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_卷一百九十七博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一百九十七博物 (第4/4页)

。葬人时用来代替棺椁,它的尺寸比较小,因为东部少数民族死时都是坐葬。柴武帝佩服他的博学多识。这事记载在《江右杂事》中。

    虞世南

    唐大宗李世民命令虞世南在屏风上书写列女传,当时屏风已装好,来不及去取书,虞世南凭记忆书写,一字不漏。

    又 虞世南

    唐太宗常常出行,掌管皇上出行的部门想派一个善写的副书跟随他。他说:不用,这次由虞世南当秘书。

    傅奕

    唐朝贞观中期,有一个婆罗门僧说:他得到一颗佛牙,没有任何东西能打碎它。于是,男男女女都来观看,门庭若市。正赶上傅奕卧病在床,听说后告诉他儿子说:那不是佛牙,我听说金刚石特别坚硬,一般的东西打不碎它,唯有用羚羊角才能打破它,你可以去试一试。那僧人将佛齿放在袋中,绑扎严密,他不愿拿出,傅奕儿子再三恳求,很久才让他看,他用羚羊角一打,应手而碎。从此,再没有人去看了,现在雕刻珠玉的人都用这种方法。

    郝处俊

    唐太宗问光禄卿(掌管皇帝膳食的官)韦某说:须要用无脂肥羊rou做药。韦某不知去哪里能找到,便到宫中大臣侍中郝处俊家去问,郝处俊说:皇上不愿杀生,他不能做这件事。于是亲自上奏书说,无脂肥羊rou,要用五十口肥羊,一个一个地在羊面前杀死,羊都很害怕,脂便破了,入到rou中,取最后一只羊,这羊rou很肥但无脂。皇上不忍心这样做,便停止了。皇上很赞赏郝处俊的博学多识。

    孟诜

    唐朝,孟诜,平昌人氏。他父亲孟曜,经过经学考试及第,任学官。孟诜年少聪明,博闻多识,举世无比,进士及第,初任长乐县尉,后升为凤阁(中书省)舍人。当时凤阁侍郎刘祎之患病卧床,孟诜去问候,刘祎之留他吃饭,用金碗盛乳酪。孟诜看到很惊奇地说:这碗是用药金做的,不是石头中冶炼出的自然金。刘祎之说:这是皇上的赐物,不会是假金吧?孟诜说:药金是用仙方配制出来的,也不是假金。刘祎之说:你怎么知道?孟诜说:你用火烧它,能出现五色气。马上烧之,果然有五色气,刘祎之这才明白了。武则天执政时,把孟诜任为宫廷近臣,因为他搞旁门异术,又把他降为台州司马。后来又升为同州刺史。他每到一处为官,为政繁琐杂乱,官、民都不堪忍受。他对妻室也很轻视。他常说,妻室可以用来做菜肴,招待客人。人们对他议论纷纷。

    唐文宗

    唐文宗李昂,在处理朝政的闲暇时间,经常博览群书。一天,他在延英殿中问左右的宰相和大臣:《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苹是什么草?当时宰相李珏、杨嗣复、陈夷行相互看了看,没回答。李珏说:臣按《尔雅》的解释,苹是藾萧(一种像苹似的植物)。皇上说:我看过《诗经注》,那上面说,苹叶圆、花白,在野地丛生,好像不是藾萧。又一天,他问宰臣:古诗有一句"轻衫衬跳脱"。这"跳脱"是什么东西?宰臣们没有回答。皇上说:就是现在腕上戴的镯子。《真诰》(南朝梁,陶弘景编的一套书)上说安姑有斫粟金跳脱,是手臂上的装饰物品。

    贾耽

    唐时,贾耽非常喜好地理学,他经常和四方来的使臣,被俘虏来的少数民族坐在一起,询问那里的山川风貌,自然情况,他这样积累了三十年,准备好了资料,撰写了一部《海内华夷图》。问各地来的人,书中所写的内容和各地的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段成式

    唐时,段成式不但对诗词有很高的选诣,而且精通道、释、儒三教,他的记忆力特别好,他披阅过的文字,就是千言万语,他也能过目成诵,略无遗漏。他曾经在房前开凿一个池子,工人在土中挖了一片铁,这铁的形状质地都很特殊,便给他送来。段成式用尺量铁。量铁的圆周后,只是笑而不语。他腾出一间房子,把这片铁悬在房中的北墙上,然后把屋用泥抹过,只留一下几寸见方的小窗,这小窗也用锁锁着。一些和他亲近的人从小窗中看到,上面有金书两字,用来报告每天的十二时辰。他就是这样有学问。

    又 段成式

    段成式喜欢打猎,他父亲段文昌常常忧虑这件事,段成式已经年长,做父亲的也不便当面训斥,而请从事(府郡中的小官名)告诉成式。他的幕僚和他一同到学院时,从事便把丞相(段成式父亲的官职)的意思转告给他,他很认真地听并表示感谢。第二天,又去郊外打猎,所带的鹰犬比平时多一倍,给那些从事们每人一对兔子。并附信一封,他的信中所引用的典故,没有一事是重复的,那些府中的从事都感到惊讶,他文章中的典故出处意是那样多。他们一起去见段文昌,把他们的文章给段文昌看,看过之后,文昌才知道了他儿子的学识、技艺是那么广博。山简(山涛的幼子,西晋时官至尚书左仆射)曾说:我都四十岁了,家中人还不了解我。段成式和山简很相似。

    江陵书生

    江陵县城的南门外,雍门内的东墙下有一所小堂室,堂室上覆盖小瓦,只有一尺多高,堂室虽小,梁、柱、门、窗,一应俱全。询问州内的人,这是什么建筑?回答说,这是息壤。问这息壤是怎么个来由。说,几百年以前,这个州暴发洪水,土地大部分被淹没,没淹没的只有三两处建筑,州帅很惶恐,不知怎么办好。忽然有人告诉他说,在城郊有一个书生,博览群书,才智出众,请把他召来问一问。把那读书人召来询问,他说这是息壤之地,建在南门。我曾读过《息壤记》,书中说,大禹为了填塞洪水,这里有海眼,洪水就是从这泛滥出来的。大禹雕刻石头,造了一个龙宫,填在xue中,用以堵塞水脉。后来听说为了建筑此城,把旧建筑都毁掉了。所以才造成了这么大的水灾。请挖掘一下看看。在东墙下挖了数尺,果然挖出了一个石头雕刻的宫室,已经被损坏了。荆州帅于是重新修葺,用厚土掩埋,才没有再发生洪水。现在在土上面又建起这个堂室,用来标志这个地方。用《息壤记》一对照,他说得很正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