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_卷一百四十征应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一百四十征应六 (第2/3页)

   睿陵之侧,有贫僧居之。草衣芒履,不接人事。尝燔木取灰贮之,亦有施其资镪者,得即藏于灰中,无所使用。出入必挽一拖车,谓人曰:“此是驷马车,汝知之乎?他日,必有龙舆凤辇,萃于此地。”居人罔测其由。及汉高祖皇帝,因山于此,陵寝陶器,所用须灰。僧贮灰甚多,至于毕功,资用不阙。又于灰积中颇获资镪。辇辂之应,不差毫厘。因山既毕,僧亦化灭。睿陵行礼官寮,靡不知者。(出《玉堂闲话》)

    兴圣观

    蜀城旧有兴圣观,废为军营,庭宇堙毁,已数十年。军中生子者,奕世擐甲矣,殊不知此为观基。甲申岁,为蜀少主生日,僚属将率俸金营斋。忽下令,遣将营斋之费,及修兴圣观。左徒藏事,急如星火,不日而观成。丹雘未晞,兴圣统师而入蜀。嗟乎,国之兴替,运数前定,其可以苟延哉。(出《王氏见闻录》)

    骆驼杖

    蜀地无骆驼,人不识之。蜀将亡,王公大人及近贵权幸出入宫省者,竟执骆驼杖以为礼,自是内外效之。其杖长三尺许,屈一头。傅以桦皮。识者以为不祥。明年,北军至,骆驼塞剑栈而来,般辇珍宝,填满城邑,至是方验。(《出王氏见闻录》)

    译文

    大星 火灾 水灾 僧一行 汪凤 僧普满 秦城芭蕉 睿陵僧 兴圣观 骆驼杖

    大星

    唐朝开元二年五月二十九日的晚上,有一个大流星象瓮那样大,还有象盆那样大的,贯北斗星,都坠落在西北方。小的跟着落下来的有无数个,天上的星星全都摇动了。到天亮时才停止。七月襄王死了,死后给“殇帝”称号。十月吐蕃进入了陇右,掠夺羊马,死伤了无数。这年的六月,大风将大树和房屋都给刮倒了,长安街上的树,连根拔出的十棵中就有七八棵,长安城刚开始建设时,隋将高颖领头所种植的槐树,大概有三百多年了。到这时被连根拔出。终南山的竹子,开花结子,布满整个山谷,大小就象是麦粒。那年天下闹饥荒,那些竹子也都枯萎而死。岭南的也是这样。人们都拿它来吃,醴泉下了面粉,象米粒,人可以吃它。后汉襄楷说:“国里的竹柏枯萎时,不出三年,国主当死,人家的竹子结了子而枯死的,家长当死。”终南山的竹子开花而枯死了,果然在开元四年的时候太上皇驾崩了。

    火灾

    开元五年,洪潭二州都发生了火灾。白天有人看见有火精红而干燥燥的,火精所到的地方就起了大火。东晋的时候,王弘做吴郡的太守,也发生了这样的火灾,王弘就用鞭子打他的部下,认为他们做事不小心。后来王弘在大厅处理事务,看见了一个东西红得象指挥行动的旗帜,飞到了人家的屋上,不一会就起了大火。才明白了发生的火灾不是由于人引起的。 遭点燃的人家,于是免除了鞭打的惩罚。

    水灾

    唐朝开元八年的时候,契丹叛乱,关中派兵救援营府。到了渑池的城门,驻扎在穀水的旁边。半夜里突然涨水,淹死了二万多人。只有行纲夜樗蒲不曾睡,他就上高处才幸免没有淹死。村店全被淹没,上阳宫里水满外流,宫里的人被淹死的十个里就有七八个。那年京城的兴道坊,一夜之间就塌陷变成了池塘,淹死了五百家。当初在邓州的三鸦口看见有两个小孩用水互相泼洒。不一会,有一条大蛇有十围多长,张着大口向着天。就有人砍射它,不久乌云满天大雨倾盆,天昏地暗,大水漂流淹死了二百多家。那小孩和蛇都不知道哪里去了。

    僧一行

    唐朝开元十五年的时候,一行禅师临死的时候,曾给皇帝留下了一封信说:“有一天,千万不要用宗子做相,蕃臣做将。”后来李林甫在朝庭内独揽大权,安禄山在朝庭外发动兵变,东都被逆贼所攻破。天宝年间,那些乐人以及里巷都喜欢唱胡地的《渭州》曲,唱回纥为“破”音。后来逆胡安禄山的兵马,竟然被回纥所打败。因此说国家形势的好坏,在乐音里可以暗示出来。当时两京的小孩,大多数喜欢把钱摆在地上,在xue中争夺胜负。并把这种做法叫做“投胡”以后士大夫和庶民果然投身到了胡庭。两京有童谣说:“不怕上兰单,唯愁答辩难。无钱求案典,生死任都官。”等到夺回了被占领的地方,那些从前的官吏及士大夫们被绑在了三司狱,审讯罪状,最后他们是倾家荡产、妻离子散,无路申冤雪耻。这就是那童谣所预兆的啊。

    汪凤

    唐朝苏州吴县有个农民叫汪凤,他的住宅在通津。在那里常常发生一些奇怪的事情。不到十多年的时间,汪凤的妻子、孩子,以及家里的仆人等,几乎全死了。汪凤感到住在这里很不太平,于是就把它卖给了同城里一个叫盛忠的人。盛忠住了没有五六年的时间,他的亲戚又死了不少。盛忠十分忧愁害怕,就想降低价钱便宜卖出,可是吴人都知道是什么原因,所以很长时间没有卖出去。城里有个叫张励的人,家里很有钱。跟从他的人多,势力很强大,是城里有名的坏蛋,他横行霸道,和盛忠住邻居。他每天到官署去上班,都要经过盛忠的门前。一天他远远的看见了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