要不得。工分

    的价值,是大伙儿淌着汗水创造的呀!你说,该不该扣除石头的分量和脚踩背索的重量呢?"

    缺牙巴大婶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红,确实尴尬、狼狈。豆大的汗珠顺着她那起皱的脸皮淌下来,她也顾不得擦拭。待柯碧舟说完,她一见身旁左右没人,连忙探过脑壳,声气低低地说:

    "小柯,这事儿你次(知)我次,天次地次,旁人都不次,你就高抬贵手,放我过门吧!我一家烧香磕头,都感激你哪!"

    柯碧舟摇了摇头,说:"这么做,对你好吗?"

    "有啥子不好?"缺牙巴大婶鼓出一对眼珠说,"其实,这次(事)算个啥哟。左定法当个主任,整天不干活儿,到年终结算,他两夫妇的工分比我家两口子还多。我一提意见,他

    婆娘还骂人说:"莫非大队主任一年到头还比不上个烧窑汉子。"小柯,你想想,我们耍点假,挣点工分,还不是为了养家糊口。几块石头能多给我们几个工分?和左定法比,不过是这么一丁点!再说,这石头我们也是花劳力背来的…"

    柯碧舟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天底下竟有这样不知羞耻的人,他指着那堆石头,心平气和地问:

    "这也当得肥料吗?"

    "你真憨,就是它当不得肥料,大婶才央你行行好呀!"

    柯碧舟不说话了。他晓得,阮廷奎这人,五十年代做过转手投机,在外面耍荡,学会了一门烧窑手艺,回到湖边寨,仗着一技之长,才安下心来,专门烧窑赚高工分。阮廷奎的婆娘缺牙巴大婶,却是从来没有停止过赶流流场,做投机小买卖。在湖边寨,她是个出名的泼妇,见过世面,经过阵仗。哪个把她惹恼了,她能搬一把椅子,堵在你家门口,不指名地把你祖宗十八代全部咒翻。今天要得罪了这个人,她真大吵大闹,该咋个办呢?

    想了一阵,柯碧舟面对眼巴巴盯着他的缺牙巴说:"大婶,集体委我干这个事,我不能昧着良心对集体。你这件事,已经承认。我一点不跟你添油加醋,照实报告队长,由领导来管,你说好不好?"

    "好,好,好吧…"缺牙巴看到柯碧舟一脸的严肃,撇了撇阔嘴,嘴皮子抖动着,话也说不完全了。她晓得,要叫柯碧舟瞒过这件事去,是想用纸去盛水,不可能的了。她把

    脸一沉,气冲冲地拉过竹篾背篼,悻悻地说:"我这才认识你姓柯的。走啊,回屋头去,老娘也懒得割这个背时秧青啰!"

    缺牙巴气咻咻地发泄着怒气,挺胸昂头顺着田埂疾步走去。走了几步,她又猛一回头,以命令的口气道:

    "四姑娘,你慢点走,掏几把猪草再回家!"

    四姑娘应了一声,在狭窄的田埂上停下脚步,磨磨蹭蹭地弯下腰去。

    柯碧舟看着缺牙巴和她的三个女儿远去,不由低垂着脑壳,内心深处还在搅腾。这件事,处置得对不对呢?以后,缺牙巴堵住集体户的门撒起泼来,我怎么办呢?她这个人,什么话骂不出口呢?一骂,不又要骂到我的家庭出身了吗?唉,做这件事真得罪人啊。

    随后,余下的半天时间,柯碧舟一直处在郁闷不悦之中。也难怪啊,是知识青年,谁不指望自己在山寨社员中,有个好印象啊!招生、提干、招工,如今都兴群众推荐,机会来了,有人在群众会上公开贬你,你总不能被推荐出去啊!

    黄昏来了,犁牛打田的社员在沟水里洗犁盘、耙子,几头大牯牛,散放在田埂上低头懒洋洋地咀嚼着嫩草,山窝窝那边平地上,拴在地桩桩上的一匹咖啡色川马,昂着马脑壳嘶鸣着,不耐烦地催促主人来把它牵回圈去。远处的山脊上,收工回寨的人们,扛着锄头慢慢走过。西边天,金色的余晖像面巨大的纸扇,抖开道道橘红绚烂的晚霞,峡谷深处,树根脚开始黑下来了。

    割秧青的妇女劳动力一个个从田埂上走来了,柯碧舟聚精会神地给她们过秤,记数,妇女们叽叽喳喳地说笑、打趣,他都听而不闻。留心着每个背篼,注意着过秤时有没有人踩背索。大伙儿都惊问着,缺牙巴大婶一家,下半天为啥没来割秧青,她家挣工分不是最凶嘛!

    柯碧舟给妇女们称完秧青,发现湖边寨的女社员差不多都回来了,独有邵玉蓉,还没背回秧青来。他站在窄窄的田埂上,等待她。

    妇女们顺着田埂鱼贯而行,渐渐回寨去了。左定法的婆娘,每背秧

    青只割五十来斤的秦明娟,一个翘嘴鼓眼的中年妇女,连连回头望柯碧舟,掀开两片厚嘴唇,尖声拉气地问:

    "小柯,天都擦黑了,你还不回家?"

    "还有社员没回来呢。"柯碧舟简短地答道。

    秦明娟故意眨着眼睛:"是哪个呀?"

    柯碧舟的脸微微一红,他指指手中的小本本说:"参加割秧青的共有五十四个妇女劳力,只回来五十三个,我不知道哪个还没来。"

    "我可知道她是哪个,哈哈哈!"秦明娟发出一连串大笑声,背着背篼走远了。

    柯碧舟被她的笑声弄得脸通红,不知答个什么好。好在天色已晚,浓重的暮色从山岭、河谷间升了起来,群山已经不像白天那样浓淡有致、气象万千,而都像泼了墨一般,黑黝黝的了。

    蛙儿在叫,小虫子在鸣,沟渠里的清水,在轻吟着流去。早出的星星,在紫薇薇的天幕上婴儿似的眨着眼睛。山野里的小道,只能依稀分辨出来。柯碧舟担心地想,玉蓉为啥还不回来呢?是遭毒蛇咬了?是被镰刀割破脚杆了?还是割得太多了背不动?他的心像沉浸在guntang的油锅里,焦灼万分。

    正在这时候,几十步外传来了玉蓉的小心翼翼的探问声气:"还有人在田埂上吗?"

    这不是玉蓉的嗓音吗!柯碧舟的心头一阵兴奋,他连忙迎着声音跑去,边跑边嚷着:

    "有人,有人啊!"

    玉蓉背着高出脑壳的一满背秧青,略微弯着腰,站在靠近沟渠的那道地势较低的田埂上,看见柯碧舟向她跑来,她无声地微笑了。

    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