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反应 (第1/2页)
第四十二章 反应 第二天用过早膳,王知柄向窦铎告辞:“…家父只嘱咐我把meimei接回去,有些事情还不知道,我要跟父亲说一声才好。lanhen” 西北那些年,王知柄不仅服侍父亲饮食起居,了做儿子责任,还帮着因狱中倍受折磨而不能长时候伏案写字父亲整理书籍,抄写邸报,书信旧友,把幕僚该做事也做了,早就习惯了父亲交给他去办一件事,他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管把事情漂漂亮亮完成就是了,而不是遇到困难就向父亲诉苦或是抱怨甚至是称功。 王映雪事也是如此。 他以为虽有波折,但终还是能把meimei带回去。 可现,事情早已偏离了方向,他已没有办法做决定。 窦铎笑道:“那是应该。” 亲自送王知柄到了门口。 转身却听到王知柄小厮向王知柄低声禀着谁来了。 王知柄听了脸色微变,急匆匆往外走。 窦铎心中一动,悄声吩咐杜安:“你去看看!” 杜安应声而去。 过了约莫两炷香功夫才回来禀道:“来是王大人一个随从,听那口音,好像是说王大人要到什么甘肃去做官了,让王大爷立刻启程前往西安…” 窦铎腾地一直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难道,皇上要开马市了?”他皱着眉头,望向了朝栖霞院。 与此同时,二太夫人也得到了消息。 她摩挲着手中笺纸,沉思了半晌,叫了贴身柳mama进来:“天天呆家里也没意思,我们去六太太那里串串门。” 柳mama忙笑着应是。帮着二太夫人捯饬了一番,安排好近身服侍丫鬟、婆子,扶二太夫人上了小竹轿,亲自打了把青绸桐油伞,去了纪氏那里。 纪氏正和王嬷嬷说着体己话:“…开马市有利有弊。曾阁老晋。就算是有这样打算,按理应该徐徐图之才是。否则一个不慎,就可能全盘皆输,未免太急了些。”又道。“不过这招也走得妙。人人都知道王大人是铁了心要开马市。那些下面人纵然反对,想到王大人决心,想必也会思量一二,想很就打开局面。还真就王大人不可。” 听说二太夫人过来了,两人都很意外。互相使了个眼神,纪氏带着王嬷嬷笑吟吟迎上前去。 二太夫人眼睛扫了一圈,笑道:“怎么不见寿姑?” 纪氏眼皮子微跳,笑道:“蕙哥儿已经开始学《论语》了,芷哥儿跟着我读了两天书,上学没几天,《三字经》已经学完了,比起族学里同龄孩子都要很多,不免有些翘尾巴,我寻思着一时还好,长此以往,只会骄傲自满,得想个法子暗暗挫挫他们锐气才行,”她说着,挽了二太夫人胳膊“寿姑那里,不免有些照顾不过来,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看她先前跟着七叔每天练字,就找了本法帖,把她拘家里练字,一来遵了西府那边规矩,二来也免得她乱跑,碰到哪里或是撞到了哪里我没办法向七叔交待。” 二太夫人听得连连点头,把窦昭放到了一边,仔细地问起两个孙儿学业来。 纪氏一边服侍二太夫人厅堂坐下,一边把两个儿子学堂事讲给二太夫人听,把个二太夫人欢喜眼睛都眯成了一道缝,不停地拍着纪氏手:“都是你教是好,都是你教得好。”然后叹道“我们窦家这么多儿媳妇、孙媳妇,要说比你会说话,有,要说比你会服侍丈夫、孩子,有,可要说比你会管教孩子,你若自谦是第二,却是没人敢自称是第一!”说得纪氏满头冷汗,自己本想从这摊浑水里拔出来,不曾想三言两句,又被太夫人绕了进去。心里明白,知道太夫人这是给她搭台子,到时候了好把西府那边孩子送到她身边教养,不知道,还以为她自认为是江南名门之后,傲慢张狂,没有把窦家这些媳妇、孙媳妇看眼里。 若是以后两个儿子都比别人早早就金榜提名了也就罢了,若是有哪家儿子蕙哥儿和芷哥儿之前中了进士,冷嘲热讽话只怕听也听不完。 她一时间不知道婆婆这是抬举她呢?还是要把她架火上烤? 好二太夫人并没有这个话题上多打转,说是要去看看窦昭,由一大群人拥着去了书房。 窦昭坐画案前练字,虽然有妥娘和采蓝帮着打扇,小脸还是红红,鼻尖全是汗。 感觉到有人进来,她还是把后一笔写完,这才抬头打量。 见是二太夫人,她笑着将笔交给了旁边服侍小丫鬟海棠,由妥娘抱着下了太师椅,给二太夫人行了礼。 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