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二百六十六轻薄二 (第3/4页)
必须说一乐器名称。卢肇起令道:远望渔舟,不阔八尺。岩杰于是饮酒一杯,之后又扶着栏杆吐了出去,很快即席还令道:凭栏一吐,已觉空喉。此人竟是如此的轻浮傲慢。 薛保逊 薛保逊,名门之子,依仗自己的才学和地位,对于他所评论过的读书求官的人,必须要按照他的观点给予升降,当时被人们称为浮薄,宰相夏侯孜尤其厌恶他。他的堂弟因取名保厚而他不同意,便因此与人家不和睦。妻子卢氏,与她丈夫保逊的品行大略相同。叔父薛监来看望他们,卢氏出来迎见,可是等他一走,便让婢仆用水冲洗门坎儿,薛监知道此事后十分气怒。后来经宰相夏侯孜的疏奏,给保逊定罪后贬为澧州司马。一去七年没有改任,直到夏侯孜出任方镇,魏谟当了宰相,方得到重新起用。死于郡职。我曾看到过几篇薛保逊的文章。其中一篇写道:在灞上为朋友饯行,走到宾馆之处,忽然看见几个像人一 的怪物,说话时嘴还能动,样都说是江淮岭南的州县官。呜呼!天子教养的人,竟遭到这些人的抽打! 还有一记述观看优伶的文章写道:胡人推着宰莽转着圈出来,众人都笑,唯有保逊不与他们相合。他从来都是傲视一切。卢虔灌罢任夔州,因与他是近亲,便直奔澧州去慰问他,当回来走到邮亭时,回过头去望了望哭道:怎么能够想到,薛何逊一旦接替了李判官,就去打《杨柳枝》呢? 薛昭纬(罗九皋附) 唐末的薛昭纬,是薛保逊的儿子。依仗自己有才学而傲视一切,颇有父亲的风范。每次入朝或到台省去,总是手中玩弄着笏板而行,旁若无人。又好唱《浣沙溪》。主持科举之事后,有一个门生要告辞回家,到歧路分手时门生进言规劝道:侍郎有厚德,使我受到你的恩惠。以后你要能不再玩弄笏板不再唱《浣沙溪》,那便是我最大的希望了。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最真实的话。有一个小官吏,曾学过他走路及拱手揖让的样子,薛昭纬知道此事,便把他叫来对他说:你在庭院里再学一学,学的像,就饶恕了你的罪错。于是放下竹门帘,拥着他的姬妾在屋内观看。小官吏从容稳重,没有一点惧色,结果举动十分相像,昭纬笑而将他放走。路侍中在蜀地时,曾在一个夏日去球场的大厅里乘凉。有个使院小吏罗九皋,他裹的头巾和走路的姿态,都很像裴条。侍中远远望见便赶紧把他叫来,等到跟前细看才知道他并不是裴条。于是鞭打了罗九皋。 又 薛昭纬到梁朝去,要让后梁太祖朱晃明白他应该让位了。梁祖派人去把他阻拦回去,他对来人说道:天子有命,不能退回。于是快马前进,很快就到了东门外,梁祖不得已只好出来迎接,梁祖见他很有文采而又能言善辩,才改变了对他的看法。自此宴请款待,没有不尽情不周到的地方。有一天,梁祖谈到了鹞鹰,薛昭纬便赞美鸷鸟如何出众,梁祖十分高兴。他还说自己也曾放过鹰,回到客馆后,梁祖便赠送来鹞鹰。薛昭纬致信表示感谢,并当着来送鹞鹰的人告诫僮仆道:这是令公所赐之物,必须爱惜,可用纸抱起来,放在袋子里。听说的人都笑了。 剧燕 剧燕,蒲坂人,很擅长写高雅的诗歌。当时王重荣镇守河中,剧燕投赠给王重荣的诗中写道:只向国门安四海,不离乡井拜三公。王重荣十分礼让尊重他,但他做人很放任恣纵,居然欺压幕府中的各位从事官员,后来得到如祢衡被杀一样的下场。 韦薛轻高氏 江陵人高季昌,唐末任荆南节度使留后时,韦说、郑珏均为朝中宰相。韦说与郑珏是舅甥亲戚关系。到后梁太祖朱晃朝,他们又得到为皇帝行使命令的重用。而高家的贵子只是当了行军司马。他只是以歌筵酒馔来款待各位宾朋。平时来参加宴会、求要的并无固定的人,不论是谁都很优待。后来后唐庄宗过了黄河。占有了中原,天下都很震惊。高王只是单骑去进见。而韦、郑二公,继续当了宰相。国内的贵族子弟,多数都没有适应时代的变化,也还保持着原来的态度。此时薛泽则被任命为补阙,韦荆被任命为《春秋》博士,都赐给五品以上的绯色官服,脸上呈现出受到皇恩的得意之色,匆忙置办服装,等待进朝上任。而对行军司马高氏十分蔑视。李载仁,是韦说的外甥,被任命为秘书郎。刘诜,是郑珏的妹夫,被任命为《毛诗》博士,并赐予绯色五品官服。尔后韦说多次督促李载仁进京上任。高氏想要从水路上送他,李载仁一再拖延,自己牢记着前辈的遗嘱告诫,不想依从舅父,但又不能明说,终于没有离开高家的客馆。刘诜没有什么才气和名望,特别喜好喝酒,嘴上虽答应了接受任命,但一点没有启程的意思,每天仍然在高家,情谊不减,那是由于美酒肥rou的吸引。不久因病而死。高氏为他赡养起成年的子女们,照顾十分周到。不久,洛阳事变,明宗入主中原。南方的强盛王侯,对人不适就,韦说、郑珏二宰相都被罢官,韦荆、薛泽尚可蜷缩于荆楚之地。第二年,保最继位,任命李载仁为掌记。后来,他的长子被招为驸马,三子也一同授官。满门朱衣紫绶华贵兴旺。刘诜的三个儿子,也不断受到恩遇而屡屡升官。有三个孙女嫁给了高家子弟。将近三十年,享受高官厚禄,也足以值得称赞了。而韦荆却在寂寞中死去,薛泽在代理某小官吏的位职上死去。这难道不是自取吗?也可以说是命运的安排吧。 胡翙 胡翙,在一个势力强大的藩镇幕府中掌管文书之类的事,素以文字著称,尤其善于撰写军事文书,每次写出的文书都很令人满意。当时皇帝已去了西部,在中原驻守的军队中,岐、秦二藩镇,就成为最大最重要的屏障。各种文告飞来走去,在中原不断地交换,没有不敬服他所起草的文书那么完美达意的。那时大帅年纪尚幼,生杀大权,完全掌握在节度副使张筠的手中。他宣布自己在荆州任职,其实那里只是张同代管,张同当时是幕府中的察巡官。胡翙常常轻视大帅,更蔑视同僚而不尊重他们。大帅因要借用他的才能,不太责备他,只是告示他而已,因而他的轻薄一直未受到约束。在宴会上,胡翙酒酣后经常称呼张筠道:张十六!十六是张筠在家族兄弟中的排行。他还多次诋毁过张筠,由于大帅的原因,张筠只是在心里怨恨他。后来胡翙去荆州到了张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