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一百七十九贡举二 (第4/4页)
穿了锦绣的衣服在上面又套了一层草衣服。蔡京也是这样。(此唐蔡京,非宋之蔡京) 张正甫 李绛是唐宪宗时代的宰相。他的前辈曾经是襄州都督的部属。李绛准备赴考,需要人推荐。当时樊泽做节度使,张正甫做节度判官,主管乡荐的事。张正甫知道李绛是一个有前途的人,就向樊泽禀告,说举子中谁也不如李绛,咱们只举荐他一个人,把准备赠送给诸举子的钱物都给他。樊泽高兴地答应,并同时举荐李绛的弟弟做同舍郎。李绛很感激樊泽的恩德。不到十年,李绛做到宰相。樊泽的儿子樊宗易在朝里做官,有人问李绛,樊宗易的文章怎么样?李绛开玩笑说,盖世文章。当时的人们把盖代作为口碑。每看到什么新的文章,都会说:是不是李三盖代的文章(指李绛)?李绛做户部侍郎时,张正甫做户部郎中(为绛属官)。在一次宴会上,张正甫捧着酒杯请李绛唱歌,李绛微笑不唱,在座的人大笑。 阎济美 阎济美,曾经有人答应他必考中,自己不肯。经三次才考中。首科,他的杂文被刘侍郎批落。再科其杂文又被王侍郎批落。当时,年龄已长。曾渡江到径山向钦大师请教。春天,因为落第,准备回乡。向主考赠送一首六韵诗: 謇谔王臣直,文明雅量全。 望鈙金自跃,应物镜何偏。 南国幽沈尽,东堂礼乐宣。 转今游异士,更昔至公年。 芳树欢新景,青云泣暮天。 唯愁凤池拜,孤贱更谁怜。 意思说,自己文明雅量,堪做正直的王臣。是一块金子,可是镜子老照不见。家乡山青水碧而幽静,音乐也好听。功业不成,我也快到了你的年龄。绿树婆娑,向晚天流泪。愁我屡试不第,谁人怜惜? 主考读了他的诗,问他落第原因,阎济美把两试不中的情况因由,以实相告,主考深深叹息自己的失误,又为他的才华惋惜。便说:你送来的这首六韵诗,肯定会有用处。你放心地走吧,不用担心将来的事情。阎济美于是走了。秋天,朝廷要求各地举荐人才,江东举荐阎济美,名字报到礼部。通知在长安和洛阳分别设立考场。主考官先到洛阳。阎济美也到了洛阳,但他没有什么认识人,就住在清化里的一个客店里。当时物价昂贵,腰里仅有五串钱,还有一头瘸驴。另一举子卢景庄是洛阳举荐的,也住在这里。这个人很有钱,跟着不少仆人,骑着高头大马。初次见面,两人一揖无话。过了些日子,卢景庄问阎济美:你从哪来?阎济美说从江东来。对人家很敬重。一天,卢景庄喝了酒回来,醉着问你是阎老几?阎济美回答说阎二十。卢景庄听了这消息,震惊说我遇到对手了。阎济美说:不可能,你有东都地方官员的推荐,名声已震两京(指西都长安,东都洛阳)。象我这样从远地方来的,能有什么成就?卢景庄说:你肯定考中了。十一月下旬,考试杂文,十二月三日放榜天津桥。卢景庄和阎济美都通过了。那几天,天气极为寒冷。四日,又在天津桥考试帖经(帖,书字;经,五经)。卢景庄没有通过。阎济美对考官说:我早先只重视读书,没有注意学习写字,恐怕不及格。考官说,不明了考试规矩,不工帖,可以用诗赋来代替。听到这话,有些人走了,有些人坚持应考。阎济美又快步走到前面说:考官大人既然指明了出路,允许以诗代替帖试,请出题目。考官即出题目为《天津桥望洛城残雪》,阎济美只写了二十字: 新霁洛城端,千家积雪寒。 未收清禁色,偏向上阳残。 大意说,云彩刚从洛阳的上空流去,积雪还没有融化,人们因此而感到寒冷。天空尚有一抹云在,斜阳已残了。这时,考官催要交卷,很急,天色又将晚。阎济美又对考官说:天气寒冷,写不成字,请大人决定吧。考官说把现在写完的拿来。考官看了阎济美的诗非常赞赏,遂获通过。晚上,卢景庄向他表示祝贺,说那天同你临桌考试,考题《蜡日祈天宗赋》,看见你用孔子对卫赐的典故,卫赐就是子贡。你把卫赐写了卫驷,我很替你担忧。阎济美想了半天,确实如此,很惶惑。贴出榜来,总算中了。阎济美跟考第一的一起拜见考官。考官说,你们考试的日子,天又冷,要求的又急。所做杂文,或许不合定法(格式)。如果把你们的文章送到长安呈给宰相,怕不合适。请你们去买好纸,重新给你们盖印,按着定法(格式)抄好,把旧卷子抽回去。举子们非常高兴。阎济美把原卷拿来,错讹的驷字上面有很大一个朱红笔点。考官临携卷子回长安时,单独对阎济美说:春天没有取中你,屈了你的才。你赠送给我的六韵诗,不敢忘记。这次取中你,表示我说过的话算数。 潘炎 潘炎做礼部侍郎,担任考官。进士榜有六异。朱遂是朱滔的太子。王表是李纳的女婿,赵博宣是冀定押衙,袁同直做番王的国师。窦常二十年后得任职官,还有一个奚某也有说道。当时被称六差。窦常新中进士,薛某在给事中府遇见桑道茂。给事中说:窦常新考中,什么时候能授给官职?桑道茂说:二十年后。在坐的人都不屑的样子,表示不相信。果然,五次奏请给窦常任官,皇帝都没有批下。一直做暂时署理的临时官。确实二十年后才得任职官。这就是命运。 令狐峘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改年号为建中,礼部侍郎令狐峘以下二十二人及第。当时权贵中有人忿怒,因为所荐所托的人没取,准备找他的毛病,罢他的官,把他整倒,令狐峘又惧又怕。把这些人请托的信件呈送代宗。代宗认为令狐峘这样做不好,发榜时罢了他的官,并且不准他跟进士们见面。十年后,他的学生田敦做明州刺史,令狐峘被朝廷起用为明州别驾(刺史的属官),田敦才有机会向令狐峘行谢师礼。 熊执易 熊执易通晓《易经》,唐代宗建中四年,侍郎李纾考熊执易《简知险阻论》,熊执易正襟危坐,侃侃而谈,条理分明,考官和在场的人们震惊,一举高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