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_卷二百六十二嗤鄙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二百六十二嗤鄙五 (第3/4页)

晚上,高低不相上下,丝毫不觉厌倦。然而胡县令有时便进中间的房门里去一趟,过一会儿,再出来继续下棋。就这样一天又一天,早来晚走,胡县令也没有让张巡官吃过一顿饭,张巡官自然会觉得十分饥寒。后来张巡官终于在暗中发现了这个秘密,便也时而入中门去吃一通再出来下棋。到了晚上向县令告辞说:且去也,极是叨铁(叨扰)。胡县令也只是顺嘴答应了几句,等张巡官走后,他忽然想到:此人告别的时候说,"极是叨铁",出于哪篇文章?于是立即叫人去追回来。等把张巡官追回来之后,胡县令便问他刚才说的极是叨铁是什么意思,张巡官慢慢地坐下来对他说道:长官难道还不知"叨铁"吗?胡县令说:不知道。张巡官说:你见过炼铁炉用的一种铁制的长棍吧,就是这个。熔炉里烈火炽热,铁水中也有没熔化的,就使用这种铁棍时常探进炉中去捅火烧,之后退出来,过一会儿再用它去捅捅火,再退出来,只有这样才是叨铁。说完便走了。胡县令进屋里,把此话说给妻子,再三思考,方明白是在讽刺自己每天进厨房猛吃一顿,退出来再下棋这件事。当时,凡是有舍不得给客人吃饭而让人家饿肚疲劳的人,人们都用这句话去讽刺他。

    杨铮

    四川有个秀才叫杨铮,尽想些坏点子作弄人。或者在诗赋中故意失韵,或者是秽语脏话连篇,拿人开玩笑,然后装上卷轴,去拜访王侯官僚。凡是去的地方,无不隆重迎接。就是那些很有雄威的藩镇幕府,也是争相以车马接迎。他每次出行,仆人和乘马都装饰得很华丽,仆人骑骡与他并肩而行,为他带着装书的袋子。地处偏僻的郡或小县。尤其更加精心接待侍候他,主要是怕他进行诽谤和亵渎。黔南节度使王茂权,是个聪明而又文武全才的人,四方身负技艺的名士,无不聚集于他的门下。他召见了杨铮,他叫人收拾东阁给他住,并以礼相待。当时让他献来恶诗,好以此作为欢笑。他把门客都请来,有未排上号的,还因此而很不快活。有一天,茂权忽然屏退随从对杨铮说:秀才,本州一定想要商量留下你,希望能伴我到罢任后同归故里,可以吗?如果可以,就给你以占卜的方式择女娶妻,东阁仍留给你居住。杨铮欣然从命。于是茂权让媒人去问清楚女方的姓名宗属等等。到了成亲那天,宴席早准备好了,于是邀请各位佐官从事来赴婚礼。杨铮亲眼见过那女子,容貌端庄美丽。可是刚举行过婚礼,就遭到她的殴打辱骂,而且左右婢仆,都是帮她一起对他进行毁誉谩骂,使他不胜其苦。其实这是茂权让几个少年人假扮的,让他们浓装艳服以欺骗杨铮。这时茂权才到来,他看到这场面只是大笑,此后杨铮多次来找茂权,每次都乞求放他到一个小城去任职。茂权一开始表示不好办,后来托人来商议,才准许。于是命他到蕳署,到时去充任行李(官员出行时在前开道或在后随从的人)。选择吉日起程告别,那一天,县城迎接他的人从衙门外一直排到大街上。忽然有两个人疾步而来,手中拿着令帖,在大街上当众把杨铮拖下马来,夺去他的中带,说道:我们有官府的判决书,来拘捕你入狱,核对后将你处死!这也是茂权用的欺骗之计。杨铮给那两个人送了钱物,才让他脱逃而出,一直潜藏了十天,才叫他出来。幕府的人以此大笑。

