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二百三十一器玩三 (第3/4页)
的官员,必须佩带装有刀、砺石等的饰袋。饰袋的作法是先在彩帕上绘出鱼形,再用丝线绣出真色的图案,缝制成袋,象鱼的样子,兆示强盛。到武则天临朝执政时,才杜绝佩带这种鱼袋。到睿宗景云年间,又恢复了这种佩饰。 唐中宗 唐中宗命令扬州的地方官吏给他制作一面一丈见方的镜子。在铜镜上铸出桂树,再镶嵌金花银叶。中宗常常骑马照这面巨镜,人马都可以照进镜子里。 宋青春 唐玄宗开元年间,河西骑将宋青春骁悍暴戾,手下的将士非常推崇他。西戎(按:古代称西部边疆的少数民族为西戎。)常年侵犯边镜,宋青春每次与入侵者接战,必定是一个人手挥宝剑大声吼叫着冲入敌军,割下被他杀死的敌军将士的左耳凯旋而归,从未中过敌军的刀、箭。西戎军都惧怕他。我方全军也都仰仗着他击退入侵的敌军。后来,前来进犯的吐蕃军被打得大败,俘虏数千人。我军统帅让翻译问一个穿虎皮衣裳的敌军俘虏:你们为什么不能伤害我方的宋将军呢?这个俘虏回答说:每次宋将军临阵,都见到一条青龙突阵而来。宋将军手中的那把利剑,所到之处象接撞铜铁似的,我们手中的兵器纷纷被它砍断。我们都认为他是有神力相助的将军啊!到这时,宋青春才知道他用的是把通灵宝剑。宋青春死后,这把宝剑落入瓜州刺史季广琛手中。有时在风雨过后,这把宝剑会自行迸发出光芒,照耀周围一丈远的地方。哥舒翰镇守西凉时,得知这把宝剑的灵性,曾用别的珍宝向季换取它。季广琛不换,赠诗说:按照船上的刻印去寻剑,谁知剑已经神化而去;我弹着剑鞘跟你说:这把宝剑还没有酬报我呢! 武胜之 唐太宗开元末年,太原人武胜之任宣州司士,主持静江的政务。一次,他忽然发现江边沙滩上,雷公踏着薄云追逐一条小黄蛇,在沙滩上绕来绕去。武胜之随意投去一块石头,将蛇击中,发出铿的一声响,象击中金属上似的,雷公随之也飞走了。武胜之派人去察看,拾到一把铜剑。剑上刻有篆文:许旌阳斩蛟第三剑。 李守泰 唐玄宗天宝三年五月十五日,扬州进献水心镜一面,长宽各九寸。镜面青莹净亮,可耀日月。镜的背面盘着一条龙,龙身长三尺四寸五分,形态生动,象真龙一样。玄宗观赏后,很是觉得它不同一般的镜子。进献这面镜子的官员扬州参军李守泰向玄宗皇帝说:我们铸造这面镜子时,来了一位老人,自己说姓龙叫龙护。这位老人须发花白,眉毛如丝,下垂到肩上,身上穿着白衫。有一个小童跟随老人左右,年十岁,身穿黑衣,老人叫他"玄冥"。这一老一少是在五月初一这天,突然来到铸镜现场的。他们的神态跟一般人不一样,所有在场的人都不认识他们。那位老人对镜匠吕晖说他家就住在附近,听说你要铸镜,特来观看。又说他知道在镜上铸造真龙的方法,愿意为吕晖制作一条,将特别取得皇上的喜欢。之后,就让随他来的那个叫玄冥的小童,进到安放镜炉的院子里,并让人从外面将门窗关闭好,不让任何人进入院里。过了三天三夜,左门洞开。吕晖等二十人在院子时搜查寻找,不见这位老人和小童的踪影,只在镜炉前边找到一纸素书,是用小篆写的,内容如下:"镜龙长三尺四寸五分,是效法天、地、人三才,春温、夏热、秋冷、冬寒四气,金、木、水、火、土五行是也。镜长宽各九寸,是类似天下九州的分野,镜鼻应呈明月珠状。开元皇帝圣明通达神灵,我才降福。这面镜子可以避邪祟,鉴万物,秦始皇的镜子比不上它啊!歌曰"盘龙盘龙,隐于镜中。分野有象,变化无穷。兴云吐雾,行雨生风。上清仙子,来献圣聪。"吕晖等看罢这纸素书后,就将镜炉移到船上,于五月五日午时,在扬子江上铸镜。未铸镜前,天地清明、安静。铸镜当中,左右的江水忽然高涨三十多尺,如一座雪山浮在江面上。又听到龙吟声,如笙簧吹鸣,传到几十里地以外。我们考查了所有的老年人,都说打铸镜以来,从未见过这样怪异的事情啊!玄宗皇帝诏令有司吏,将这面水心镜单独置放一个地方。到了天宝七年,秦中大旱。从三月起没有降雨,一直旱到六月。玄宗皇帝亲自到龙堂祭祀祈雨,但是老天一点反应也没有。玄宗皇帝问昊天观的道士叶法善:皇帝我用尊敬来侍奉神灵,用来安抚百姓。现在大旱如此,我特别忧虑,亲自到龙堂祈雨,老天为什么还不降雨呢!道长你见过真龙吗?叶法善道长说:贫道我也曾见过真龙。贫道听说画龙的四肢骨节,有一个地方得似真龙,就会立即有感应。用它来祈祷,雨立即就会降下来的。之所以皇上你亲自祈雨未获灵验,大概是龙堂上画的龙不类似真龙吧。玄宗皇帝听了法善道长这番话,立即诏令中使孙知古,带领法善道长去皇宫内库各处查看。法善道长忽然看见这面水心镜,立即返回奏玄宗皇帝,说:宫内水心镜背面是真龙啊!玄宗皇帝亲临凝阴殿,同时召见法善道长祈祀镜龙。顷刻间,只见殿栋间有两道白气降下来,接近镜龙;镜龙的鼻上也升出白气向上接近梁栋。刹那间,云气充满殿庭,遍布京城。大雨倾盆而降,下了七天才住。这年秋天,秦中获得特大丰收。玄宗皇帝特意诏令集贤殿待诏吴道子,临摹镜龙真图,用以赏赐法善道长。 陈仲躬 唐玄宗天宝年间,有个叫陈仲躬的书生,家住金陵,广富钱财。陈仲躬非常好学,但因为赋诗、写文章一时没有成就,便带着几千金,来到东都洛阳清化里,租一所房屋住下。这所房屋庭院中有一口井,很大,经常淹死人。陈仲躬知道这件事情,自恃没有家室住在这里,无所惧怕。陈仲躬住进这座院落后,总是关在屋中学习,足不出户。邻家有一个女孩,约十几岁的样子,每天都来到院中井边来提水。这天又来提水,站在井边过了很常时间也不离去,忽然坠入井中淹死了。井水很深,隔了一宿,才将尸体打捞上来。对女孩落井淹死,陈仲躬觉得有些可疑。一天间时,他来到井边,探头向井下窥望,忽然看见水中出现一个女子,容貌端丽可爱,按当时人的样子妆饰,并用眼睛看陈仲躬,凝视之际,用红袖半掩脸面向他脉脉含情地微笑。妖媚妖冶,超出一般的女人。陈仲躬看得心动神迷,魂移魄惑,似乎都按捺不住了。不由得叹息地说:怪不得呢,这就是女孩落入井中淹死的缘由吗!于是不再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