    谢柴书

    唐朝时有个宫廷内的大臣想学用别种样式的语言,当凤翔节度使给他送来几车柴禾时,他回信谢道:承蒙你的恩惠,我有很多。

    郡牧

    唐朝时,有个富豪家的儿子出任刺史,郡城里很多人都出来迎接,前任刺史为他安排了交接仪式。仪式的程序应有尽有,两个礼生都按照礼制头顶礼冠身着礼服,分别相伴宾主,宾主升降进退都以礼作揖让请。而新上任的刺史像登临险峰那样很不安的样子。他紧绷着脸,眼睛一直看着脚下,不敢正面对着礼生。等到仪式完毕,他派人再三传话,表示慰劳和感谢,人们都没有揣度到他是什么意思。第二天,在官府内,新刺史很从容地跟随上那个礼生,礼生很慌恐,不知他要干什么。等到坐下,刺史才皱着眉低声说道:你家的长辈们可安好?礼生恭敬地答应着。刺史又道:近年办理大事时,太烦劳你家长辈用了心力。此话让礼生也感到糊涂。事后,有知近的人去详细询问,他才说:这个礼生本是方相(古代出殡时用竹、纸扎糊的高大狰狞的开路神)的子弟,以前我家办丧事曾使用过他家的人。因此才对他再三感谢。如今在读书人之中也有故作轻薄的人,也有愚笨到连菽豆都辨认不出来的人。对于神鬼,你信就有。

    张咸光

    后梁朝龙德年间,有一个身上缺少衣帽的人叫张咸光,到处去行乞讨食。在开封、商丘一带还有个叫刘月明的,与张咸光是一样的人。张咸光的怀中常揣着一个吃饭用的小竹片,每到豪门去讨要,都要遭到虐待和戏弄。刚要吃饭便抢下他的竹片,他便从袖简里再拿出一个来用。当听说驸马、谏议大夫温积去主管开封府时,张咸光便忽然到各豪门贵宅去告别,问他要到哪里去,他说:去投奔温谏议。问他是由何人介绍而去,他说:是近年的"大承记录"。此行必有厚遇,在温谏议写的《碣山潜龙宫上梁文》中说:那里馒头似碗,饼如草帽。高兴死了刘月明主簿,喜欢死了张咸光秀才!由此可以知道一定会蒙受他的赏赐。听到人俯仰大笑。

    长须僧

    三蜀有一个长胡子老和尚,自称是宰相孔谦的儿子,不知他到底是谁。因不剃胡子,长长的白胡须一直垂到肚子上。跟随他的有一百多人,从江湖上去投奔蜀主。各地的百姓都惊恐地看着他的模样,争相跑来送上优厚的礼物。凡是他所经过的地方,都是倾城而出,汇集来的人眼睛多的像长河,嘴多的像大海,有多少人谁也无法测定。到了蜀都,是吹起螺号、击响大钹隆重迎接的。他先去拜见了枢密使宋光嗣。宋光嗣问他:“大师为何不剃胡须?”他答道:“落发除烦恼,留胡表(表明)丈夫。”宋光嗣大为恼恨,道:“我就没有胡子,难道我是个老太婆吗?”于是他只好作揖出来。只要等他剃去胡子,就可领他入朝拜见蜀主。徒弟们又这么多,他犹豫徘徊了十来天,实在不得已才剃掉胡子去进见。这时,徒弟们因耻于他失去气节,都已各自散去。伪蜀主问他道:“远闻大师有长须的称号,怎么这样了?”他回答道:“臣在江湖上曾听说陛下已证须陀舍果,所以是留着胡子来的,现在知道陛下将证阿那舍果,所以就剃掉了胡子来见。”蜀少主开始未听明白,只是点点头表示同意。等到近臣解释清楚,便大为欢笑。后来他做了静乱寺的住持。曾多次为人们辩护雪冤,也有过高徒。后来因不谨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